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多糖
  • 1篇余辉
  • 1篇水提
  • 1篇水提醇沉
  • 1篇水提醇沉法
  • 1篇灼烧
  • 1篇磷光
  • 1篇磷光体
  • 1篇发光
  • 1篇发光特性
  • 1篇醇沉
  • 1篇醇沉法
  • 1篇DY
  • 1篇EU

机构

  • 2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商丘职业技术...

作者

  • 2篇王莎莎
  • 1篇陈芮
  • 1篇张霁
  • 1篇王建中
  • 1篇李金燕
  • 1篇雷雨霫

传媒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 1篇化学与生物工...

年份

  • 2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Eu^(3+)、Dy^(3+)对CaTiO_3:Pr^(3+)红色磷光体发光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改进高温固相法合成了掺杂Eu3+和Dy3+作为共激活离子的红色长余辉磷光体,详细阐述了Eu3+、Dy3+对CaTiO3:Pr3+红色磷光体发光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电子扫描显微镜对所得样品的晶相类型及表面形态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在一定灼烧温度下,Eu3+或/和Dy3+对晶相的作用是协同的,且Eu3+或/和Dy3+对CaTiO3:Pr3+红色磷光体的粒径也有影响。室温条件下采用荧光/磷光发光光度计对其发光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一定量的Eu3+或/和Dy3+能显著改善CaTiO3:Pr3+红色磷光体的发光性能。
陈芮王莎莎雷雨霫李金燕
关键词:发光特性磷光体灼烧余辉
“水提醇沉法”提取甘薯根颈多糖被引量:8
2009年
甘薯根颈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目前仅有部分用作饲料,研究甘薯根颈中的活性物质以充分利用生物资源.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甘薯根颈多糖的"水提醇沉法"提取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薯根颈多糖含量较高,在加30倍水,80℃下浸提45min的优化条件下,甘薯根颈中多糖的得率为4.68%(干基).通过棕色环试验、蒽酮-硫酸法、Fehling试剂法、双缩脲法证实提取物为多糖.
王莎莎张霁王建中
关键词:多糖水提醇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