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航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桑螟
  • 2篇抗性
  • 2篇抗性机制
  • 2篇抗药
  • 2篇抗药性
  • 1篇杀虫
  • 1篇杀虫剂
  • 1篇铜锌
  • 1篇铜锌超氧化物...
  • 1篇重组蛋白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色素
  • 1篇细胞色素P4...
  • 1篇细胞色素P4...
  • 1篇胁迫
  • 1篇酶活
  • 1篇酶活力
  • 1篇酶活性检测
  • 1篇耐药
  • 1篇耐药性

机构

  • 4篇浙江大学
  • 2篇湖州市农业科...
  • 1篇浙江省农业技...

作者

  • 4篇王华兵
  • 4篇苏航
  • 2篇徐豫松

传媒

  • 2篇蚕业科学
  • 1篇蚕桑通报
  • 1篇浙江省科协服...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桑螟杀虫剂抗性研究进展
桑螟(Diaphania pyloalis Walker)作为桑园的主要害虫,在我国主要蚕区发生频繁,危害严重。近年来由于气候,防治不当等原因经常引发桑螟暴发,给当地桑农带来严重损失。本文综述近年来关于桑螟杀虫剂抗性的研...
苏航王华兵
关键词:桑螟抗药性抗性机制
文献传递
桑螟胞外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的克隆与融合表达及重组蛋白酶活性检测被引量:2
2018年
桑螟(Glyphodes pyloalis)是蚕区桑园的主要害虫之一,鉴定其抵御各种环境胁迫相关的基因,是制定防治新策略的重要理论依据。对桑螟幼虫转录组数据的分析中,发现桑螟胞外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ec Cu/Zn SOD)基因在应对高温胁迫时的表达量发生显著变化。为了明确ec Cu/Zn SOD在桑螟应对不良环境中发挥的作用,克隆和鉴定了其编码基因Gpec Cu/Zn SOD(Gen Bank登录号:MG566057)。Gpec Cu/Zn SOD基因的开放阅读框长726 bp,编码241个氨基酸,编码蛋白质序列与脐橙螟(Amyelois transitella)的一种SOD蛋白基因(Gen Bank登录号:XP_013197347.1)编码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高达83%。采用邻近相接法构建桑螟与其他昆虫的Cu/Zn SOD系统发生树,结果显示Cu/Zn SOD被分为ec Cu/Zn SOD和ic Cu/Zn SOD两类,主要是随物种进化而进化。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不同温度处理桑螟5龄幼虫的Gpec Cu/Zn SOD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幼虫体内的Gpec Cu/Zn SOD在高温(40℃)和低温(4℃)条件下表达量最高。构建p Cold-Gpec Cu/Zn SOD重组表达质粒,并在大肠埃希菌中实现异源表达。利用镍柱亲和层析法分离纯化重组Gpec Cu/Zn SOD蛋白,采用WST-1法测定重组Gpec Cu/Zn SOD蛋白在40℃时的酶活性最高,并且经60~70℃处理后仍然具有较高的酶活性。采用牛津杯法分析重组Gpec Cu/Zn SOD的抗氧化活性表明:过表达Gpec Cu/Zn SOD的大肠埃希菌抗氧化的能力显著增强,显示Gpec Cu/Zn SOD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功能。研究结果暗示Gpec Cu/Zn SOD在桑螟应对高温胁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刘云财苏航王沛城徐雅岚魏天铖王华兵徐豫松
关键词:桑螟高温胁迫酶活力
桑螟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鉴定及在不同来源样本和杀虫剂诱导下的表达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桑螟(Glyphodes pyloalis)是桑树的主要害虫,因其对专用杀虫剂产生了一定抗性,导致防治效果下降。从分子水平研究桑螟对杀虫剂的抗性机制,有利于制定新的防治策略。通过对桑螟中肠转录组数据分析,鉴定了2个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9A20和CYP324A19。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桑螟CYP9A20和CYP324A19基因均属于CYP3家族,其中CYP324A19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与同属鳞翅目的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的同源序列亲缘关系比较近,序列相似度为63%;桑螟CYP9A20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同样与稻纵卷叶螟的同源序列亲缘关系较近,序列相似度高达80%。以浙江省杭州、湖州和海宁3个蚕区桑园采集的桑螟样本提取DNA,经qRT-PCR分析幼虫中肠的CYP9A20基因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差异,而CYP324A19基因的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来自湖州、海宁的桑螟样本中该基因的表达量分别为来自杭州的桑螟样本的3.2倍、3.0倍。用15μg/m L辛硫磷和15μg/m L残杀威处理来自湖州的桑螟幼虫24 h后,qRT-PCR检测CYP9A20基因在幼虫中肠中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而CYP324A19基因的表达显著上调,辛硫磷、残杀威处理后该基因的表达量分别上调4.0倍、7.8倍。研究结果表明,桑螟的2个细胞色素P450基因在进化上出现了不同分歧,从而导致二者在功能上可能存在明显差异,CYP324A19基因可能通过上调表达参与桑螟对杀虫剂胁迫的响应过程。
苏航占鹏飞董久鸣钱秋杰刘云财徐豫松王华兵
关键词:桑螟细胞色素P450基因鉴定耐药性
桑螟对常用杀虫剂抗性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6年
桑螟是桑园的主要害虫,由于气候、防治不当等原因,近年来在我国蚕桑主产区频繁发生,给当地桑农带来严重损失。本文综述近年来关于桑螟对杀虫剂抗性的研究现状,旨在为桑螟抗药性机理研究和综合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苏航冯世民施国方王华兵
关键词:桑螟抗药性抗性机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