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钎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泉州市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脉化疗
  • 1篇动脉化疗栓塞
  • 1篇动脉化疗栓塞...
  • 1篇眩晕
  • 1篇血流
  • 1篇血流速度
  • 1篇血塞通
  • 1篇血塞通注射液
  • 1篇异丙嗪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肝癌
  • 1篇症状
  • 1篇症状量表
  • 1篇证候
  • 1篇证候积分
  • 1篇治疗眩晕
  • 1篇栓塞
  • 1篇栓塞术
  • 1篇栓塞术治疗
  • 1篇切除

机构

  • 3篇泉州市中医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篇刘钎
  • 1篇赖江龙
  • 1篇庄玲玲
  • 1篇庄学山

传媒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8
  • 1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两种不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8年
目的:比较经肝动脉微球栓塞化疗术与常规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不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5年1月就诊泉州市中医院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6例,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经肝动脉微球栓塞化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栓塞处复发数和复发时间,以及术后可逆性药物肝毒性、栓塞后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年生存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3年生存率、栓塞综合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时间短于观察组,对照组急性可逆肝毒性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肝动脉微球栓塞化疗术与常规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均为治疗肝癌的有效手段。但在术后生存时间方面,经肝动脉微球栓塞化疗术并没有比常规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存在显著优势,且经肝动脉微球栓塞化疗术的复发时间较短。但常规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更容易发生急性可逆肝毒性,对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可能使用经肝动脉微球栓塞化疗是相对安全的手段。
刘钎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柴陈泽泻汤加减联合异丙嗪治疗眩晕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观察柴陈泽泻汤加减联合异丙嗪治疗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泉州市中医院收治的眩晕患者88例,以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予以西药异丙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柴陈泽泻汤随症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眩晕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眩晕症状量表[眩晕障碍量表(DHI)、眩晕评定量表(DAR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椎动脉[右侧椎动脉(RVA)、左侧椎动脉(LVA)、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18%,高于对照组的72.73%(χ^(2)=6.510,P=0.011);观察组眩晕、恶心呕吐、胸闷心悸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4周后,2组DHI评分、DARS评分和视物旋转、胸闷心悸、头痛耳鸣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2组RVA、LVA、BA血流速度和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5%vs.6.82%,P=1.000)。结论柴陈泽泻汤加减联合异丙嗪治疗眩晕的效果良好,可纠正患者眩晕等症状,改善患者眩晕量表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并促进患者椎动脉血流速度增加,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苏猛润赖江龙张治三谢志敏刘钎
关键词:眩晕异丙嗪中医证候积分血流速度
血塞通注射液与扶正化瘀胶囊治疗肝纤维化的效果研究
2017年
目的分析血塞通注射液与扶正化瘀胶囊治疗肝纤维化的效果。方法以68例肝纤维化患者为研究对象,电脑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研究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塞通注射液与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治疗肝纤维化,疗效显著。
刘钎庄玲玲庄学山
关键词:血塞通注射液扶正化瘀胶囊肝纤维化临床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