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文
- 作品数:17 被引量:111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预防医学科研基金江苏省“333工程”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三氟甲磺酸甲酯致职业性急性中度化学物中毒性呼吸系统疾病1例诊断分析
- 2024年
- 三氟甲磺酸甲酯(methyl trifluoromethanesulphonate,MeOTf),又称三氟代甲磺酸甲酯,是一种易燃化工中间体,常用作烷基化试剂。主要用于有机合成反应中的酸酐保护剂、氟化剂、芳香化合物的磺化剂。2024年2月23日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1例三氟甲磺酸甲酯致职业性急性中度化学物中毒性呼吸系统疾病病例,现报道如下。
- 毛叶挺周萍宋琳萍周志文
- 关键词:呼吸系统损伤
- 急性乙醚中毒1例报告被引量:2
- 2018年
- 乙醚,临床上曾用作吸入类麻醉剂,因其具有诱导期长,刺激性气味,以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高等特性,现已被卤类及氟原子类麻醉药物代替。但在工业某些领域和实验室中,乙醚常用作清洗剂和动物实验麻醉剂。目前国内外乙醚急慢性中毒报道罕见,本中心曾确诊1例急性轻度乙醚中毒病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49岁,某光学仪器制造企业组装车间装配岗位工人。
- 周志文陆春花
- 关键词:乙醚急性中毒
- 江苏省尘肺病患者随访与回顾性调查研究被引量:42
- 2020年
- 目的:分析江苏省尘肺病发病特点、变化趋势和规律,了解尘肺病患者健康状况。方法:于2019年7至10月,以江苏省截至2018年底报告的所有尘肺病患者为调查对象,开展随访与回顾性调查,共调查尘肺病患者24405例。通过居民死因监测系统、尘肺病网络报告系统、职业病诊断机构、职业病报告业务管理单位和尘肺病患者所在的居委会或村委会获取相关资料,并对已报告的尘肺病患者进行电话或上门随访,收集尘肺病患者相关情况。对尘肺病患者的发病年龄、工龄、性别、行业类别、尘肺种类、发病年度、地区分布以及保障情况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4405例患者中,男女性别比为16.81∶1,尘肺壹期患者15948例(65.35%)、贰期患者5289例(21.67%)、叁期患者1637例(6.71%);平均接尘工龄(16.25±9.95)年,尘肺壹期、贰期、叁期患者平均接尘工龄分别为(15.80±9.95)、(17.82±9.80)、(16.31±9.90)年。报告病例数前5位的设区市分别是无锡市(5744例,23.54%)、镇江市(4160例,17.05%)、徐州市(3851例,15.78%)、盐城市(3340例,13.69%)、苏州市(2948例,12.08%)。尘肺病种类主要以矽肺(15392例,63.07%)和煤工尘肺(5253例,21.52%)居多。完成随访的患者21115例,其中存活15924例,死亡5191例;存活患者年龄以≥70岁年龄段(7461例,46.85%)居多,接尘工龄以5~9年(2515例,15.79%)居多;行业分布以煤炭开采和洗选业(5687例,35.71%)、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3349例,21.03%)居多;保障方面:享受工伤保险保障7999人(50.23%),用人单位赔付946人(5.94%),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537人(28.49%),大病保险1590人(9.98%),其他(医疗救助、扶贫救助等)5458人(34.28%)。结论:江苏省尘肺病防治重点为矽肺和煤工尘肺,要加强对粉尘危害严重行业和地区的监管。
- 谢丽庄周琅赵圆刘静王炜张伟陆敏霞杨跃新周志文庄家毅何冬冬张宏群李小琴李艳平张萍何仁伟朱宝立张恒东韩磊
- 关键词:尘肺流行病学研究随访研究
- 职业性重度手臂振动病一例被引量:1
- 2019年
- 手臂振动病(Hand-arm Vibration Disease,HAVD)是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而引起的以手部末梢循环障碍、手臂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可引起手臂骨关节-肌肉的损伤,其典型表现为振动性白指[1]。手臂振动病,主要是由于长期使用振动性工具引起。从事手传振动的作业,主要有凿岩工、固定砂轮和手持砂轮磨工、铆钉工、油锯工、电锯工、锻工、铣工、抻拔工等。近期我中心受理一例职业性重度手臂振动病定诊申请,现将详细情况报告如下。
- 高海萍陆春花杨泽云单利玲尹仕伟周萍毛叶挺周志文
- 关键词:手臂振动病振动性白指末梢循环障碍神经功能障碍手传振动骨关节
- 南通市电焊工人疑似职业性噪声聋听力损失现状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分析南通市电焊工人疑似职业性噪声聋(ONID)听力损失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判断抽样的方法,以2017年在南通市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进行在岗职业健康检查的3 265名噪声作业电焊工人为研究对象。收集其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分析其听力损失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3 265名电焊工人中检出疑似ONID病例159例,检出率为4.87%。疑似ONID以轻度噪声聋为主,占82.39%(131/159)。疑似ONID病例左、右耳的4 000 Hz听阈异常率均高于相应耳的3 000 Hz(100.00%vs 93.08%,98.11%vs 92.4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噪声接触工龄均为疑似ONID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通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其他行业和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的电焊工人发生疑似ONID的危险性均低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0.341(0.155~0.752)、0.264(0.112~0.620)、0.149(0.038~0.582)、0.110(0.035~0.341)、0.418(0.179~0.972),P<0.05];国有经济类型企业的电焊工人发生疑似ONID的危险性低于私有经济型企业(OR=0.254,95%CI:0.116~0.559,P<0.01)。结论年龄、噪声接触工龄、企业行业类别和企业经济类型均是南通市电焊工人发生疑似ONID的影响因素。
- 尹仕伟陆春花周萍周志文高海萍杨泽云
- 关键词:电焊工职业性噪声聋
- 南通市新版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情况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对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系统启用一年多来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企业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显示,南通市申报企业数仍较少,小微企业、私有企业、制造业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率和职业健康检查率较低。提示应继续提升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重点加强对职业健康监护不到位企业的监督管理。
- 丁陆明周志文
-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健康检查
- 南通市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现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了解南通市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分布、能力水平和存在问题,为合理设置全市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和战略布局"十三五规划"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南通市目前具有资质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相关信息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南通市18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有职业病防治专业技术人员303人。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基本覆盖全市各县(市、区),其资质范围基本能满足全市职业健康检查工作需要,但部分县(市、区)机构数量不能满足其辖区工作需求。专业人员年龄结构偏老龄化,缺少高学历人员。民营医疗机构职业健康检查工作量占到全市工作总量的43.82%,职业禁忌证和疑似职业病检出率民营医疗机构明显低于公立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结论南通市职业健康检查网络已基本建成,但要优化各县(市、区)机构设置,建设合理的职业病防治人才梯队,注重培养年轻一代职业病防治专业人员,引进高学历人才。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监管和培训,以提高其职业健康检查质量和水平。
- 尹仕伟周志文杨泽云陆春花
- 关键词:职业病防治职业健康检查
- 南通市工业企业个人防护用品管理与使用情况调查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了解南通市工业企业个人防护用品(PersonalProtective Equipment,PPE)的管理和使用情况,为PPE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职业病危害相对较重的67家企业通过现场查看和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三资企业PPE管理制度较为完善,劳动者PPE经常使用率达87.8%。46.3%企业配备的防护用品不能完全满足岗位需求。不同学历劳动者PPE使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触不同危害因素PPE使用频率不同,防毒面具经常使用率为80%,护听器的经常使用率仅为44.8%。结论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私营企业的监督管理,职业卫生知识教育重点是低学历劳动者。企业应通过系统的职业健康教育和严格的管理制度使工人正确使用PPE。
- 周萍陆春花杨继红尹仕伟周志文
- 关键词:个人防护用品防护用品管理
- 噪声对电焊工听力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了解南通市工业企业电焊作业场所劳动者噪声暴露水平和生产性噪声对电焊工听力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随机抽取924名电焊工,通过调查问卷、工作场所噪声强度现场检测和纯音听力检查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电焊工作业场所噪声强度检测超标率87.9%。纯音听力检查示,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48.3%,语频听力损失检出率11.6%;4 000 Hz听力损失检出率最高;男女工人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2,P<0.05);男女语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工龄增加,语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呈增高趋势(趋势χ2=13.09,P<0.05);不同工龄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39,P<0.01)。结论用人单位应加强噪声危害宣传教育,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切实做好职业健康监护工作,防治职业性噪声聋。
- 周萍陆春花尹仕伟高海萍周志文
- 关键词:噪声纯音测听听力损失电焊作业
- 南通市电焊工人高频听力损失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5
- 2019年
- [目的]了解南通市噪声接触电焊工人的听力损失(尤其是高频听力损失)情况,为其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南通市3 265名噪声接触电焊工人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2017年在岗职业健康检查相关资料,分析其听力损失情况。[结果]3 265名电焊工人的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13.94%)高于语频听力损失检出率(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左耳各个频率听阈、语频平均听阈和高频平均听阈异常的检出率均高于右耳(P <0.01)。左耳的500 Hz听阈、2 000 Hz听阈、3 000 Hz听阈、6 000 Hz听阈、语频平均听阈和高频平均听阈均大于右耳(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男性发生高频听力损失的危险性高于女性(OR=1.840,P <0.01)。年龄增加为电焊工人发生高频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OR=1.073,P <0.01);相比噪声接触工龄<5年组,接触噪声10~年为电焊工人发生高频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OR=1.490,P <0.01)。[结论]南通市电焊工人左耳的听力损失较右耳严重。企业应降低生产性噪声来源,加强对工人的健康教育,为工人配备合格的个人噪声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监护,以保护工人的听力。
- 尹仕伟陆春花周萍周志文高海萍杨泽云
- 关键词:电焊工听阈听力损失职业性噪声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