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翁玲

作品数:11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6篇医师
  • 6篇住院医师
  • 5篇医师规范化培...
  • 5篇住院医师规范...
  • 4篇教学
  • 2篇医学教育
  • 2篇教育
  • 1篇督导
  • 1篇督导工作
  • 1篇学分
  • 1篇学分管理
  • 1篇研究生科研
  • 1篇医院管理
  • 1篇医院教学
  • 1篇应急
  • 1篇应急能力
  • 1篇应急能力培训
  • 1篇实战训练
  • 1篇授课
  • 1篇突发公共

机构

  • 11篇福建省妇幼保...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翁玲
  • 5篇林莹
  • 3篇颜建英
  • 3篇张伯秋
  • 2篇冯叶彬
  • 2篇林丹玫
  • 1篇罗金英
  • 1篇潘勉
  • 1篇董璐
  • 1篇缪崇
  • 1篇谢熙
  • 1篇黄渊清
  • 1篇林颢
  • 1篇何淑琼
  • 1篇李萍萍

传媒

  • 3篇中国毕业后医...
  • 2篇现代医院管理
  • 2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国妇幼卫生...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专业基地自查月为导向探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督导工作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通过探索构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督导模式,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方法将院级督导与专业基地督导有机结合,形成了专业基地自查月的督导模式。结果2018年首次参加结业考试通过率较往年提高4.4%,临床教师获得校外荣誉有所增加。结论专业基地自查月制度的施行有利于促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有效实施,不断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质量,实现临床与教学工作的双赢。
翁玲林丹玫
关键词:督导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多级分层联动管理模式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6
2021年
目的探讨多级分层联动管理模式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中的作用和效果,探索住培管理新模式。方法以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为例,探索住培管理工作中实行多级分层联动管理模式,比较分析多级分层联动管理模式启用前后住院医师的年度考合格率、结业考核合格率、满意度和师资评价情况。结果构建多级分层联动管理模式,可以提高住院医师年度考核率和结业考核率,提升住院医师对培训基地组织管理、教学实施、环境和师资的满意度。结论多级分层联动的管理模式在妇产科住培管理工作中既可以提升住院医师教学质量,又可以提高住院医师对培训基地的满意度。
徐霞潘勉翁玲谢熙罗金英林颢颜建英
关键词: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一种智能医学教育管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智能医学教育管理装置,包括管理柜,所述管理柜的内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杀菌结构和管理装置,杀菌结构包括紫外线灯管、连杆以及用于带动连杆转动的电机,所述连杆转动连接于管理柜的正面和背面...
翁玲林莹周静张伯秋徐霞翁秀兰冯叶彬张燕田崛陈阿虹
文献传递
“互联网+妇幼健康”服务模式在妇儿专科医院中的实践及应用展望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探讨"互联网+"技术在妇幼健康领域的应用效果及前景。方法分析某三级妇儿专科医院利用"互联网+"技术改善医疗服务的做法及效果,探索"互联网+"技术在妇幼健康应用的新领域。结果该医院积极打造"互联网+妇幼健康"新模式,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优化流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不断提高。结论 "互联网+妇幼健康"能够方便群众就医,改善就医体验,提升服务效率,同时还可在智能诊疗、分级就诊、远程会诊、妇幼健康大数据等方面发挥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黄渊清何淑琼缪崇翁玲吴绍卫
关键词:妇幼保健医院管理
床边实战训练在医师培养过程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应用床边实战训练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2019年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186名学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床边实战训练应用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两组学员的全省结业考核结果以及学员培训满意度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采用χ2检验和Wilcoxon W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学员的全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结果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学员的培训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引入床边实战训练项目,通过以考促训、以练促学、以馈促教,提高学员的培训效果和综合能力,促进教学相长,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满意度得到提升。
翁玲张伯秋林英英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阶梯式教学在儿外科住院医师肠吻合技术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23年
消化道畸形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而肠吻合技术是治疗消化道畸形的重要手术技术,是小儿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过程中的带教重难点。因手术操作精细、学习曲线长、医患关系紧张等等多种因素致使住院医师的肠吻合技术带教难以开展,通过在儿外科住培基地建立肠吻合技术阶梯式培训模式,通过理论学习-实际观摩-动物实验-担任助手-主刀实践的阶梯式培训模式,让学生系统性学习并掌握肠吻合技术。95%的住院医师在肠吻合技能考核,包括理论知识、诊断能力、手术风险判断能力、技能操作等方面均达到合格水平。因此在儿外科住培过程中应用阶梯式教学法进行肠吻合技术培训,可使住院医师熟悉并掌握肠吻合技术,增强自信心,保障了结业后临床工作的顺利开展。
刘明坤严磊翁玲李小燕林宇张炳吴典明方一凡
关键词:阶梯式教学肠吻合小儿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育
福建省某三甲专科医院“四证合一”医学专硕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对福建省某三甲专科医院临床专硕科研能力培养模式现状进行分析,对现培养模式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完善建议。方法对该院临床专硕培养模式2016-2017年改革前与2018年改革后的科研成果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研究,抽取28名临床专硕进行访谈,收集访谈文本、科研能力自我测评量表等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2018年福建省某三甲专科医院临床专硕培养模式改革后,学生论文发表数量呈现上升趋势,28名临床专硕访谈内容显示,临床专硕的科研能力虽有提升但仍有待提高。结论福建省某三甲专科医院“让临床专硕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将科研与临床结合”的培养模式初显成效,但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冯叶彬林江明张伯秋林莹翁玲颜建英
关键词:量表
建立长效追踪机制 科学管理医院教学被引量:1
2013年
医院教学管理水平建设是医院自身内涵建设的要求,是医院综合竞争力发展的要求。着眼于在医学生带教、进修管理、医师培训与师资激励中引入追踪机制,探索一套有责任、有激励、有规范的医院长效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为今后继续提高医院教学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翁玲林莹林丹玫
关键词:教学质量教学管理
上海市5所三甲医院住院医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培训现况调查
2025年
目的为明确住院医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培训现况、需求和培训效果,旨进一步完善住院医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培训内容,提高住院医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5家在培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作为调查对象,有794名住院医师接受了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应急培训现况和培训需求以及应急培训效果,采用卡方分析、方差分析以及LSD事后多重比较法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住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晓情况、培训需求以及培训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目前住院医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知晓程度较高,但是不同年资的住院医师的知晓率有差异,在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和“群体性预防接种反应和群体性药物反应”,高年级的住院医师认知率要高于低年级的住院医师(χ^(2)=9.41,P<0.05;χ^(2)=10.90,P<0.05);从培训现况和需求来看,住院医师更倾向于理论、技能和模拟演练相结合的应急能力培训,且希望增加例如风险沟通能力、冲突管理能力等培训内容。在培训效果方面,住院医师对行为层的培训效果自评分数最高为(8.32±1.52)分,各层的得分为8分以上,为“良好”水平,且不同专业的住院医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培训效果有区别,且有统计学差异(F=4.44,P<0.001),全科住院医师的应急处置能力培训效果要高于儿科、妇产科、麻醉科、内科学和外科学,儿外科要高于儿科和妇产科,急诊要高于儿科、妇产科。结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培训的模拟演练培训,应急能力培养中除了关注医学相关能力的提升,也需要对相关法律法规知识、风险沟通能力和冲突管理等能力进行培训。不同临床专业的应急能力培养效果有差异,可能与临床专业背景的性质有关,在今后的课程设置中可
李萍萍翁玲董璐
关键词:住院医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三甲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工作模式的探索实践被引量:1
2024年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作为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是督促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诊疗水平。同时,其管理结果也是考核医院继续教育工作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反映着医院的管理水平。文章针对某三甲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基于“一动力三循环”医疗质量管理模式,探索构建“3T”学分管理模式,即通过“横向团队协作(team cooperation)”“纵向时间管理(time management)”和“交叉点任务导向(task arrangement)”,取得了明显的管理成效。该模式实施3年后,医院继教对象学分认识知晓率由68.04%(66/97)提高至94.84%(92/97);医院学分档案实现电子化精细管理;单位继教学分达标率上升明显且年年保持在95%以上。该创新学分管理模式为现阶段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工作提供了参考。
周静林莹翁玲
关键词: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