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晓燕

作品数:18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河北省引进留学人员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淋巴
  • 3篇胃癌
  • 3篇胃肠
  • 3篇淋巴结
  • 3篇免疫
  • 2篇血管
  • 2篇食管
  • 2篇确诊
  • 2篇注射
  • 2篇转移淋巴结
  • 2篇细胞肺癌
  • 2篇腺癌
  • 2篇小鼠
  • 2篇小细胞
  • 2篇小细胞肺癌
  • 2篇进展期胃癌
  • 2篇聚集性
  • 2篇基因
  • 2篇核酸

机构

  • 17篇河北省人民医...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石家庄市第一...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18篇范晓燕
  • 6篇李庆霞
  • 5篇蔡建辉
  • 4篇温军业
  • 4篇张丽霞
  • 3篇刘淑贞
  • 3篇张万星
  • 3篇邓新娜
  • 3篇张宇龙
  • 3篇李阳
  • 3篇高飞
  • 3篇何东伟
  • 2篇杨月卿
  • 2篇周晔
  • 2篇张洪珍
  • 2篇贺丽亚
  • 1篇韩杰
  • 1篇吕佩源
  • 1篇刘刚
  • 1篇赫立恩

传媒

  • 7篇河北医药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癌症进展
  • 1篇转化医学电子...
  • 1篇第8届全国胃...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石家庄市848例COVID-19确诊患者的感染特点及核酸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分析COVID-19确诊患者的感染特点和核酸检测结果,探究疫情新形势下更合适的核酸检测方案。方法 对石家庄市848例COVID-19确诊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年龄分为儿童组、中青年组、老年组,分析各年龄组中家族聚集性病例、核酸检测次数、检测间隔期及检测结果阳性率。结果 全部确诊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7.0岁(3月龄~91岁),男性40.0%。儿童组家族聚集性病例39.0%,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29.0%。儿童、中青年、老年组核酸检测平均次数为3.8次、3.0次、2.8次;核酸检测最高次数为9次、13次、11次;核酸检测平均间隔期为7.4±4.8天、5.5±5.3天、4.6±5.3天;核酸检测最长间隔期为19天、21天、21天。5.4%患者核酸检测间隔期>14天,2例患者核酸检测间隔期达21天。结论 该研究提示COVID-19的家族聚集性特点在儿童患者更显著。随着SARS-CoV-2株的不断变异,筛检高危人群时需增加核酸检测次数,同时21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模式更适合当前疫情防控需要。
薛姣姣张丽霞李阳张毓秀范晓燕郭少伟郭思涵李庆霞
关键词:核酸检测家族聚集性
胃肠多功能治疗仪改善肺癌患者化疗相关症状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胃肠治疗仪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患者生活质量、不良情绪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140例NSCLC首次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观察组,2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联合胃肠治疗仪治疗。用自评问卷评估化疗前1 d(d0)和化疗后第8天(d8)的生活质量、焦虑及抑郁评分,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d0和d8的总T淋巴细胞(CD3^(+))、辅助T淋巴细胞(CD4^(+))、抑制T淋巴细胞(CD8^(+))、CD4^(+)/CD8^(+)比值等指标。结果试验组d8的总健康状况、情绪功能领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便秘、疼痛、恶心、呕吐领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d8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d8的CD3^(+)、CD4^(+)、CD4^(+)/CD8^(+)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CD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多功能治疗仪可提高NSCLC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及增加患者免疫功能。
王东苗郭少伟张丽霞范晓燕尹岳松李庆霞
关键词:免疫功能焦虑抑郁
采用基因敲除小鼠制备针对糖脂质的单克隆抗体的研究
目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空气、水资源污染日益加剧,我国居民癌症发病率在40年内增长了3倍.2013年,我省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于全部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已经严重威胁我省居民的生命与健康.
范晓燕李庆霞刘淑贞蔡建辉周晔
DC-CIK细胞联合中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DC-CIK细胞联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2例给予单纯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2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DC-CIK细胞联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和比例,采用RECIST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估治疗效果,采用Karnofsky评分标准和体质量评价评估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和CD4^+CD25^+Tre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及CD4^+CD25^+Treg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P均<0.05),CD4^+/CD8^+、CD8^+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KPS评分、体质量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中有10例出现发热症状,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DC-CIK细胞联合康莱特注射液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
邓新娜吴海江高飞范晓燕赵静闫永龙杨涛蔡建辉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DC-CIK细胞康莱特注射液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门静脉高压患者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的并发症防治策略被引量:2
2018年
脾切除及胃底食管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治疗的方法。本文就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并发症的原因、预防及治疗进行总结,以便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温军业范晓燕左庆娟何东伟杨月卿黄书静温东业张万星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并发症
进展期胃癌Rb蛋白表达与E-cadherin及β-catenin在转移淋巴结癌细胞中再表达的关系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Rb蛋白表达与E-cadherin及β-catenin在转移淋巴结癌细胞再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Rb在原发灶和E-cadherin及β-catenin在86例进展期胃癌原发灶及相应淋巴结癌细胞表达情况。结果胃癌原发灶中65.12%出现Rb阳性,46.51%转移淋巴结内癌细胞中出现E-cadherin及β-catenin的再表达阳性,Rb与肿瘤的分化程度、病理类型密切相关(P<0.05),E-cadherin及β-catenin在转移淋巴结内的再表达阳性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E-cadherin在转移淋巴结内的再表达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密切相关(P<0.05),β-catenin在转移淋巴结内的再表达与肿瘤的病理类型无关(P>0.05),Rb的表达与E-cadherin及β-catenin在转移淋巴结内癌细胞中的再表达情况、肿瘤的大小及浸润程度无关(P>0.05)。Ecadherin与β-catenin在转移淋巴结内再表达存在相关关系(P<0.05),Rb在肿瘤原发灶表达与E-cadherin及β-catenin在转移淋巴结癌细胞再表达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 Rb的表达与进展期胃癌的发展过程密切相关,Ecadherin及β-catenin在转移淋巴结癌细胞的再表达是进展期胃癌发生的重要事件,二者协同发挥作用,并对癌细胞在转移灶中的聚集起重要作用,联合评价其功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张宇龙张国栓范晓燕崔专义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转移淋巴结再表达
胃肠超声技术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辅助诊断效能
2024年
目的 探讨胃肠超声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的辅助诊断效能。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疑似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78例,所有患者均行胃肠超声检查,并以电子胃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胃肠超声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诊断效能。对胃肠超声检查阳性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使用清热和胃法治疗,2组均完成4周治疗,比较2组证候积分及胃肠激素水平。结果 178例疑似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经“金标准”检查确诊94例,确诊率52.81%。胃肠超声检查阳性88例,检查准确度为91.01%(162/178)、诊断灵敏度为88.30%(83/94)、特异度94.05%(79/84);由2位医师对胃肠超声诊断胃食管反流病进行诊断,一致性分析Kappa值为0.620,P=0.000,Kappa值0.4~0.75,说明胃肠超声诊断结果与金标准结果存在中度一致性。观察组治疗4周后反流、烧心、嗳气、胃脘闷胀、两胁胀满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胃泌素、胃动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管活性肠肽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胃肠超声技术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较高;对已确诊患者,给予清热和胃法干预能降低证候积分,改善患者胃肠激素水平。
李岩翟俊轻刘萌范晓燕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干预效果胃肠激素
C57BL/6小鼠尾静脉四种穿刺方法的比较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究C57BL/6小鼠不同尾静脉注射方法的差异,为小鼠尾静脉注射提供更为安全、可靠、成功率高的基础实验依据。方法将320只小鼠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白炽灯烘烤法组、三头线法组和联合应用法组。选择穿刺小鼠左侧或右侧外周静脉进行取血,记录各组穿刺成功率,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比较各组间的统计学差异。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白炽灯烘烤法组、三头线法组和联合应用法组穿刺成功率均显著提高(P<0.001)。其中,三头线法组优于白炽灯烘烤法组(P<0.001),而联合应用法组成功率则明显高于三头线法组和白炽灯烘烤法组(P<0.001)。结论 C57BL/6小鼠尾静脉不同注射方法中,联合应用法操作简单,可重复性高,穿刺成功率很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温军业范晓燕何东伟张万星黄书静张宇龙
关键词:尾静脉注射
阿帕替尼联合放疗对胰腺癌细胞株作用的比较
目的: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之一,其死亡率在我国近年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胰腺癌更是"癌中之王",其5 年生存率小于 5%,并且预后不良,后期治疗效果很差。
何东伟范晓燕李建涛李巧霞周杰娜李欣慧
乳腺癌基因治疗现状及进展被引量:1
2017年
乳腺癌已经超越宫颈癌成为居于发展中国家女性肿瘤死亡率首位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23%,死亡率占14%.目前乳腺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或联合治疗,但治疗效果有限,尤其是对三阴乳腺癌及晚期乳腺癌效果不佳,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刻不容缓.随着精准医疗概念的提出,乳腺癌的发生、转移、耐药机制、基因组学等分子水平的研究逐渐深入,推动了乳腺癌基因治疗地快速发展.目前,乳腺癌基因治疗主要包括癌基因治疗、抑癌基因治疗、免疫基因治疗、多药耐药基因治疗、自杀基因治疗、溶瘤病毒治疗、microRNA治疗等,本文将从上述治疗及进展方面进行综述.
周晔邓新娜范晓燕李阳张丽霞Andrew Chang李庆霞
关键词:乳腺癌基因治疗癌基因免疫基因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