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永超
-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基于InSAR的大坝变形监测研究
- 2025年
- 针对传统大坝变形监测方法覆盖范围有限、效率低、依赖人工等问题,研究以黑龙江省奋斗水库为试验区,提出基于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PS-InSAR)技术的大坝形变监测方法。利用Sentinel-1A卫星2023年2月-2024年1月的时序雷达影像数据,构建适配性时序InSAR模型,结合多源遥感数据融合与形变机理分析,对大坝沉降进行高精度监测,并同步开展水准测量验证。结果表明:InSAR监测值与水准测量值的最大偏差为2.8 mm,平均偏差0.2 mm,均方根误差6 mm(R^(2)=0.98),验证了PS-InSAR技术在大坝变形监测中的毫米级精度与工程适用性。研究揭示了InSAR技术在大范围、全天候监测中的优势,同时指出单轨道数据对水平位移解译的局限性,提出未来需结合多轨道数据融合与多物理场耦合分析,以完善水库大坝安全监测技术体系。
- 白永超王子申孙功岩
- 关键词:INSAR大坝变形监测
- GPS静态高程测量代替四等水准测量的探索
- 2016年
- 文章主要介绍了基于GPS平台测量高程方法的讨论,GPS静态高程测量是一种新型的应用,具有节约资金、实施快速、操作简便的优点。对GPS静态高程测量方法以及影响其测量结果的各个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在GPS静态高程测量中,基准面对高程异常差的影响较为显著,包括大地水准面模型和高程基准面两个方面,同时总结了目前几种高程差异常拟合模型,最后通过举例阐述了GPS静态高程代替四等水准测量法的可行性。
- 白永超
- 关键词:高程异常数据拟合
- 时序InSAR的误差分析
- 2025年
- 时序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因其高精度、大范围监测能力被广泛应用于地表形变监测,但其数据处理中的误差问题直接影响形变反演结果的可靠性。文章分析了时序InSAR技术中的主要误差来源,包括空间基线误差、多普勒中心去相干、数据处理误差、噪声误差、大气效应、外部DEM误差及地理编码误差,探讨了各类误差的产生机理及其对监测结果的影响。针对性地提出了误差抑制与校正方法,如多源数据融合、相位解缠优化、大气参数建模等。研究表明,通过改进算法模型(如SqueeSAR、TCPInSAR)与多平台协同观测(Sentinel-1/6、NISAR),可显著提升复杂场景下的形变反演精度。未来,结合深度学习与物理模型耦合技术,时序InSAR将在全球地质灾害预警、基础设施安全监测等领域发挥更大潜力。
- 白永超周丹孙功岩
- 关键词:误差分析
- 一种用于橡皮艇的测深仪探头固定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测量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橡皮艇的测深仪探头固定装置,包括主体机构和组装机构,所述组装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下方,所述主体机构包括装置主体、限位管、定位口、测深杆、测深探头、定位圈、螺纹杆、调节握把...
- 张德成李达杜柏利张鹏远白永超杨晨光周丹赵文汇谷向福周妍
- 渡槽动力特性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渡槽是输送渠道水流跨越河渠、道路、山谷、谷口等的架空输水建筑物,在国内外发展历史悠久,是中国南水北调工程中的重要立体交叉工程。渡槽结构的动力特性分析是渡槽结构地震响应分析和抗震设计的基础。文章研究了矩形渡槽在无水情况下的自振频率、振型(干模态);在对干模态分析的基础上,考虑水体与结构的相互作用对渡槽动力特性的影响,采用附加质量原理来处理水体和渡槽槽壁的相互作用,建立水体-槽体的系统有限元模型,得出矩形渡槽在不同水深时的自振频率和主振型。结果表明:水体对渡槽的动力特性影响比较明显,自振频率随着水深的增大而减小,即质量越大,频率越低;水体对渡槽结构的主振型的形态没有影响,干、湿模态的振型相似。
- 白永超周少良
- 关键词:矩形渡槽有限元分析动力特性自振频率主振型
- 一种小型无人机在倾斜摄影测量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无人机在倾斜摄影测量中的应用,包括顶板、外壳及摄像机,其特征在于,顶板的底端四周分别安装有螺栓,螺栓的顶端与顶板活动连接,顶板的底端中间部位安装有外壳,外壳的顶端与顶板固定连接,外壳的内部一侧安装有驱...
- 王浩民杜柏利张德成谷向福 刘春萌白永超 陈海宇 肖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