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刚

作品数:13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南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胃癌
  • 3篇引流
  • 3篇引流管
  • 3篇直肠
  • 3篇直肠癌
  • 3篇输液
  • 3篇输液管
  • 3篇塑料材质
  • 3篇普外科
  • 3篇球形
  • 3篇外科
  • 3篇结直肠
  • 3篇结直肠癌
  • 3篇空心管
  • 3篇半球形
  • 3篇肠癌
  • 2篇术后
  • 2篇晚期
  • 2篇胃癌根治
  • 2篇胃癌根治术

机构

  • 10篇南阳市中心医...

作者

  • 10篇牛刚
  • 5篇龚瑜
  • 4篇吕柯
  • 3篇宋展
  • 2篇张森
  • 2篇王耿泽
  • 2篇王建锋
  • 1篇王新伟
  • 1篇杨峥
  • 1篇钱国武
  • 1篇万里新
  • 1篇郑芝欣
  • 1篇厉冰
  • 1篇李敏

传媒

  • 2篇癌症进展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国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普外科用防堵塞引流管
本发明涉及普外科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普外科用防堵塞引流管,包括上端引流管,上端引流管为圆柱形塑料材质空心管,上端引流管的侧边倾斜向上固定安装有进液输液管,进液输液管为圆柱形塑料材质空心管且进液输液管与上端引流管的内部连...
牛刚
文献传递
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探讨分析胃癌根治术后病发胃瘫综合征患者的原因、治疗及效果。方法 抽选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术后是否病发胃瘫综合征对其进行分组,结合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使用统计学分析、相关性分析以评判患者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的病发原因,同时归纳胃瘫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措施及临床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中病发胃瘫综合征患者17例,病发率为8.5%。病发胃瘫综合征组患者与未病发组患者在年龄、携带疾病、术前幽门梗阻、手术时机、吻合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补液量、术后肠内营养开始时间等指标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回归结果显示,患者术前幽门梗阻、携带基础疾病、手术时间长短、术中吻合方式均是导致患者术后并发胃瘫综合征的重要因素。胃瘫综合征组患者经综合治疗13~30 d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肠胃工程恢复正常,无再次手术者,平均治疗时间(18.2±3.5)d。结论 术前幽门梗阻、携带基础疾病、手术时间较长以及吻合方式等多种因素均是导致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病发原因,给予综合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
牛刚龚瑜厉冰张森
关键词:胃癌根治术胃瘫综合征
恩度联合替吉奥加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恩度联合替吉奥加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经病理确诊的晚期结直肠癌48例病例,其中22例采用恩度联合替吉奥加奥沙利铂方案(研究组),26例采用替吉奥加奥沙利铂方案(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3.6%、30.7%,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6.4%、65.4%,中位疾病无进展时间分别为7.1个月、4.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3.6个月、10.2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大多为Ⅰ、Ⅱ度,经对症处理或休息后患者均能继续接受治疗。结论恩度联合替吉奥加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安全有效。
张凯杨峥牛刚万里新
关键词:恩度奥沙利铂晚期结直肠癌
腹腔热灌注化疗辅助治疗结直肠癌合并恶性腹腔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辅助治疗结直肠癌合并恶性腹腔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102例结直肠癌合并恶性腹腔积液患者分为单纯化疗组和综合治疗组,每组51例,单纯化疗组患者采用常规化疗,综合治疗组患者在单纯化疗组的基础上采用腹腔热灌注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水平、生活质量[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综合治疗组患者的总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单纯化疗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癌胚抗原和糖类抗原19-9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综合治疗组患者的血清癌胚抗原和糖类抗原19-9水平均低于单纯化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综合治疗组患者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单纯化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化疗组(P<0.01)。结论对结直肠癌合并恶性腹腔积液患者采用腹腔热灌注化疗辅助治疗可有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疗效确切。
牛刚王建锋龚瑜吕柯
关键词:结直肠癌恶性腹腔积液腹腔热灌注化疗肿瘤标志物安全性
复方天仙胶囊联合FOLFOX4双周标准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2021年
目的:探讨复方天仙胶囊联合FOLFOX4双周标准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本院首次住院治疗的98例中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FOLFOX4双周标准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复方天仙胶囊。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疼痛程度,并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和白介素-33(IL-33)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57.14%)高于对照组(32.65%,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69.39%)高于对照组(44.90%,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IL-17、IL-33表达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肝肾功能损伤、周围神经毒性及口腔黏膜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和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天仙胶囊联合FOLFOX4双周标准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胃癌,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疼痛程度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龚瑜牛刚郑芝欣李敏王耿泽宋展
关键词:复方天仙胶囊中晚期胃癌炎症因子生活质量
胃癌根治术后COL10A1血清表达与其复发转移及远期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COL10A1血清表达与其复发转移及远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收治的胃癌根治术后患者62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OL10A1表达水平及分析其与复发转移及患者远期预后的关系。结果血清COL10A1水平与年龄、组织学类型、脉管浸润无关(P均>0.05),与TNM分期有关(P均<0.05),即TNM分期Ⅲ期患者血清COL10A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Ⅰ~Ⅱ期(P均<0.05)。复发转移组血清COL10A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P均<0.05)。死亡组血清COL10A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P均<0.05)。结论COL10A1血清表达与其复发转移及患者远期预后有关,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牛刚王建锋龚瑜吕柯
关键词:胃癌根治术远期预后
腹腔镜根治术对结直肠癌患者胃肠功能、免疫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术对结直肠癌患者胃肠功能、免疫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112例结直肠癌患者分为开放组和腔镜组,每组56例,开放组患者接受开放式根治术,腔镜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胃肠功能指标[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胃动素、胃泌素]、炎性因子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营养状态指标[血红蛋白(Hb)、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AB)、白蛋白(ALB)]和免疫功能指标[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辅助性T细胞(Th)1/Th2、CD4^(+)/CD8^(+)]。结果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放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放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天,腔镜组患者EGF、P物质、VIP、CRP、PCT、TNF-α、IL-6水平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均低于开放组,胃动素、胃泌素、Hb、RBP、TRF、PAB、ALB水平和淋巴细胞计数、Th1/Th2、CD4^(+)/CD8^(+)均高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根治术有利于促进结直肠癌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可减轻炎性反应,改善免疫功能和营养状态。
钱国武马双阳牛刚裴书飞王新伟吕柯宋展
关键词:结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胃肠功能炎性反应免疫功能
一种普外科用防堵塞引流管
本发明涉及普外科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普外科用防堵塞引流管,包括上端引流管,上端引流管为圆柱形塑料材质空心管,上端引流管的侧边倾斜向上固定安装有进液输液管,进液输液管为圆柱形塑料材质空心管且进液输液管与上端引流管的内部连...
牛刚
一种普外科用防堵塞引流管
本发明涉及普外科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普外科用防堵塞引流管,包括上端引流管,上端引流管为圆柱形塑料材质空心管,上端引流管的侧边倾斜向上固定安装有进液输液管,进液输液管为圆柱形塑料材质空心管且进液输液管与上端引流管的内部连...
牛刚
文献传递
IL-33在诊断早期胃癌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21年
探讨早期胃癌和IL-33的相关性。2017年6月—2019年6月,50例早期胃癌患者、40例胃良性病变患者及35例健康体检者清晨空腹抽外周静脉血5ml,检测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原II(PGII)、胃蛋白酶原比值(PGR)及IL-33表达水平,分析早期胃癌患者血清IL-33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早期胃癌癌组织、癌旁组织、胃良性病变患者胃黏膜组织IL-33蛋白表达水平。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PGI、PGR及IL-33诊断早期胃癌临床效能。结果显示,与胃良性病变组和对照组相比,早期胃癌患者血清PG I水平、PGR显著降低,而IL-33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PGI、PGII、PGR和IL-33水平在胃良性病变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胃癌黏膜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胃良性病变患者的胃粘膜组织中IL-33蛋白灰度值相对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胃癌患者癌旁组织中IL-33蛋白灰度值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胃良性病变患者(P<0.05)。早期胃癌患者血清IL-33表达水平与年龄、肿瘤直径、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伴有溃疡形成及Hp感染史有关。IL-33、PGR、PG I诊断胃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4、0.823和0.788,当IL-33截断值为250.24ng/ml时,此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可达到87.21%和97.01%。结果表明,IL-33可能参与了早期胃癌的发病机制,IL-33表达水平与早期胃癌的临床特征有关,有望成为诊断早期胃癌的血清肿瘤学指标之一。
牛刚龚瑜吕柯王耿泽张森宋展
关键词:胃蛋白酶原早期胃癌ROC曲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