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亮

作品数:24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疗效
  • 4篇眼科
  • 4篇注射
  • 3篇手术
  • 3篇体腔
  • 3篇内障
  • 3篇腔注射
  • 3篇白内障
  • 3篇玻璃体
  • 3篇玻璃体腔
  • 3篇玻璃体腔注射
  • 2篇动物
  • 2篇眼白内障
  • 2篇医用光学
  • 2篇造模
  • 2篇增殖
  • 2篇上睑
  • 2篇上睑下垂
  • 2篇视网膜
  • 2篇缩短术

机构

  • 24篇西安交通大学...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西安市第一医...
  • 1篇阿克伦大学

作者

  • 24篇姚亮
  • 12篇郑玉萍
  • 11篇刘子瑶
  • 7篇冯海晓
  • 6篇熊蕾
  • 6篇王建明
  • 5篇熊全臣
  • 5篇柏凌
  • 5篇李东
  • 4篇王峰
  • 4篇陈斌
  • 4篇胡笳
  • 3篇范雅稚
  • 2篇何娜
  • 1篇梁厚成
  • 1篇师进文
  • 1篇程磊
  • 1篇宋金鑫
  • 1篇王国祥
  • 1篇周致富

传媒

  • 5篇国际眼科杂志
  • 4篇中国激光
  • 2篇中国美容医学
  • 2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7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I3K/Akt/Bcl-2信号通路在原发性翼状胬肉中的机制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通过研究PI3K、pAkt、Bcl-2、Bax在原发性翼状胬肉中的表达来探讨PI3K/Akt/Bcl-2在原发性翼状胬肉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45例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根据翼状胬肉浸入角膜缘的程度分为≤1 mm、2-3 mm、≥4 mm三组,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对45例原发性翼状胬肉组织及10例正常结膜进行PI3K、pAkt、Bcl-2、Bax检测。结果 PI3K、p Akt、Bcl-2在原发性翼状胬肉三组中的表达与其在正常结膜组中的表达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ax在原发性翼状胬肉三组中的表达与在正常结膜组中的表达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I3K、p Akt、Bcl-2、Bax在原发性翼状胬肉三组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翼状胬肉中PI3K、pAkt、Bcl-2蛋白呈高表达状态,提示PI3K/Akt/Bcl-2信号通路的活化在原发性翼状胬肉中起着重要作用。
姚亮柏凌何娜郑玉萍熊全臣王建明王峰
关键词:翼状胬肉增殖性病变PI3KPAKTBCL-2
微纳材料在氢分子医疗中的应用
2025年
自2007年首次发现氢分子具有选择性抗氧化特性以来,氢分子迅速成为现代医学研究的热点,多项研究已证实其在多种动物模型和人类疾病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针对传统氢分子给药(如吸入氢气、饮用富氢水和注射氢盐水等)存在的利用率低、释放难以控制和靶向性不足等问题,微纳材料给出了新的解决方案。从微纳材料的释氢原理出发,综述了吸附载氢与原位释氢两种主要策略,以及它们在协同治疗中的前沿应用。吸附载氢依靠物理或化学吸附储存氢气,通过温度、压力等外部调控实现释放;原位释氢则利用化学反应、光热催化或生物手段在特定病理环境中生成氢气,可通过内源响应或外源调控达到更高的靶向性和可控性。以微纳材料为媒介,结合氢分子的抗炎、抗肿瘤等功能,氢分子还可通过与化疗药物、光热疗法及光动力疗法的协同作用,显著增强对肿瘤疾病的治疗效果。同时,还总结了当前面临的生物安全性、靶向性及规模化生产等挑战,并提出未来需通过设计智能响应材料及氢分子多模式协同治疗相结合,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与精准性,为后续基于微纳材料的氢分子医学提供了指导。
李东林展乐冯璟师进文孙成珍张浩余泽佳陈斌王国祥周致富姚亮郑玉萍王慧渊高宁
关键词:氢分子
激光眼底手术传热特性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激光热疗是多种眼底视网膜疾病的首选疗法。然而,激光参数选取不当造成的感光细胞损伤概率可达50%以上。构建准确的全眼三维传热模型可为临床医生选取激光参数提供依据。为此,本团队基于真实眼球结构建立了全眼宏观传热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人眼外部环境、眼前部组织吸收和脉络膜血流灌注对激光手术过程中眼底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角膜与环境间的对流换热会导致眼球温度发生变化,但对眼底手术的影响较小;在临床常用的450~900nm波段内,不考虑眼前部组织对激光能量的吸收时,眼底各层温升误差可达24%;脉络膜血流灌注项对激光手术中眼球温度分布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脉宽,经瞳孔温热疗法下考虑和忽略脉络膜血流灌注效应时眼底温升分别为11.54℃和21.15℃,计算误差可达83%。
赵鹏辉赵一博李东陈斌姚亮
关键词:医用光学激光眼底疾病生物传热血流灌注
"模拟眼球及眼外肌运动的电动模型"1.0版到3.0版的研发历程
熊蕾姚亮刘子瑶宋金鑫王建明
玻璃体腔注射贝伐珠单抗治疗卵黄样营养不良临床观察
姚亮郑玉萍柏凌
导师制联合病例讨论在眼科学规培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将导师制联合病例讨论的教学模式运用于眼科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选取2015—2017年度眼科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为研究对象,2015年9月—2016年9月采用传统的讲座方式为基础(lecture-based learning,LBL)的教学法(对照组),2016年10月—2017年12月采用导师制联合病例讨论的教学模式(实验组)。对规范化培训满一年的学员进行总结考核,包括理论考试、操作考核、临床思维及学员满意度问卷调查。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学员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核成绩、临床思维成绩及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员对培训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师制联合病例讨论的教学模式明显提高眼科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理论、实践技能操作及临床思维水平,提高眼科规培生科研素养及培养质量。
刘子瑶冯海晓权彦龙姚亮王建明王峰何娜郑玉萍
关键词:导师制病例讨论眼科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眼科医疗工具用清洗烘干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眼科医疗工具用清洗烘干装置,包括框架、隔板、加热管、电机、旋转轴、放置盒、放置板、排热孔、排风扇、让位孔、温控器、放置孔,该眼科医疗工具用清洗烘干装置,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通过使用该装置,将清洗烘干...
张晓辉卢叶姚亮邢瑶
文献传递
眼前节重建联合以增殖膜为依托的Ⅱ期后房型IOL植入术的疗效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以眼前节结构紊乱重建,联合以增殖膜为依托行Ⅱ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OL)植入的手术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对我院1995-09/2015-10眼球穿通伤致眼前节不同程度结构紊乱并行眼前节结构重建联合Ⅱ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156眼)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行手术包括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前粘连松解术、虹膜根部离断缝合术、后粘连松解术、瞳孔成形术、瞳孔区增殖膜造孔术和以增殖膜为依托行Ⅱ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人工晶状体位置等情况进行观察。随访3~18mo。结果:患者156眼均手术顺利,术后矫正视力≥0.5者123眼(78.8%),其中≥0.8者17眼(10.9%),≤0.4者33眼(21.2%)。术后人工晶状体位置:正位133眼(85.3%),稍偏离中心者23眼(14.7%);术后8眼前房出血,其中6眼经保守治疗痊愈,2眼经原切口吸出前房血膜。5眼角膜斑翳致密,位于角膜中央者行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2mo后产生排异反应,经保守治疗痊愈。全部患者术后炎症反应轻微,无严重远期并发症。结论:在重建眼前节结构联合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时,在预植入人工晶状体的位置,存在足够的增殖膜可支撑人工晶状体,而无需采用缝线固定的方法,这样可避免因缝线所致的各种并发症发生。
熊蕾刘子瑶姚亮韩娼婧范雅稚熊全臣
关键词:眼球穿通伤外伤性白内障增殖膜人工晶状体后房型
动物眼白内障核分级造模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物眼白内障核分级造模器及造模方法,该动物眼白内障核分级造模器包括微波加热箱、旋转平台和置物台,微波加热箱内设置有微波发生装置;旋转平台绕预设竖直轴线可360°转动地设置在微波加热箱内;置物台设置在旋转平...
柏凌刘子瑶冯海晓姚亮王艳芬
儿童先天性双行睫矫正术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观察睑缘后唇灰线切开联合毛囊根部摘除术矫正儿童先天性双行睫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990-09/2015-10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双行睫患者8例13眼,在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下行睑缘后唇灰线切开联合毛囊根部摘除术。术后随访3mo~5a,观察患者预后情况。结果:术后48h,所有患者伤口已愈合,不影响活动。术后随访观察,所有患者双行睫均完全矫正,睑缘无畸形和手术瘢痕形成,睑缘灰线切口处愈合平整;眼睑前缘不受手术干扰,未发现眼睑内外翻及倒睫;睑缘后唇锐利平整,保持角度与眼球表面接触,无内外翻及导泪异常,无残存睫毛,无刺激症状,角膜表面浸润恢复。结论:睑缘后唇灰线切开联合毛囊根部摘除术矫正儿童先天性双行睫疗效确切,复发率低,符合眼睑生理功能与外观要求,且手术操作简便。
熊蕾刘子瑶韩娼婧姚亮范雅稚熊全臣
关键词:儿童双行睫手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