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涛
- 作品数:11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攀枝花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材料腐蚀与防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冶金工程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互联网+”背景下“八融合六促进四保障”多元能力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 2023年
- 随着经济的持续繁荣及产业结构的升级,社会对即将就业的大学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模式培养的人才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基于此,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互联网+”为背景,以“八融合”为依托,构建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板块,为多元能力人才的培养建设了育人场所;以六个方面育人引导,进一步对人才培养的依托进行细化与丰富,为多元能力人才培养丰富了内涵;以四大底层逻辑为指导,为多元能力人才培养提供了保障。该文探索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 杨涛李健朱学军刁毅陈孝娥高微曾兵
- 高钙钒渣空白焙烧碳酸化浸出工艺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针对高钙高磷钒渣钙含量高,现有提钒工艺难以有效提钒的现状,采用空白焙烧-碳酸化浸出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并采用响应曲面法进行了优化。考察了高钙钒渣中CaO/V_(2)O_(5)(质量比)、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浸出搅拌速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和碳酸钠溶液浓度等条件对高钙钒渣中钒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钒渣中的CaO/V_(2)O_(5)(质量比)=0.6、899℃钙化焙烧160 min,熟料在浸出温度95℃、浸出时间140 min、碳酸钠浓度168 g/L、搅拌速度为300 r/min等条件下浸出,钒浸出率平均为92.22%。相比于传统的提钒工艺,空白焙烧碳酸化浸出工艺对于高钙钒渣具有钒浸出率高的优势。
- 王俊刘双闫蓓蕾李玉龙朱学军邓俊邓俊杨涛曾成华杨涛
- 关键词:响应曲面法浸出率
- 海绵钛为原料制备Ti_(3)AlC_(2)粉体研究
- 2023年
- 以海绵钛为钛源,海绵钛∶铝∶碳=3∶1.2∶1.8的比例混合,采用无压烧结的方法合成Ti_(3)AlC_(2)粉体。探讨保温温度在1 000℃和1 100℃下烧结产物结果,以及不同保温时间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同时在工艺上还采用了熔盐法探究掺杂NaCl或KCl对无压烧结制备Ti_(3)AlC_(2)的纯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氩气保护条件下,1100℃烧结出的产物纯度最好,采用熔盐法工艺中,掺杂盐所得产物中仍以1 100℃的产物纯度最好,并且掺杂产物纯度高于掺杂KCl。同时保温时间不足会导致杂质Ti2AlC相与TiC相过多,保温时间过长也会导致产物分解。最终试验确定以海绵钛:铝:碳:盐的摩尔比例3∶1.2∶1.8∶2.5置于通氩气的管式炉中升温至1100℃,保温0.5 h的产物纯度最高,可达到90%。
- 蒲鑫朱学军邓俊张毅杨涛王俊
- 关键词:海绵钛无压烧结熔盐法
- 外场作用下CO_(2)分子结构及特性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以CC-PVDZ为基组,采用筛选的B1B95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了不同外电场对CO_(2)分子结构和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CO_(2)的结构参数与电场有明显的依赖关系;CO_(2)分子体系的总能量、偶极矩及HOMO与LUMO能级均会受电场的影响;基于外电场对能隙的影响,可以发现外电场会影响CO_(2)参与化学反应的能力;同时CO_(2)红外光谱的特征峰与光谱强度均会受到外电场的影响,且在外电场作用下CO_(2)还会产生新的红外特征峰,因此可通过外电场对分子红外光谱进行调控,进而便于捕捉相关谱图信息;最后通过考察CO_(2)分子中1C-2O键的解离势垒受外电场的影响情况,发现1C-2O键解离势垒与外电场具有极高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为电场降解CO_(2)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 杨涛吉俊懿吉俊懿邓俊曾成华
- 关键词:二氧化碳外电场光谱性质
- 金属盐固化剂制备聚乙烯醇水凝胶及磷吸附特性
- 2025年
- 采用不同的金属盐固化剂与聚乙烯醇(PVA)交联反应制备了水凝胶,并对水凝胶的多孔网络结构和理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VA-FeCl_(3)水凝胶的储能模量和有效交联密度分别为8.316 kPa和6.838 mol·m^(-3),交联点间分子量为174.6 kg·moL^(-1),形成致密均一的网络结构;PVA-CaCl_(2)具有疏松的网络结构,导致其吸水持水能力强,水凝胶的溶胀率随溶胀时间上升最快,平衡溶胀率最大可达676%;PVA-AlCl_(3)水凝胶具有适中的交联网络结构,其磷吸附量最大可达到6.32 mg·g^(-1)。
- 惠冰张毅李春杨涛李鹏群
- 关键词:聚乙烯醇
- 高浓度钒液沉钒工艺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20年
- 高浓度钒液沉钒是影响钒渣钠化球团化焙烧工艺产业化的关键性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归纳了曾经产业化应用的水解沉钒工艺和目前大规模产业化应用的酸性铵盐沉钒工艺在高浓度钒液上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高浓度钒液三聚氰胺沉钒工艺研究进展。最后针对这些工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优缺点,认为水解沉钒和酸性铵盐沉钒工艺不适合高浓度钒液,指出高浓度钒液沉钒机理、杂质元素对沉钒影响规律及调控机制应是高浓度钒液沉钒今后的研究方向,三聚氰胺沉钒工艺可能是高浓度钒液沉钒的一条新路径。
- 王俊朱学军曾成华曾成华邓俊王明月杨涛谢斌
- 关键词:提钒三聚氰胺
- 外电场下氨分子光谱与激发特性研究
- 2023年
- 利用筛选的B3PW91密度泛函方法在CC-PVQZ基组下优化出氨分子的基态稳定构型,并考察了不同外电场对NH_(3)分子的特性及红外光谱(IR)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TD-DFT考察了不同外电场对NH_(3)分子前9个激发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场由0 a.u.增加至0.04 a.u.时,NH_(3)的构型参数与电场强度有明显的依赖关系;总能量(E_(T))呈下降的趋势;偶极矩(μ)呈增加的趋势;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的能级呈降低的趋势,最低空分子轨道(LUMO)的能级呈增加的趋势;能隙(E_(G))呈增加的趋势,即外电场会影响NH_(3)参与化学反应的能力;IR在电场考察范围内的特征峰位置及强度均会受到电场的影响,即可利用电场对分子的IR进行调控,从而便于对相关谱图信息的捕捉;外电场对NH_(3)分子的激发能及振子强度均有影响,因此,可以利用外电场来调控NH_(3)的激发特性.
- 杨涛邓俊邓俊闫蓓蕾吉俊懿
- 关键词:外电场光谱性质
- 粉煤灰改性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前我国粉煤灰的利用率、利用水平还比较低,如何更充分的开发利用粉煤灰,提高其利用价值,特别是作为防水材料的应用方面就显得非常重要。采用组合改性剂,用正交实验研究不同化学外加剂对粉煤灰改性效果的影响,通过测定改性粉煤灰的吸水率、透水率以及抗压强度,讨论了改性工艺中关键因素、重要因素以及因素最佳值和最优的工艺搭配。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剂A1+改性剂B1的组合对粉煤灰的活化效果最好;改性剂B对粉煤灰改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验结果可为粉煤灰综合利用提供重要的实验基础。
- 杨涛周大勇任豪于震才唐钰林朱学军
- 关键词:粉煤灰改性粉煤灰综合利用
- 基于蜂窝仿生流场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性能研究及优化
- 2024年
- 为了增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s)内部燃料分布的均匀性与水管理能力,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基于仿生结构的蜂窝仿生流场。首先,根据蜂窝结构特征,搭建出三维多相流非等温几何模型并确立PEMFC的数学模型;其次,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Fluent软件对模型进行无关性与有效性验证,并对蜂窝仿生流场和常规平行流场的电池性能和燃料分布进行了模拟分析;最后,对比极化性能、气体流速分布、燃料与液态水组分浓度和电流密度分布,验证了蜂窝仿生流场设计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蜂窝仿生流场的电池峰值功率密度比常规平行流场高15.6%,其内部水管理能力和燃料分布均匀性均强于平行流场;左端进气的蜂窝仿生流场比采用上端进气的蜂窝仿生流场在气体通路内具有更均匀的气体压力,可有效避免流道内产生局部涡流,其峰值功率密度可以达到0.3933 W/cm2。
- 张凌云赵雷赵雷陈辉陈辉朱学军杨涛王诚
- 关键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压降水管理
- 外电场下甲醛的分子光谱与解离特性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以CC-PVQZ为基组,采用筛选的B3LYP研究了不同外电场对CH_(2)O分子基态结构、电荷分布、总能量、电偶极距、最高占据轨道(HOMO)能级、最低占据轨道(LUMO)能级、能隙、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及CH_(2)O分子中1C-2H键解离的影响.研究表明:电场由-0.04 a.u.变化至0.04 a.u.时,CH_(2)O的结构参数与电场有明显依赖关系;体系总能量呈下降趋势;偶极矩呈增加趋势;HOMO能级与LUMO能级均逐步降低;能隙则呈增加趋势,即CH_(2)O参与化学反应的能力会受到电场的影响;红外与拉曼光谱在电场考察范围内均出现红移现象,且光谱强度还会受到电场的影响,即可利用电场对分子的红外及拉曼光谱进行调控,从而便于对相关谱图信息的捕捉;CH_(2)O分子中的1C-2H键的束缚情况会受不同电场的影响,且1C-2H键解离势垒与电场具有极高相关性,研究结果为电场降解甲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 杨涛吉俊懿吉俊懿邓俊
- 关键词:甲醛外电场光谱性质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