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莉娟

作品数:13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结肠
  • 3篇消化内科
  • 3篇内科
  • 3篇结肠炎
  • 3篇溃疡
  • 3篇溃疡性
  • 3篇溃疡性结肠炎
  • 2篇炎症
  • 2篇炎症性
  • 2篇炎症性肠病
  • 2篇医学图像
  • 2篇医学图像处理
  • 2篇图像
  • 2篇图像处理
  • 2篇子图
  • 2篇子图像
  • 2篇胃肠
  • 2篇消化道
  • 2篇镜检
  • 2篇可视化

机构

  • 13篇青岛大学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烟台市烟台山...

作者

  • 13篇孙莉娟
  • 9篇韩越
  • 6篇路艳艳
  • 6篇陈力
  • 4篇李倩
  • 4篇彭凯
  • 3篇张成栋
  • 2篇孙慧
  • 2篇刘希双
  • 2篇江月萍
  • 1篇刘娜
  • 1篇腊岩
  • 1篇孙学国
  • 1篇黄海涛
  • 1篇解曼
  • 1篇薛会光
  • 1篇刘福国
  • 1篇任琳琳
  • 1篇程海
  • 1篇王小玮

传媒

  • 2篇临床医学进展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临床个性化医...

年份

  • 4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消化内科的图像辅助整理方法及整理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消化内科的图像辅助整理方法及整理系统,涉及医学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并处理对应于消化道的待整理图像;利用第一分类器对所述待整理图像按照消化结构进行分类,输出与不同消化结构对应的子图像;基于预设条件一,利...
陈力张成栋孙莉娟路艳艳李倩韩越孙慧彭凯单体栋赵建建沈剑华
炎症性肠病相关贫血的研究现状
2025年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慢性胃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罗恩病(CD),IBD并不局限于胃肠道,还可以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其发病率及患病率逐年上升。贫血是IBD患者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IBD相关贫血的病因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类型是缺铁性贫血(IDA)、慢性病贫血(ACD)是IBD。IBD相关贫血的严重程度及治疗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疾病转归。本文从IBD相关贫血的类型、发病机制及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
孙莉娟陈力李倩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贫血
一种无需憋停的检验科用尿液定量取样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需憋停的检验科用尿液定量取样装置,包括承接杯、导液座、挡板、磁铁和海绵块,所述承接杯的下端设置有导液座,所述活动座的上表面固定有支架,且支架的上端卡嵌安装有磁铁,所述导液座的侧面连通有排液管,且排液管的...
孙莉娟韩越杜华晟戎林
一种消化科用临床洗胃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化科用临床洗胃装置,包括洗胃装置主体,所述洗胃装置主体上设有用于对洗胃管进行收纳的收纳槽,洗胃装置主体的右侧设置有转盘,转盘的右侧盘面上固定连接有转手,转盘上还螺纹安装有定位螺栓,且定位螺栓的一端与洗胃...
孙莉娟彭凯韩越
文献传递
血液净化联合加贝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联合加贝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1月~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11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加贝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体内的细胞因子水平(TNF-α、IL-6及IL-8)、APACHE-Ⅱ评分、腹痛消失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TNF-α、IL-6、IL-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腹痛消失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血液净化联合加贝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杜华晟程海腊岩孙莉娟
关键词:血液净化加贝酯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
60例不同病因的小肠出血诊治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探讨小肠出血的不同病因、诊断过程及不同治疗方法的预后差别;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3年1月~2024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小肠出血的患者,病因明确前均完善全腹部增强CT或小肠CTE,后全部完成小肠镜检查,针对此组小肠出血的病因、影像学阳性率,与小肠镜结果阳性率吻合度,治疗方式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小肠出血性疾病中小肠溃疡最为多见,占本组病例的31.7%,其次是小肠肿瘤和炎症占本组病例的33.3%,血管性病变占本组病例的15%,Meckel憩室占本组病例的5%,另有15%结果阴性。小肠镜前所有患者均完善了小肠CTE或全腹部增强CT检查,其中小肠炎症、血管性病变及2例憩室影像学均阴性,其余患者均阳性,为小肠镜检查提供了有意义的价值。结论:小肠出血以肿瘤、血管性病变、炎症为多,除小肠镜以外,腹部增强CT及小肠CTE等影像学检查检查有重要价值,治疗方法有内科药物、内镜下微创治疗、外科手术,另外血管介入治疗也有重要价值。
李倩江月萍栾晓琳解曼孙莉娟路艳艳陈力
关键词:小肠出血影像学检查
一种可控往复式超声扫描胶囊内镜
本发明具体是一种可控往复式超声扫描胶囊内镜,包括胶囊本体、检测机构、中央处理单元、控制单元和驱动单元;所述胶囊本体为中空结构,胶囊本体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两个用于对病人胃肠内壁进行检测的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包括照明灯、摄像头...
陈力张成栋殷洁路艳艳韩越孙莉娟
文献传递
溃疡性结肠炎合并IgA肾病1例
2025年
目的:通过1例病例报道分析一位溃疡性结肠炎合并IgA肾病的患者诊疗经过,从临床表现、内镜特点及肾组织学病理进行总结,增加对溃疡性结肠炎合并IgA肾病的认识。方法:报道溃疡性结肠炎合并IgA肾病1例。结果:患者在溃疡性结肠炎疾病治疗过程中,出现蛋白尿、血尿,行肾穿刺活检确诊IgA肾病,予以调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药物,并加用肾保护药物,患者症状缓解,目前正在密切随访中。结论:炎症性肠病(IBD)与IgA肾病(IgAN)作为具有潜在关联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共同发病机制尚待阐明。本病例提示IBD患者应常规监测肾功能及尿常规等,两病在黏膜免疫、遗传易感性等层面的机制关联为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cess of a patient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complicated with IgA nephropathy through a case report, and summarize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endoscopic features and renal histopathology to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ulcerative colitis complicated with IgA nephropathy. Methods: A case of ulcerative colitis complicated with IgA nephropathy was reported. Results: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the patient developed proteinuria and hematuria. Renal biopsy confirmed IgA nephropathy. The treatment for ulcerative colitis was adjusted and renal protective drugs were added. The patient’s symptoms were relieved and they are currently under close follow-up. Conclusio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 and IgA nephropathy (IgAN) are chronic inflammatory diseases with potential associations. The common pathogenesis remains to be clarified. This case suggests that IBD patients should routinely monitor renal function and urine routine. The mechanism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two diseases at the levels of mucosal immunity and genetic susceptibility provides new ideas for targeted therapy.
孙莉娟彭凯韩越路艳艳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IGA肾病
一种消化内科的图像辅助整理方法及整理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消化内科的图像辅助整理方法及整理系统,涉及医学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并处理对应于消化道的待整理图像;利用第一分类器对所述待整理图像按照消化结构进行分类,输出与不同消化结构对应的子图像;基于预设条件一,利...
陈力张成栋孙莉娟路艳艳李倩韩越孙慧彭凯 单体栋 赵建建 沈剑华
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复发风险研究被引量:25
2017年
目的探究初次肠镜检查患者的息肉特征与肠息肉复发的关系,及息肉切除术后不同时间段内复发情况。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16年5月行肠镜息肉切除术的614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特征和肠镜下息肉特征对患者风险进行分层,分析影响息肉复发的主要因素及患者不同时间段内复发情况。结果单因素分析中,年龄≥70岁、息肉直径≥0.5em、数目〉2枚且分布于全结肠是复发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息肉数目是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2.36,95%CI:1.06-5.25)。患者经6—87个月随访,总体复发率为58.6%(360/614),在6~24个月、〉24~36个月、〉36~48个月、〉48—87个月4个时间段内,高风险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60.1%、65.7%、80.7%、83.8%;低风险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22.7%、40.0%、53.8%、65.4%。两组患者息肉复发的累积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初次肠镜检查中息肉数目是预测息肉复发的主要因素,息肉复发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高风险组患者在息肉切除术后累积复发率高于低风险组患者。
刘娜刘福国孙莉娟薛会光孙学国韩越闫杨刘希双
关键词:结肠镜检查肠息肉复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