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素对口腔鳞癌SCC-25细胞EGFR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口腔鳞癌SCC-25细胞EGFR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及其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细胞24 h,MTT法检测姜黄素对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EGF和姜黄素共同作用下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姜黄素对SCC-25细胞EGFR活性及下游信号分子(Akt、ERK1/2和STAT3)表达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SCC-25细胞24 h后,均可抑制SCC-25细胞增殖,亦可以抑制EGF诱导的细胞侵袭转移。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姜黄素对SCC-25细胞总EGFR表达无影响,但可以剂量依赖性抑制SCC-25细胞p-EGFR表达,同时可以剂量依赖性抑制EGFR信号通路下游转录因子Akt、ERK1/2和STAT3磷酸化。结论 :姜黄素可剂量依赖性抑制SCC-25细胞EGFR磷酸化活性及其下游信号通路分子(Akt、ERK1/2、STAT3)的磷酸化。 李葵芳 范德生 刘晔 范得泉关键词:EGFR信号通路 姜黄素 口腔鳞癌 靶向治疗 伴导管分化的食管癌1例 2024年 目的探讨1例伴导管分化的食管癌(ECDDEG)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例的组织形态学、免疫表型及分子特征。结果65岁女性患者因进食哽噎3个月入江阴市中医院。大体观察食管黏膜糜烂伴管腔缩窄。镜下见双层上皮的导管样结构浸润性生长,内层为腺上皮,外层为基底样细胞,可见明显的神经侵犯,IHC标记内层上皮AE1/AE3、CK7、CK19、CAM5.2阳性表达,外层上皮CK5/6、p40阳性表达,p53突变型表达;Ki-67增殖指数为50%。靶向治疗基因MLH1、PMS2、MSH2、MSH6免疫组化无缺失表达,ALK阴性、HER2(0)。BRAF基因突变检测未见异常。结论伴导管分化的食管癌罕见报道,了解其具有双层结构伴侵袭性生长的形态学特征及其免疫表型,有助于提高临床及病理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刘晔 顾慧 任雷 李丽 李葵芳关键词:食管肿瘤 病例报道 免疫组化 基因突变 皮肤Spitz痣10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皮肤Spitz痣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0例皮肤Spitz痣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Polymer Conjugate法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0例皮肤Spitz痣中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3~57岁,中位年龄14岁;发生部位为面部、四肢及躯干。组织形态学特点主要表现为体积较大的梭形及上皮样痣细胞。免疫表型:S-100、p16、Melan-A均阳性,HMB-45、Cyclin D1浅表阳性,Ki-67增殖指数<10%。结论Spitz痣生物学特征为良性病变,预后较好,组织学与黑色素瘤较难鉴别。 任雷 顾慧 刘晔 劳吉锋 王雯雯 蔡泽涵 李静波 李葵芳关键词:SPITZ痣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 结膜下眼眶脂肪脱垂3例临床病理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结膜下眼眶脂肪脱垂(subconjunctival herniated orbital fat prolapse)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20年1月—12月江阴市中医院确诊的3例结膜下眼眶脂肪脱垂临床特征、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进行分析。结果肿物均位于眼眶结膜下,镜下主要表现为成熟脂肪组织中见花环样细胞及核空泡化的Lochkern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花环样细胞和Lochkern细胞S-100阳性,CD34和CD68阴性。结论结膜下眼眶脂肪脱垂是一种较少报道的假恶性病变,显微镜下需要与非典型脂肪瘤样肿瘤鉴别。 任雷 刘晔 王雯雯 李葵芳关键词:临床病理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2例并文献复习 2024年 目的探讨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回顾性分析2例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2例组织形态均符合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的病理改变,免疫组织标记CD4、CD56、CD123、TCL1阳性,排除淋巴系、髓系及NK细胞来源,2例EBER原位杂交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例l累及骨髓及淋巴结,对症支持治疗,2月后死亡;例2经CHOP方案化疗8周期,半年后病情进展,全身多发红疹,后予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及培门冬酶化疗9周期,目前病情稳定。结论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多以皮肤症状为首发,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依靠组织学及免疫表型,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且预后差。 任雷 刘晔 鲍书友 李葵芳关键词:免疫表型分型 卵巢转移性宫颈腺癌术中冷冻误诊1例并文献复习 2025年 目的卵巢继发性肿瘤有模拟原发性卵巢表面上皮肿瘤的倾向,易误诊,本文分析1例手术中冷冻切片病理诊断误诊为卵巢原发性癌的原因,提出防范误诊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江阴市中医院2022年9月手术中冷冻切片1例误诊病例,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以卵巢肿瘤为首发症状,术中冷冻病理诊断误诊为原发性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广泛子宫切除后发现宫颈隐匿性肿瘤,两种肿瘤形态学类似,免疫组化均ER(-)、PR(-)、p16核、细胞质弥漫阳性。结论少数宫颈腺癌发病隐匿,患者常以其他器官转移性肿瘤为首发症状就诊,总结诊断经验,提高病理医师及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避免误诊误治。 刘晔 王雯雯 蒋冬冬 李丽 鲍书友 夏亚芳 李葵芳关键词:宫颈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 乳腺大汗腺癌及癌前病变9例临床病理分析 2023年 乳腺大汗腺癌是由大汗腺型细胞构成的罕见的乳腺癌特殊亚型,分为大汗腺导管原位癌(apocrine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ADCIS)和浸润性大汗腺癌(invasive apocrine carcinoma,IAC)。第5版WHO乳腺肿瘤分类解读^([1])提出大汗腺癌的诊断标准为>90%的肿瘤细胞伴有大汗腺分泌形态,同时阐述了免疫表型。新辅助治疗效果差^([2])。随着研究深入,更多治疗靶点可供选择,故区分大汗腺癌与非大汗腺癌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本研究收集9例乳腺IAC及ADCIS,讨论其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分子特征,提高对此病的认识。 刘晔 任雷 顾慧 陈吉 李丽 鲍书友 蒋红妹 李葵芳关键词:乳腺肿瘤 乳腺大汗腺癌 免疫组化 临床病理 卵巢浆黏液性肿瘤7例临床病理分析及分子特征 2024年 目的探讨卵巢浆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分子特征。方法收集7例卵巢浆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病理形态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检测,并复习文献。结果7例患者年龄25~56岁,中位年龄42岁,肿瘤最大径2.8~13.0 cm,1例双侧,6例单侧。7例均由颈管内膜型黏液上皮及苗勒管上皮组成,形成乳头状、筛状及微乳头状结构,伴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毁损性浸润及细胞异型显著提示恶变。免疫组化:7例表达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细胞角蛋白7;5例表达PAX-8;3例表达PAX-2;7例PTEN缺失;Ki-67增殖指数为5%~40%;2例BRAF、PIK3CA、PIK3R1、PTEN基因突变,ARID1A、Tp53、BRCA1、BRCA2未见异常。7例均微卫星稳定。结论卵巢浆黏液性肿瘤有独特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及分子特征提示其与子宫内膜样肿瘤重叠,预后较好。 刘晔 任雷 王雯雯 顾慧 李丽 鲍书友 秦妍婷 李葵芳关键词:子宫内膜样癌 临床病理 微流控PDMS芯片打孔器在制作免疫组化多组织外对照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探索微流控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芯片打孔器在制作免疫组化多组织外对照中的可行性及在基层医院病理科推广的优势。方法查询江阴市中医院病理科2021年至2024年的乳腺癌病例,在满足病理诊断后,筛选出剩余肿瘤组织免疫组化HER2蛋白表达0、1+、2+、3+的蜡块,用PDMS芯片打孔器采样,将采样组织条包埋制成HER2多组织外对照复合块。结果用PDMS芯片打孔器采样制作的HER2多组织对照与待检测组织贴附于同一载玻片,经免疫组化染色后,对照组织排列整齐,节省空间,阳性定位准确,背景清晰,方便阅片。结论本研究在制作免疫组化多组织外对照方法简单实用,所使用的PDMS芯片打孔器价格低廉,操作简单,在基层医院病理科有很好的推广价值,为免疫组化质量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 李丽 李葵芳 王雯雯 刘晔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 以生鸭蛋卵壳膜制作细胞蜡块的技术探讨 2025年 目的探讨以生鸭蛋卵壳膜作为创新性包埋载体制作细胞蜡块的技术可行性及其应用潜力。方法收集江阴市中医院病理科接收的新鲜浆膜腔积液28例,通过细胞学涂片镜下观察,筛选出阳性及可疑阳性标本5例,每例30 mL平均分成3份,每份10 mL。采用生鸭蛋卵壳膜包埋法、琼脂包埋法和蛋清包埋法制作细胞蜡块,比较3种方法在细胞样本富集率、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的效果。结果生鸭蛋卵壳膜包埋法、琼脂包埋法和蛋清包埋法制作细胞蜡块的样本富集率分别为(88.2±2.5)%、(63.7±2.2)%和(66.9±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0,P=0.007),卵壳膜包埋法细胞富集率最高,蛋清法次之,琼脂法富集率最低。相较于其他两种方法,卵壳膜包埋法细胞成分集中,脱水效果理想;HE染色均匀,细胞集中且分布均匀,细胞形态完整,结构清晰,背景纯净;免疫组化阳性信号定位准确,抗原表达特异性强,非特异性抗体结合少,易于诊断判读。结论基于生鸭蛋卵壳膜制作细胞蜡块的技术,通过材料创新和方法改良,有效克服了传统技术的缺陷,显著提升了细胞蜡块制作的质量,在细胞病理学检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李丽 李葵芳 王雯雯 蔡泽涵 刘晔关键词:免疫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