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慧珍

作品数:30 被引量:157H指数: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预后
  • 10篇老年
  • 9篇衰弱
  • 8篇卒中
  • 8篇脑卒中
  • 7篇血清
  • 7篇急性
  • 6篇血性
  • 6篇脓毒
  • 6篇脓毒症
  • 6篇缺血
  • 6篇缺血性脑卒中
  • 6篇急性缺血
  • 6篇急性缺血性
  • 6篇急性缺血性脑...
  • 6篇急性缺血性脑...
  • 6篇急诊
  • 5篇患者预后
  • 4篇营养
  • 4篇综合征

机构

  • 30篇首都医科大学
  • 15篇首都医科大学...
  • 9篇中国康复研究...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0篇刘慧珍
  • 17篇王娜
  • 14篇郭树彬
  • 9篇刘慧珍
  • 8篇王国栋
  • 6篇刘芦姗
  • 6篇王娜
  • 6篇李俊玉
  • 5篇王丰容
  • 5篇李培兰
  • 5篇李芳
  • 3篇李培兰
  • 2篇张红霞
  • 2篇陈敬绵
  • 2篇马丽娜
  • 1篇贾强
  • 1篇腾飞
  • 1篇高钧
  • 1篇杜晓霞
  • 1篇冯永路

传媒

  • 10篇中华急诊医学...
  • 4篇中国康复理论...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2篇2025
  • 7篇2024
  • 6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胃肠道损伤分级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分对脓毒症患者28天预后有评估价值被引量:10
2024年
目的:探讨急性胃肠损伤(AGI)分级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对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以192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28 d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的临床特征。入院1周内每日记录AGI分级,并分析不同AGI分级患者的临床特征。分别绘制AGI分级、SOFA评分、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以及AGI分级联合SOFA评分对患者28 d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相应的曲线下面积(AUC),并进行比较。结果:192例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率为38.0%(73/192),AGI的发生率为89.1%(171/192),其中1级患者69例,2级72例,3级26例,4级4例。AGI分级越高,患者危重症评分、28 d死亡率越高(P均<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乳酸、机械通气(MV)、AGI分级以及APACHEⅡ评分是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提示,AGI分级、SOFA评分对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能力均低于APACHEⅡ评分,但两者相结合的预测能力与APACHEⅡ评分相当(P>0.01)。结论:脓毒症患者AGI发生率高,AGI分级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有预测价值。
王娜王娜王丰容商娜刘慧珍李俊玉席修明
关键词:脓毒症预后
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体分布及抗生素应用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探讨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分布特点及抗生素类药物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提供依据。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北京博爱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02例,并对其病原体特点及临床抗生素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02例脑卒中肺部感染患者的样本中共分离出116株病原体,其中革兰阴性菌78株(67.24%),革兰阳性菌22株(18.97%)。在革兰阴性菌中,前三位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23株(19.83%),肺炎克雷伯菌16株(13.79%),大肠埃希菌12株(10.34%);在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10株(8.62%)。致病菌普遍呈多重耐药性,应及时进行细菌培养及耐药性检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制订合理的用药方案。
刘慧珍赵国伟高钧
关键词:脑卒中肺部感染病原体抗生素
营养风险评分对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6
2022年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白蛋白(ALB)、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和重症营养风险评分(NUTRIC)对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AKI)患者28 d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以2018年12月1日至2020年12月1日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连续观察7 d,将发生脓毒症相关性AKI的患者纳入本研究。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BMI、基础疾病、有无休克、受累器官数、住院时间、ALB、机械通气(MV)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以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并计算NRS 2002评分和NUTRIC评分。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脓毒症相关性AKI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BMI、ALB、NRS 2002评分以及NUTRIC评分预测脓毒症相关性AKI患者28 d死亡的价值;利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NRS 2002评分分层以及NUTRIC评分分层对脓毒症相关性AKI患者28 d预后的影响。结果:共纳入140例脓毒症相关性AKI患者,28 d内存活73例,死亡67例,28 d病死率为47.9%(67/140)。存活组患者的BMI明显高于死亡组〔kg/m 2:22.0(19.5,25.6)比20.7(17.3,23.9),P<0.05〕,NRS 2002评分和NUTRIC评分均明显低于死亡组〔NRS 2002评分(分):5(4,6)比7(6,7),NUTRIC评分(分):6(5,7)比7(6,9),均P<0.05〕;存活组ALB略高于死亡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x回归分析显示,NRS 2002评分以及NUTRIC评分是脓毒症相关性AKI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NUTRIC评分对脓毒症相关性AKI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能力最强〔AUC为0.785,95%可信区间(95%CI)为0.708~0.850〕,其次为NRS 2002评分(AUC为0.728,95%CI为0.647~0.800),但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MI和ALB的预测能力差。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NRS 2002评分≥5分患者的预后�
王娜王娜刘慧珍刘慧珍刘慧珍席修明
关键词:营养风险筛查2002脓毒症急性肾损伤预后
血清25-羟维生素D与急诊病房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研究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与急诊病房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SAP)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北京博爱医院急诊病房256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24 h内检测血常规、生化指标和血清25(OH)D水平,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A2DS2评分。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肺炎分为非SAP组(n=164)和SAP组(n=92)。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AP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价血清25(OH)D、A2DS2对SAP的预测能力。随访SAP组28 d生存情况。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SAP 28 d全因死亡的相关性。结果SAP组血清25(OH)D显著低于非SAP组(Z=6.896,P<0.001)。调整年龄、性别、梗死体积、A2DS2评分等因素后,低血清25(OH)D水平(OR=0.934,95%CI 0.884~0.986,P=0.014)是SAP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25(OH)D、A2DS2评分及二者联合产生的预测值预测SAP的曲线下面积(95%CI)依次为0.774(0.718~0.824)、0.832(0.781~0.876)、0.851(0.802~0.893)(P<0.001),最佳截断值依次为25(OH)D<10.2 ng/mL、A2DS2>5.0分、联合预测值>0.207,约登指数依次为0.493、0.662、0.616;联合A2DS2评分可提高血清25(OH)D的预测效能(Z=2.106,P=0.035)。调整年龄、性别、梗死体积、NIHSS评分后,维生素D缺乏(HR=2.871,95%CI 1.004~8.208,P=0.049)是SAP发生28 d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25(OH)D与急诊病房AIS患者SAP的发生和预后独立相关,可作为SAP的独立预测因子。
刘慧珍刘慧珍李俊玉王娜李俊玉王娜王娜
关键词:脑卒中卒中相关性肺炎25-羟维生素D预后
衰弱、血清C-末端聚集蛋白与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24年
目的探索衰弱、血清C-末端聚集蛋白(CAF)与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队列,连续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北京博爱医院经急诊收入老年ACS患者207例的临床资料;入组后24 h内留取血清标本检测CAF水平;进行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评分、衰弱筛查问卷(FSQ)评分;随访患者90 d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MACCE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FSQ评分、血清CAF及二者联合对MACCE的预测能力。根据90 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176例)和死亡组(31例),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发生MACCE组FSQ评分(Z=4.412,P<0.001)、血清CAF(Z=6.702,P<0.001)均高于未发生MACCE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年龄、性别、TIMI评分、完全血运重建4个因素后,FSQ定义的衰弱(OR=1.714;95%CI:1.059~2.775;P=0.028)、血清CAF升高(OR=1.230;95%CI:1.122~1.350;P<0.05)均是ACS后发生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FSQ评分预测MACCE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7(95%CI:0.735~0.850;P<0.001),预测切点为>2分,约登指数(YI)=0.419,敏感度0.708,特异度0.711;CAF预测MACCE的AUC为0.766(95%CI:0.701~0.822;P<0.001),预测切点为>6.01μg/L,YI=0.460,敏感度0.750,特异度0.710;二者联合的预测效能高于单独应用FSQ评分(Z=2.294,P=0.022)或CAF(Z=2.545,P=0.011)。Cox回归分析显示,FSQ定义的衰弱(HR=3.487;95%CI:1.329~9.153;P=0.011)与ACS发生90 d全因死亡独立相关。结论开展衰弱筛查、检测血清CAF水平可能改善老年ACS患者的危险分层。
刘慧珍郭树彬商娜李俊玉刘小蒙王国栋
关键词:衰弱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
血清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短期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90 d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北京博爱医院AIS患者216例,入组后24 h内检测血生化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脂联素水平。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发病后9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进行评定。结果AIS 90 d预后不良的发生率为48.1%。预后不良组血清脂联素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t=5.861,P<0.001);预后不良组血清hs-CRP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Z=5.525,P<0.001)。血清脂联素降低(OR=0.862,95%CI 0.751~0.975;P<0.001)、hs-CRP升高(OR=1.215,95%CI 1.015~1.455;P<0.001)是AIS患者90 d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脂联素、hs-CRP预测AIS预后的曲线下面积(95%CI)依次为0.819(0.761~0.877)、0.722(0.654~0.791)(均P<0.001);脂联素的预测效能高于hs-CRP(Z=2.151,P=0.032);脂联素的预测切点为<3.5 mg/L,约登指数0.609,敏感性0.704,特异性0.905。结论血清脂联素和hs-CRP可作为AIS短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张春龙刘福亮商娜李芳刘慧珍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短期预后
衰弱对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7年
衰弱是老年医学领域中一种重要的老年综合征,机能储备降低,涉及多个系统的退化,其中最重要的是心血管系统。衰弱与老年心血管疾病相互促进,互相影响,促使老年人的健康状态更加恶化。衰弱与老年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是老年心血管疾病不良结局的强烈预测因子,与病死率明显相关。文章就衰弱对老年心血管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刘慧珍马丽娜
关键词:衰弱老年人心血管疾病
三种衰弱筛查量表对急诊科老年患者预后预测效能的比较
2025年
目的研究衰弱与急诊科老年患者预后的相关性,验证适用急诊科的衰弱筛查工具。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2021年1月至12月于北京博爱医院急诊科治疗的60岁及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研究的患者进行衰弱筛查问卷(frailty screening questionnaire,FSQ)、衰弱(FRAIL)、临床衰弱量表(clinical frailty scale,CFS)评分,并分别依据上述标准将患者分为衰弱组、无衰弱组。随访患者12个月全因死亡作为主要观察终点,12个月内失能、再次发生急诊为次要观察终点。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FSQ、FRAIL、CFS评分对终点事件的预测能力,计算并比较曲线下面积(the areas under curve,AUC)。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相对危险度用风险比(hazard ratio,HR)和95%CI表示。结果共406例患者纳入本研究。FSQ、FRAIL、CFS评分预测12个月全因死亡的AUC(95%CI)依次为0.879(0.844~0.909)、0.838(0.798~0.872)、0.906(0.873~0.933)(均P<0.001);3种评分预测次要终点的AUC范围为0.820~0.889(均P<0.001)。AUC两两比较结果提示,除12个月内再次发生急诊这一结局的预测效能三种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CFS对12个月内全因死亡和失能结局的预测效能优于另外一种或两种量表(均P<0.05)。Cox回归发现,调整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共患病后,FSQ、FRAIL、CFS量表定义的衰弱均与12个月全因死亡呈独立相关,HRadj分别为3.267(95%CI:2.406~4.435)、2.465(95%CI:1.819~3.341)、3.523(95%CI:2.648~4.687),均P<0.001。结论FSQ、FRAIL和CFS评分三种工具均能预测不良结局,CFS是急诊科实用的衰弱筛查工具,开展衰弱筛查,可改善老年患者的危险分层。
刘慧珍王国栋商永商娜李俊玉王娜刘小蒙郭树彬马素霞
关键词:急诊科老年预后
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患者结局的预测价值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观察急诊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变化及其对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急诊科AIS患者224例(病例组)和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240例(对照组),分别于入组后24 h内检测血清25(OH)D水平;病例组入院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营养风险筛查2002 (NRS2002)进行评定,24 h内采集静脉血行生化分析;发病后180 d随访,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2, n=106)和预后不良组(mRS> 2, n=11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局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25(OH)D对AIS结局的预测能力。结果病例组血清25(OH)D显著低于对照组(Z=4.296, P <0.001);预后不良组血清25(OH)D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Z=5.876, P <0.001);校正年龄、性别、营养风险、梗死体积和NIHSS评分等因素后,25(OH)D仍是AIS结局的独立保护因素(OR=0.925, P <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795 (P <0.001),预测切点13.17 ng/ml,约登指数0.548,敏感性0.746,特异性0.802。结论血清25(OH)D水平能在较好预测AIS 180 d的结局,可能有助于AIS急诊患者的危险分层。
刘慧珍刘慧珍商娜李芳李芳刘芦姗李培兰李培兰陈敬绵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25-羟基维生素D预后
不同血液透析膜对尿毒症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应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膜透析器、二醋酸膜透析器行血液透析治疗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PMMA膜组和二醋酸膜组各20例,均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控制血压,纠正贫血、酸中毒、钙磷代谢异常等综合治疗,并分别应用PMMA膜和二醋酸膜透析器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每周3次,每次4~5h。测定2组透析前及透析6个月后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1s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最大呼气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用力呼出50%肺活量的呼气流量(forced expiratory flow at 50%of FVC exhaled,FEF50)、用力呼出75%肺活量的呼气流量(forced expiratory flow at 75%of FVC exhaled,FEF75)、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iffusing capacity of the lung for carbon monoxide,DLco),比较2组尿素清除指数(Kt/V)、时间平均尿素浓度(time-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urea,TACurea)。结果 PMMA膜组和二醋酸膜组血液透析6个月后FVC[(88.65±13.41)%、(86.71±14.52)%]、FEV1[(85.37±11.36)%、(86.43±12.42)%]、PEF[(82.63±15.37)%、(85.52±16.55)%]、FEF50[(80.21±17.28)%、(79.67±18.43)%]、FEF75[(80.65±16.61)%、(76.38±15.85)%]、DLco[(92.58±19.39)%、(82.15±20.05)%]均显著高于透析前[(72.13±15.25)%、(73.20±14.13)%;(74.38±13.64)%、(71.44±15.25)%;(72.21±14.31)%、(73.14±15.21)%;(67.42±15.13)%、(68.56±16.01)%;(62.31±14.47)%、(60.35±13.07)%;(74.35±15.28)%、(68.40±16.34)%](P<0.05);血液透析6个月后,PMMA膜组DLco高于二醋酸膜组(P<0.05),FVC、FEV1、PEF、FEF50、FEF75与二醋酸膜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t/V(1.47±0.29)、TACurea[(16.57±2.37)mmol/L]与二醋酸膜组[1.38±0.23,(15.62±2.21)mmol/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应用PMMA膜、二醋酸膜透析器均可改善肺功能,应用PMMA膜透析器较二醋酸膜透析器有助于肺弥散功能的改善。
刘慧珍贾强郑霖
关键词:尿毒症血液透析肺功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