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雅娇

作品数:16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6篇文化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1篇旅游
  • 5篇教育
  • 4篇全域
  • 4篇旅游视角
  • 4篇高职
  • 4篇高职旅游
  • 3篇舟山海岛
  • 3篇文化
  • 3篇旅游教育
  • 2篇视域
  • 2篇旅游地
  • 2篇课程
  • 2篇高职旅游教育
  • 2篇茶文化
  • 1篇地方文化
  • 1篇地理
  • 1篇疫情
  • 1篇职业教育
  • 1篇中国茶
  • 1篇中国茶文化

机构

  • 13篇浙江国际海运...
  • 2篇通化师范学院
  • 1篇山西工商学院

作者

  • 13篇武雅娇
  • 1篇岳艳琴
  • 1篇郭娟
  • 1篇王珊珊

传媒

  • 4篇对外经贸
  • 2篇特区经济
  • 2篇现代商贸工业
  • 1篇福建茶叶
  • 1篇商业经济
  • 1篇浙江国际海运...
  • 1篇旅游与摄影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岛旅游共富利益相关者协同模式研究——以浙江舟山虾峙岛为例被引量:1
2024年
旅游共富是海岛旅游资源开发、实现共同富裕的一项重要措施。本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以浙江舟山虾峙岛为例,对旅游共富进行探讨。在共富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地方政府、旅游企业、海岛居民、旅游者四个重要角色,并分析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诉求和相互关系,最终构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同模式,以期对海岛旅游共富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武雅娇岳海静郭娟
关键词:海岛旅游利益相关者
“后疫情时代”旅游教育校企合作发展新策略
2021年
受新冠疫情影响,旅游业在2020年受到重创,随着疫情逐步减弱,整个社会步入“后疫情时代”,校企合作机制也随之发生改变。通过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对旅游企业进行调研,并对所收集数据进行分析,从政府、旅游企业、高职院校三方面对校企合作提出相应策略:政府给予校企合作政策引导和支持;旅游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实现校企双赢;高职院校完善专业课程设置,健全校企合作机制等方面,以期对旅游教育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武雅娇岳海静
关键词:校企合作旅游教育
中国茶文化与高职旅游类课程传统文化教育融合发展研究
2022年
当代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加强大学生文化教育和思想教育是为了能让其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和社会观,进而自觉将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品质体现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责任和使命。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典型文化形式,背后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将其与高职旅游类课程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能提升旅游专业大学生的茶文化精神。然而在实际融合教学中的人才与教学体系存在偏差、茶文化内容融入不充分、教学形式较单一、教师人才缺乏等问题,极大影响了茶文化与旅游课程的融合深度。对此,高职院校应从这几方面问题出发,寻求与之相对应的解决对策,为二者的深度融合提供具体方案。
武雅娇
关键词:茶文化传统文化
基于全域旅游视角下舟山海岛民宿旅游发展新思路被引量:4
2018年
经济新常态下,全域旅游是以旅游为动力产业,促进区域统筹发展和协调的新方案。本文以全域旅游为基石,以海岛民宿旅游为牵引,通过市场调研,掌握舟山海岛民宿旅游发展现状,总结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经营服务同质化、营销手段单一化、设施设备简单化等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民宿管理法制化、规范化,民宿经营特色化、人性化,营销方式多样化、产业化等发展思路,从而对如何发展海岛民宿旅游进行尝试性探讨。
武雅娇
乡村振兴视角下舟山普陀佛茶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茶产业作为我国的优势产业,是落实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我国特色文化产业的重要支点。舟山作为重要的佛茶产业基地,以其独有的文化魅力和地域色彩,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基于乡村振兴的角度,对舟山的普陀佛茶进行深度调研,采用访谈法、文献法和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的舟山普陀佛茶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挖掘普陀佛茶的文化产业优势,并深入剖析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最后从政府鼓励和扶持、品牌建设构想、品牌营销推广三个层面共同发力,为普陀佛茶文化产业发展提出相应策略,从而为推动舟山区域经济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武雅娇岳海静向欢欢
关键词:茶文化
全域旅游视角下民宿旅游对高职旅游教育改革的启示--以舟山海岛民宿旅游为例
经济新常态下,全域旅游是以旅游为动力产业,促进区域统筹发展和协调的新方案。以全域旅游为基础,以民宿旅游为指向,对舟山海岛民宿旅游市场开展调研,分析舟山海岛民宿旅游发展现状,总结其在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通过这一研究方法...
武雅娇王珊珊唐晓丹
关键词:旅游教育
基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路径设计——以辽宁省无居民海岛为例被引量:2
2017年
无居民海岛作为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其旅游开发备受重视。辽宁省11处可开发利用的无居民海岛中有10处的主导功能是旅游娱乐用岛,将11处海岛旅游资源做详尽的调查和梳理,找出每个岛屿的独特性,按照旅游海岛"一岛一特色"的原则,设计旅游产品。依据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从探查与参与阶段——实地调查、制定规划,政府引导、招商引资,开发实施、理念先行;发展与巩固阶段——执行规划、特色经营,区域合作、优势互补,政府监管、环境保护;停滞与复苏阶段——资源循环、科学管理,战略构想、持续发展等提出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路径设计的思路建议。
武雅娇
关键词: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
生态学视角下黄河沿岸旅游产业转型思考被引量:1
2023年
文章以生态学为研究视角,以黄河沿岸旅游产业转型为研究对象,从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文化传播角度对产业转型的意义进行全面探究,并根据现实情况分析产业转型遇到的障碍,在此基础上提出挖掘文化特色、加强人才培养、规划设施建设等策略,旨在推动黄河沿岸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武雅娇
关键词:生态学黄河沿岸旅游产业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职业教育赋能工匠精神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2025年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生产力发展面临新的变革,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劳动力的重要场所,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本文以生产力变革、工匠精神、教育强国等为项目研究背景,选取玻璃行业为研究领域,以人工吹制玻璃这一非遗技艺为落脚点,实地走访调研代表性玻璃企业的工匠精神的保护和传承现状,并分析其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从规范培育制度,完善保障体系;营造工匠环境,提升文化认同;设定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推动媒体宣传,提升工匠认知;加强校企合作,践行工匠精神等方面,提出职业教育赋能工匠精神保护和传承的路径,以期为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提供借鉴和参考。
武雅娇
关键词:职业教育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中国旅游地理教学改革探究被引量:1
2023年
为响应《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号召,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已开展了一学期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改革。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课程内容设计中融入思政元素,力求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价值观的引领,民族精神的培养,职业素养的形成、人文修养的提高等,实现专业课教学的“知识传递”和“思想育人”的双管齐下。课程构建了基于课程知识体系的定制化思政教学融入方式、模式、形态,并尝试总结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的建设模式,为旅游类专业思政教学抛砖引玉。
岳海静武雅娇
关键词:中国旅游地理教学改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