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锻炼现状
  • 1篇业余时间
  • 1篇身体锻炼
  • 1篇主要慢性病
  • 1篇问卷
  • 1篇问卷调查
  • 1篇慢性病
  • 1篇肥胖
  • 1篇超重
  • 1篇超重肥胖
  • 1篇成年居民

机构

  • 2篇北京市朝阳区...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2篇李哲
  • 2篇陶丽丽
  • 2篇许志远
  • 2篇齐智
  • 2篇韩晓燕
  • 2篇王晓宁
  • 1篇张索磊
  • 1篇王佳
  • 1篇刘英杰
  • 1篇王银会

传媒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北京市朝阳区职业人群业余时间有效锻炼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职业人群业余时间有效锻炼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职业人群健康策略提供帮助。方法 2014年,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北京市朝阳区12个街道/乡、18~60岁的常住职业人群17 506例为调查对象。采取集中调查和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业余时间有效锻炼情况、居住地、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民族、慢性病史。分析影响北京市朝阳区职业人群业余时间有效锻炼的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17 506份,回收有效问卷16 018份,回收有效率为91.5%。在北京市朝阳区职业人群中,业余时间有效锻炼者5 486例。不同民族职业人群业余时间有效锻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居住地、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慢性病史职业人群业余时间有效锻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8~29岁职业人群业余时间有效锻炼率低于其他年龄段职业人群(P<0.05);未婚职业人群业余时间有效锻炼率低于其他婚姻状况职业人群(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60岁)、文化程度(大专/本科及以上)、有慢性病史是职业人群业余时间有效锻炼的保护因素(P<0.05);居住地(城区)、男性、职业(生产/运输、商业/服务业、机关企事业管理人员、一般办事员、专业技术人员、其他)是职业人群业余时间有效锻炼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北京市朝阳区职业人群业余时间有效锻炼率低,且男性、居住在城区、职业为除农林牧渔之外的人员是加强体力活动的重点人群。
陶丽丽王银会李哲王晓宁齐智许志远韩晓燕刘英杰
关键词:身体锻炼问卷调查
北京市朝阳区成年居民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及其与主要慢性病的关系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成年居民超重、肥胖流行情况及其与主要慢性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朝阳区13个街乡18岁以上常住居民共39 000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身体测量。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居民间超重率及肥胖率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BMI人群的主要慢性病指标的差异,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超重肥胖与慢性病的关系。结果朝阳区成人超重率为38.97%,肥胖率为19.66%;城市居民超重率(χ2=114.74,P〈0.05)、肥胖率(χ2=373.83,P〈0.05)低于农村居民;男性超重率(χ2=101.55,P〈0.05)、肥胖率(χ2=22.37,P〈0.05)高于女性,超重组患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的风险是正常组的1.50~1.84倍,肥胖组患病风险是正常组的2.06~3.20倍。超重、肥胖组患1种、2种、3种疾病的聚集率均高于体重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朝阳区居民超重肥胖流行状况严重。随着BMI水平的升高,成人患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风险升高,应积极开展超重肥胖防控工作。
王佳韩晓燕王晓宁许志远李哲陶丽丽张索磊齐智
关键词:超重肥胖慢性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