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亚杰

作品数:4 被引量:7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砂体
  • 3篇井震结合
  • 2篇地震沉积学
  • 2篇砂体预测
  • 2篇河道砂
  • 2篇河道砂体
  • 2篇沉积学
  • 2篇储层
  • 1篇地震反演
  • 1篇油田
  • 1篇剩余油
  • 1篇水下分流河道
  • 1篇随机地震反演
  • 1篇开发地震
  • 1篇空间构型
  • 1篇构型
  • 1篇反演
  • 1篇分流河道
  • 1篇薄夹层
  • 1篇储层精细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篇郭亚杰
  • 3篇郝兰英
  • 1篇张秀丽
  • 1篇程顺国
  • 1篇王彦辉
  • 1篇蔡东梅
  • 1篇姜岩
  • 1篇孙雨
  • 1篇齐金成
  • 1篇孙立东
  • 1篇李杰
  • 1篇焦艳丽
  • 1篇张书麟
  • 1篇陈丽艳

传媒

  • 1篇地学前缘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石油地质与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密井网条件下随机地震反演及其在河道砂体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9
2014年
以大庆长垣油田萨尔图油层为例,研究了密井网条件下随机地震反演方法及其在河道砂体预测中的应用。研究表明:不同厚度砂体的随机地震反演结果符合率差异较大:厚度大于3m的砂体符合率为91%;厚度为2~3m的砂体符合率为83%;厚度小于1m的砂体符合率为70%。随着砂体厚度的减小,符合率降低,井网密度越大,预测精度下降幅度越小。利用"地震反演引导,井点微相控制"方法,根据测井曲线形态差异与反演剖面砂体发育状况的分析,能够较为准确地对河道砂体的单一河道边界、走向、井间砂体叠置关系及窄小河道砂体进行描述。利用随机地震反演结果在河道砂体沉积模式的控制下完成油田开发中后期各类河道砂体的精细描述是切实可行的,且效果显著。
张秀丽姜岩郝兰英王彦辉郭亚杰孙雨
关键词:随机地震反演井震结合河道砂体储层预测大庆油田
地震沉积学在大庆长垣密井网条件下储层精细描述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40
2012年
文中针对大庆油田特高含水期精细调整挖潜,需要精细精确刻画储层的要求,充分利用大庆长垣油田密井网条件下储层精细描述成果及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建立了处理-解释一体化高保真地震处理、大密度合成记录精细标定及地层切片优选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砂体分布特点,给出了利用地层切片采用"砂中找泥"和"泥中找砂"的单一河道识别分析方法,形成了"地震趋势为引导,井点相控"的井震结合储层精细刻画方法;实际应用证明对剩余油的分析认识更具针对性,应用点坝识别成果指导了D区水平井方案设计,取得了较好的钻遇效果。
郝兰英郭亚杰李杰齐金成焦艳丽
关键词:开发地震地震沉积学井震结合
河道砂内部薄夹层空间构型研究及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在第二松花江前郭四中现代曲流点坝考察以及杏十三试验区取心井岩心分析基础上,通过储层精细对比及废弃河道组合,认清了本区河道砂体内部薄夹层空间发育状况,结合研究区示踪剂监测资料,分析了薄夹层构形对注入剂驱油效果及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影响,并根据研究结果结合动态资料进行验证挖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高含水后期综合调整、三次采油提供地质依据。
张书麟郭亚杰王玉
关键词:河道砂体空间构型薄夹层剩余油
地震沉积学在水下分流河道砂体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6年
以萨中油田北一区断东高台子油层为例,开展密井网条件下基于地震沉积学的井震结合刻画方法研究,应用地层切片上的振幅特征和地震剖面上的波形变化特征,以"地震趋势为引导,井点相确定"为原则,平面与剖面相互验证,井震结合精细识别内前缘相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空间展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高台子油层水下分流河道宽度主要为60~150 m,只在中部发育500~600 m宽的大规模河道,为多期叠加而成,局部河道走向与物源方向垂直。
蔡东梅郝兰英郭亚杰程顺国陈丽艳孙立东
关键词:水下分流河道井震结合地震沉积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