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齐
- 作品数:36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钢铁研究总院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 回火温度对30Cr3Si2NiMoWNb钢组织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22年
- 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力学试验等研究了回火温度对30Cr3Si2NiMoWNb超高强度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回火温度变化可实现对力学性能的大幅度调控。200~350℃回火,微观组织为回火马氏体与细小弥散的ε-碳化物,此阶段强韧性变化幅度较小,抗拉强度等级1700 MPa、屈服强度等级1300 MPa;350~500℃回火由于渗碳体的不均匀析出,强度和韧性同时下降,其中500℃左右回火脆性最为严重,冲击吸收能量下降至最低点;500~700℃回火生成较稳定的球状渗碳体,强度大幅下降,韧性大幅上升。回火温度对强韧性的影响机理为ε-碳化物、渗碳体等析出相演变过程的影响;一定含量的Si元素可以提高渗碳体形成温度和回火脆性温度。
- 宁静杨鹏高齐苏杰
- 关键词:超高强度钢回火温度力学性能渗碳体
- M54超高强度钢热塑性行为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进行热拉伸试验,研究了应变速率为0.1s-1及变形温度900℃~1200℃范围内高合金超高强度钢热塑性行为,利用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观察分析变形后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试验钢具有优异的热塑性,在变形温度900℃~1200℃范围内断面收缩率均〉70%,不同的变形温度下,峰值应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热拉伸过程中,M6C碳化物对动态再结晶有促进作用。
- 张英杰王飞董鹏杨卓越高齐
- 关键词:热塑性变形温度动态再结晶
- 一种高强韧低温不锈钢焊丝及其焊后热处理方法
- 一种高强韧低温不锈钢焊丝及其焊后热处理方法,属于材料设计及材料热处理领域。该焊丝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数为:C:0.01‑0.03,%Cr:12‑13%,Ni:8‑10%,Co:1‑4%,Si:0.5‑1.5%,Mo:1.5‑...
- 丁雅莉杨卓越苏杰王敖高齐宁静刘赓
- 一种高韧性超高强度钢及其制造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韧性超高强度钢及其制造方法,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的低合金超高强度钢的韧性较差,淬透性较差的问题。高韧性超高强度钢的各元素的质量百分数包括:C:0.27%~0.35%、Si:1.10%~1....
- 宁静苏杰杨卓越高齐丁雅莉陈嘉砚王敖刘赓
- 文献传递
- 马氏体时效不锈钢强度逆晶粒尺寸现象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研究了Cr-Ni-Mo-Ti马氏体时效不锈钢固溶处理锻态粗大晶粒遗传,以及通过再结晶显著细化奥氏体晶粒的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相对较低的温度固溶处理以非扩散α′→γ逆转变形成奥氏体,遗传锻态粗大晶粒形态和尺寸,提高固溶处理温度发生再结晶,使奥氏体晶粒显著细化。由于非扩散α′→γ逆转变形成奥氏体内高密度缺陷会遗传到固溶处理后的马氏体内,马氏体内高密度缺陷具有增强时效析出和析出强化相的弥散分布的作用,因此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明显高于通过再结晶细化奥氏体晶粒的试样,即出现强度的逆晶粒尺寸现象。
- 杨卓越高齐丁雅莉
- 关键词:马氏体时效不锈钢固溶处理再结晶晶粒尺寸
- 低温固溶处理改善马氏体时效钢韧性技术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对比研究了Cr-Mo-Ti马氏体时效钢800和1 000℃固溶处理试样不同温度时效后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450~540℃时效后,800和1 000℃固溶处理的试样强度相近,但800℃低温固溶处理的试样冲击韧性优势较大。微观组织观察表明,800℃低温固溶处理以非扩散α′→γ形成奥氏体,致使最终形成的马氏体内缺陷密度较高,有利于增强时效强化效应,从而提高强度,而且更多的残余/逆转变奥氏体能显著改善冲击韧性。
- 杨卓越高齐丁雅莉巴士侠
- 关键词:固溶处理韧性
- 一种1700MPa级超高韧性超高强度钢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700MPa级超高韧性超高强度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超高强度钢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超高强度钢的合金元素含量高,成本高,强韧性匹配性差的问题。本发明的1700MPa级超高韧性超高强度钢的组分以质量百分比计...
- 宁静苏杰高齐刘赓王敖丁雅莉陈嘉砚
- 1400MPa级增材制造超低温不锈钢及制备方法
- 一种1400MPa级增材制造超低温不锈钢及制备方法,属于增材制造金属材料技术领域。该不锈钢母合金成分重量百分数为:C≤0.03%、Mn≤0.03、Si≤0.5%、Cr:10.5~12.0%、Ni:7.5~9.0%、Co:...
- 刘赓苏杰杨卓越丁雅莉宁静高齐王敖
- Cr-Ni-Mo-Ti马氏体时效不锈钢热锻环粗晶粒的遗传及细化
- 2025年
- 针对Cr-Ni-Mo-Ti马氏体时效不锈钢热锻环的晶粒粗大问题,研究了锻态粗晶的遗传温度范围,确定了细化晶粒的再结晶温度(T_(re)),同时研究了重复加热/冷却的晶粒细化效应以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钢Af以上很宽的温度范围内遗传锻态粗晶,950℃附近固溶处理后形成晶界完全封闭、明显细化的奥氏体晶粒,表明再结晶温度T_(re)≈950℃,进一步提高固溶温度时晶粒持续长大;略低于950℃重复加热/冷却时晶界大幅迁移形成晶界未封闭、尺寸明显细化的晶粒,在950℃重复加热/冷却仍有细化晶粒作用,但进一步提高温度重复加热/冷却时的晶粒细化作用减弱,1050℃重复加热/冷却不再有晶粒细化效果;875℃重复加热/冷却时细化晶粒能明显改善其冲击性能,但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下降,表现出强度随晶粒尺寸细化而下降的现象;925℃和975℃(T_(re)附近)加热/冷却1次的强度和韧性与875℃加热/冷却3次的接近,虽然重复加热/冷却时晶粒略有细化,但力学性能无明显变化。
- 丁雅莉高齐王敖
- 关键词:马氏体时效不锈钢再结晶
- 预处理温度对高强度不锈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 2024年
- 借助于力学性能测试、光学金相、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技术,对超低温环境使用的高强不锈钢经不同预处理温度处理后力学性能的变化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当预处理温度为850℃时,试验钢通过逆转变先形成部分奥氏体(非扩散相变),该部分奥氏体使得随后固溶处理的奥氏体内累积更高的缺陷密度。这种高密度缺陷会在马氏体转变过程中保留,提高钢的强度。850℃以下预处理虽然累积的缺陷密度更高,但显著增加最终的残余/逆转变奥氏体量,反而会降低强度。预处理温度不影响低强度版(750℃固溶+250℃回火)的超低温冲击韧性,而850℃预处理的材料屈服和抗拉强度最高,因此推荐为低强度版的预处理温度。虽然高强度版(750℃固溶+500℃回火)屈服和抗拉强度峰值对应的预处理温度同样为850℃,但预处理温度上升,超低温冲击韧性急剧下降,而750℃预处理的材料虽然最终强度略有下降,但超低温冲击韧性甚至高于低强度版(250℃回火),因此推荐为高强度版的预处理温度。
- 丁雅莉高齐王敖
- 关键词:高强度不锈钢残余奥氏体回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