杨帆
-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工程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漆酶/介质系统催化偶氮染料直接橙S脱色被引量:6
- 2016年
- 利用灵芝菌Ganoderma lucidum漆酶的催化作用对偶氮染料直接橙S进行脱色处理,考察脱色反应体系各因素对脱色率的影响,初步探讨漆酶对直接橙S脱色降解机理。结果表明,2,2’-连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可显著提升漆酶对直接橙S的脱色效果。直接橙S脱色效果受多种条件的影响,在直接橙S初始浓度50 mg·L^(-1)、漆酶加入量0.26 U·m L^(-1)、2,2’-连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10μmol·L^(-1)、pH 6.0、50℃条件下,可获得较好的脱色效果,90min后脱色率可达到62.99%。吸收光谱分析表明,漆酶与2,2’-连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的协同氧化导致直接橙S分子结构的改变,是其快速脱色的主要发生机制。
- 赵世光杨帆孔芳李不凡薛正莲王陶
- 关键词:偶氮染料脱色降解
- 活跃链霉菌合成那西肽的pH分段控制策略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以pH分段控制策略提升活跃链霉菌产那西肽的发酵效价。方法基于对活跃链霉菌合成那西肽基础代谢过程中的生物量、那西肽效价、糖、氨基氮以及pH值进行动态分析,以不同的单-pH值对发酵过程进行恒定控制,考察活跃链霉菌的生物量、比生长速率和那西肽合成的动态变化规律,来确定pH分段控制策略。结果活跃链霉菌合成那西肽代谢过程中pH呈S形波动变化,菌体生长与那西肽合成的相对pH值有所不同。发酵过程恒定控制pH6.5模式下,活跃链霉菌具有最大的比生长速率,恒定控制pH7.5模式下那西肽合成效价最高。以C6H12O6/NH3·H2O补料方式进行pH分段控制,那西肽的合成能力比采用酸碱补料及生理酸碱性物质补料的控制模式强,发酵单位高。结论以C6H12O6/NH3·H2O模式进行补料,在0~72h时恒定控制pH6.5,此后恒定控制pH7.5,那西肽效价较未控制模式下提高了25.58%。
- 赵世光华骏杨帆李德才薛正莲
- 关键词:那西肽比生长速率
- 毕赤酵母产β-葡萄糖苷酶发酵条件优化
- 2016年
- 采用数理统计法对毕赤酵母产β-葡萄糖苷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研究.以单因素实验确定甘油、甲醇、初始pH为影响酶活的主要因素,通过响应面实验设计对产酶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毕赤酵母产β-葡萄糖苷酶最佳发酵条件:甘油浓度19.4mL/L、硫酸铵质量浓度15g/L、初始pH 6.12、甲醇浓度2%、装液量20mL,β-葡萄糖苷酶酶活达到31.87U/mL,比优化前提高了162.74%.
- 华骏杨帆李碧玲赵世光
- 关键词:毕赤酵母Β-葡萄糖苷酶发酵条件响应面法
- 圆弧青霉产右旋糖酐酶培养基的优化被引量:3
- 2017年
- 以圆弧青霉(Penicillium cyclopium)为右旋糖酐酶生产菌株,对其产酶培养基开展优化研究.以单因素实验考察碳源、氮源、表面活性物质及其各自浓度对右旋糖酐酶发酵酶活的影响.通过响应面实验设计对产酶营养条件进行优化,得到圆弧青霉产右旋糖酐酶最佳营养条件为右旋糖酐:蔗糖质量浓度为4.95%,牛肉膏质量浓度为0.41%,山梨醇浓度为19.70 mmol/L,该条件下圆弧青霉发酵产右旋糖酐酶酶活达到10.95U/mL,较优化前基础培养基提升了1.7倍.
- 杨帆张浩赵世光
- 关键词:营养条件响应面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