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妮娜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血功能
  • 3篇凝血
  • 3篇凝血功能
  • 3篇慢性
  • 2篇乙肝
  • 2篇乙肝患者
  • 2篇转归
  • 2篇慢性乙肝
  • 2篇慢性乙肝患者
  • 2篇结核
  • 2篇病程
  • 2篇病程转归
  • 1篇蛋白
  • 1篇血库
  • 1篇血样
  • 1篇药物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患者
  • 1篇神经梅毒

机构

  • 7篇苏州市第五人...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7篇赵妮娜
  • 4篇胥萍
  • 3篇陈慧
  • 3篇杨玉婷
  • 3篇顾国林
  • 2篇周芬
  • 2篇赵静
  • 1篇宋华峰
  • 1篇吴敏智
  • 1篇徐俊驰
  • 1篇吴敏娟
  • 1篇李晶晶

传媒

  • 2篇抗感染药学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多实验室指标模型对利福平耐药肺结核的诊断价值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多实验室指标所构建模型对利福平耐药肺结核(rifampicin-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RR-PTB)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利福平耐药肺结核与非利福平耐药肺结核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2022年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98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对利福平是否耐药,将其分为RR-PTB组(n=37)和非RR-PTB组(n=161);采集患者的血常规、生化检查、细胞因子检查、淋巴细胞亚群检查等结果信息,比较2组患者在各临床指标上的差异,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和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各临床指标对RR-PTB的诊断效能。结果:RR-PTB组患者血中白介素(interleukin,IL)-6、L-12p70、干扰素γ等指标的水平均显著低于非RR-PTB组(P<0.05);RR-PTB组患者血中B细胞百分比水平显著高于非RR-PTB组(P<0.05);RR-PTB组患者血中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B)水平明显高于非RR-PTB组(P<0.05),而其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球蛋白、腺苷脱氨酶、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FDP)则显著低于非RR-PTB组(P<0.05);RR-PTB组患者血中淋巴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等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非RR-PTB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L-6、CRP、球蛋白、PAB、ADA、D-二聚体、FDP对RR-PTB与非RR-PTB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AUC均大于0.7;以IL-6、CRP、球蛋白、PAB、FDP 5个指标构建的联合预测模型对RR-PTB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其AUC为0.867。结论:IL-6、CRP、球蛋白、PAB、FDP构建的联合预测模型对RR-PTB的早期诊断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应积极使用相关工具,做好RR-PTB的早期识别。
赵妮娜黄帆赵静李晋
关键词:球蛋白前白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白介素-6
慢性乙肝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与病程转归分析
赵妮娜
基于脑脊液检测的神经梅毒预测模型初步研究
2025年
目的通过分析常规检验项目和脑脊液检查指标在非神经梅毒(神经系统未受累梅毒患者)和神经梅毒患者间的表达差异,筛选关键预测因子,构建神经梅毒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4年在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模型队列和验证队列,将2019年11月至2022年6月住院的神经梅毒和非神经梅毒患者归入模型队列,2024年1月至2024年10月期间住院的神经梅毒和非神经梅毒患者归入验证队列。采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实验室检查指标(血常规、脑脊液生化以及梅毒抗体检测)等。采用GraphPad软件对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SPSS软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模型队列患者关键指标预测效能,构建神经梅毒预测模型。根据验证队列相关指标验证神经梅毒预测模型的效能。结果模型队列纳入非神经梅毒患者99例,男49例,女50例,年龄19~85岁,平均年龄47岁;神经梅毒患者69例,男58例,女11例,年龄26~73岁,平均年龄51岁。神经梅毒组脑脊液腺苷脱氢酶中位数1 U/L、微量蛋白中位数(711 mg/L)、白细胞计数中位数(0.009×10^(9)/L)和潘氏实验阳性比例[35/69(50.7%)]均显著高于非神经梅毒组[分别为0、309 mg/L、0.002×10^(9)/L、2/99(2.0%),均P<0.001]。基于ROC曲线分析,脑脊液微量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具有较高的鉴别效能[ROC曲线下面积(AUC)>0.85],而腺苷脱氢酶和潘氏实验则表现中等效能(0.7
赵妮娜徐文绮尹跃平李晶晶吴敏智李晋
关键词:神经梅毒梅毒微量蛋白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程转归与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转归与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乙型肝炎患者263例为研究对象,分为慢性乙型肝炎(89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91例)、乙型肝炎后肝衰竭(44例)和肝癌(39例)4组,采用STA-R Evolution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分别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比较PT、APTT、FIB、TT、AT-Ⅲ、D-D、FDP在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PT、D-D和FDP分别为(14.63±0.22)s、(765.3±129.7)mg/L和(1.75±0.42)mg/mL,均明显低于肝硬化、肝衰竭、肝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衰竭组PT、D-D和FDP分别为(30.03±3.12)s、(4 828.0±798.3)mg/L和(12.83±2.44)mg/mL,均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肝衰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在肝衰竭组最高,为(33.15±4.59)s,在慢性乙型肝炎组中最低,为(18.98±0.50)s,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T-Ⅲ在肝衰竭组最低,为(28.30±2.25)%,肝硬化次之,为(55.90±2.79)%,慢性乙型肝炎组最高,为(70.36±2.81)%,肝衰竭组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则在肝癌组中最高,为(3.13±0.24)g/L,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凝血功能异常与疾病的临床病程密切相关。
赵妮娜杨玉婷周芬华彦珺顾国林陈慧胥萍
关键词:乙型肝炎凝血功能临床分型
一种放置血样与对应配血卡的试管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放置血样与对应配血卡的试管架,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一种放置血样与对应配血卡的试管架,包括架体,架体包括顶板,顶板上开有通孔,顶板两侧设有支撑板,顶板后侧设有挡板,挡板上端开有卡槽,挡板下端设有与顶板...
殷晓云胥萍徐俊驰 钱宇迪 朱捷吴敏娟杨玉婷赵妮娜顾国林
文献传递
慢性乙肝患者病程转归与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分析
赵妮娜杨玉婷周芬华彦珺顾国林陈慧胥萍
苏州地区532例结核病患者结核分枝杆菌对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分析苏州地区结核病患者结核分枝杆菌对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耐药结核病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8年1-12月间收治的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结果呈阳性的532例患者资料,统计和分析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链霉素、异烟肼、乙胺丁醇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以及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对氨基水杨酸、丙硫异烟胺4种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及其耐药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532例患者中分离出结核分枝杆菌532株,其中人型结核分枝杆菌529株,牛型结核分枝杆菌3株;532例患者一线和二线药物中至少对1种药物耐药的180例(33.83%),其对一线和二线药物均耐药的98例(18.42%);532例患者中,一线药物162例,其总耐药率为30.45%;其对4种一线药物的耐药率由高到低依序为链霉素(26.50%)>异烟肼(24.25%)>利福平(18.23%)>乙胺丁醇(6.39%);单耐药结核(MR-TB)占6.39%,多重耐药结核(MDR-TB)占17.10%,泛耐药结核(PDR-TB)占6.95%;532例患者中4种二线药物总耐药率为21.80%,耐药率最高的为对氨基水杨酸(16.16%)和左氧氟沙星(15.60%);泛耐多药结核(XDR-TB)为13.3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复治患者年龄大于60岁是一线药物耐药的危险因素(P<0.05),而复治、流动人口、45~60岁和大于60岁患者是二线药物耐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苏州地区结核病患者结核分枝杆菌对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其耐药产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与其他地区有相似之处但又有出入,因此,应根据苏州地区耐药产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制定规范、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并加强对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防控及干预。
赵妮娜陈慧赵静宋华峰郦芳华胥萍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结核病患者耐药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