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宁
- 作品数:33 被引量:74H指数:6
- 供职机构:交通运输部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公路光伏阵列调节方法、介质及设备
- 本发明涉及光伏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公路光伏阵列调节方法、介质及设备,通过初始角度、初始高度和天气数据量化出第一眩光影响程度并筛选出需要调节角度的中间光伏板,综合分析将中间光伏板由初始角度单独调节至每个候选调节角度时...
- 毛宁李齐丽支霞辉鲍志远潘瑞琦于琦高嘉蔚刘杰
- 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光伏发电量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光伏发电量的管理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目标高速服务区对应的光伏组件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每个单位时间段内所产生的电量Qg;获取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每个单位时间段内进入目标高速服务区的车辆信息...
- 毛宁解谨瑞李帅兵刘杰康永强于琦李齐丽高嘉蔚
- “双碳”背景下公路工程建设期碳减排路径浅析被引量:10
- 2023年
- 公路工程建设期的原材料生产加工、原材料运输及施工活动等是其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本文对公路工程建设期碳减排的主要路径进行解析,从减少资源占用、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材料使用以及强化管理措施四方面,提出具体减排措施,可为公路工程建设期实施碳减排提供科学指导。
- 石占斌于琦龚巍巍刘杰刘杰程逸楠毛宁
- 公路工程应用工业固废碳减排效果研究被引量:8
- 2023年
- 在公路建设中综合利用大宗工业固废可减少资源消耗和降低碳排放,是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路径。本文以内蒙古包茂高速(包东段)改扩建工程和兴巴高速(清水河段)工程为例,研究工业固废钢渣以及粉煤灰应用于公路工程的碳减排效果。结果表明以钢渣代替碎石用于上基层,八车道每公里可实现碳减排量为58.3tCO_(2),钢渣的碳减排率达81%。以粉煤灰与石灰的组合代替水泥,四车道每公里可实现碳减排量为40tCO_(2),粉煤灰的碳减排率为12%。本研究认为工业固废代替原筑路材料应用于公路工程的碳减排量受被替代材料的碳排放因子以及各类材料运距的影响显著。
- 石占斌于琦龚巍巍刘杰刘杰程逸楠毛宁
- 关键词:工业固废钢渣粉煤灰
- 一种溢油应急资源布局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 本发明适用于溢油应急资源布局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溢油应急资源布局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多个单目标模型,所述单目标模型至少包括时间满意度函数模型、能力满意度函数模型和总费用函数模型;为时间满意度函数模型...
- 程金香田荣洁徐洪磊张利国毛宁朱高儒
- 文献传递
- 基于气象分类的园区级光伏发电预测方法、系统、终端和介质
- 本发明涉及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域,提出基于气象分类的园区级光伏发电预测方法、系统、终端和介质,其中方法包括:收集历史数据;计算相关性,找出对光伏发电具有显著影响的气象因素;划分极端天气类型,选择与极端天气相关的历史数据加入模...
- 毛宁轩顺德刘杰马思疆鲍志远于琦高嘉蔚潘瑞琦李齐丽师瑞峰
- 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光伏组件的布局优化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光伏组件的布局优化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目标高速公路服务区在预设时间段内所需要的电量Qt;基于Qt获取服务区对应的网格单元;获取服务区对应的光伏组件可安装区域,作为目标安装区域,并利用网...
- 毛宁刘杰康永强于琦李帅兵解谨瑞高嘉蔚李齐丽
- 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溢油风险定量预测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溢油风险定量预测方法,应用于海洋污染研究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目标海域空间单元的多源风险因素数据;根据多源风险因素数据,确定目标海域空间单元溢油事故规模预测值和目标海域空间单元溢油事故概率预测值...
- 张利国程金香朱高儒张永林毛宁高玉健徐洪磊
- 公路路域环境下精细化光能资源评估方法
- 2025年
- 公路运输作为碳排放的重要来源,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环节。随着交通智能化、数字化,公路相关能源消耗需求将持续增长,如何实现将公路从能源消耗端转换为消耗与供给并存的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策略为新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现阶段自然资源的供给潜力评估多从国家等宏观角度开展,难以为二者融合发展提供准确全面的评估结果。为此,提出了一种涵盖点、线、面多维层级的精细化光能资源评估方法,并以甘肃省连霍高速公路段为例进行了案例研究。连霍高速公路77.2%沿线的短波辐射高于省内平均水平。提出的光能资源评估方法有助于科学制定光能捕获和消纳方案,对于实现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毛宁马建兵林智祥于琦刘杰
- 关键词:交通工程
- 面向公路交通的光水互补自洽微网系统规划模型
- 2024年
- 自2020年9月中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后,公路交通领域绿色转型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重点任务。利用高速公路沿线清洁能源建立自洽微网系统,发展交通与能源一体化已成为减少碳排放、完成交通用能清洁化的必由之路。结合我国西部偏远地区公路交通系统难以接入大电网且光水资源丰富的特点,本文以偏远地区的独立交通微网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基于小水电的光水互补系统架构,并建立了基于该架构的公路交通光水互补自洽微网系统规划模型。提出了小水电为主导、光伏为辅助的光水互补系统控制运行策略;以系统经济性和供电稳定性最优为优化目标,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了典型算例优化求解与研究方案对比分析,形成了面向公路交通的光水互补自洽微网系统规划推荐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光水互补方案中,系统的稳定供电率可以达到99.64%,相较于单一光伏电站供给方案,其综合年成本降低43.05万元,系统缺电率降低2.5%;相较于单一小水电站供给方案,其综合年成本仅增加1.53万元,而系统缺电率降低1.59%,验证了提出的光水互补自洽微网系统规划模型的有效性,为后续相关工程实践提供了参考借鉴。
- 师瑞峰师瑞峰张杰黄全胜黄全胜谭晓雨毛宁
- 关键词:公路交通粒子群优化算法小水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