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凡昌

作品数:15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3篇标准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电子设备
  • 2篇调度
  • 2篇有效波高
  • 2篇神经元
  • 2篇数据基础
  • 2篇数据序列
  • 2篇数据资源
  • 2篇台风
  • 2篇统一调度
  • 2篇气旋
  • 2篇热带
  • 2篇热带气旋
  • 2篇基础数据
  • 2篇海冰
  • 2篇海况
  • 2篇海浪
  • 2篇海洋环境
  • 2篇感器
  • 2篇岸基
  • 2篇波流

机构

  • 15篇国家海洋环境...
  • 4篇河海大学
  • 2篇国家海洋局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中国华能集团...
  • 1篇华能广东汕头...

作者

  • 15篇孟凡昌
  • 9篇李本霞
  • 8篇王娟娟
  • 7篇徐瑞
  • 4篇邢闯
  • 3篇吴淑萍
  • 2篇赵杰臣
  • 1篇高志一
  • 1篇魏永亮
  • 1篇唐泽艳

传媒

  • 3篇海洋预报
  • 1篇海洋学报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海洋通报

年份

  • 3篇2025
  • 4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浪等级
李本霞邢闯徐瑞孟凡昌王娟娟
中国近海2023年灾害性海浪分析及2024年预测
2025年
对2023年中国近海灾害性海浪(有效波高≥4 m)过程及灾情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对2023年的预测结果进行检验。根据往年的资料统计结果以及2024年热带气旋和副热带高压的预测分析,结合历史气候态相似年的分析,预测得到2024年中国近海的灾害性海浪过程。预测结果认为:2024年中国近海将发生灾害性海浪过程33~37次,较2023年增多,但较常年平均次数略偏少;灾害性台风浪过程为11~13次,主要影响我国东海、台湾海峡和南海区域;灾害性气旋浪和冷空气浪过程22~24次,与常年平均次数持平。
吕睿徐瑞王娟娟侯放李本霞孟凡昌孟凡昌魏世哲蒋学站
关键词:灾害性海浪海浪预测
一种海洋环境预报方法、系统及设备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洋环境预报方法、系统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预报基础数据,所述预报基础数据包括岸基保障中心、水面移动平台和水下移动平台发送的基础海洋环境数据;将所述预报基础数据进行预处理后输入预设的全量轻量化预报诊断模...
吴淑萍王娟娟侯放徐瑞孟凡昌蔡靖泽
强海况下的波流相互作用研究
波浪和海流是海洋中最重要也是最常见到的两种海洋动力学过程,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波流相互作用对很多海洋现象都有较大的影响,比如风暴潮、裂流、近岸环流、海洋表层温度等。因此研究波-流相互作用对于提高海洋要素的...
孟凡昌
关键词:波流相互作用
文献传递
海冰内部结构快速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温度链数据的海冰内部结构快速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温度链数据表,确定当前温度链在所有时刻下的正常温度有效数据序列和所有时刻下加热温度有效数据序列;根据正常温度有效数据序列...
赵杰臣 马靖凯孟凡昌
海冰内部结构快速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温度链数据的海冰内部结构快速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温度链数据表,确定当前温度链在所有时刻下的正常温度有效数据序列和所有时刻下加热温度有效数据序列;根据正常温度有效数据序列...
赵杰臣 马靖凯孟凡昌
近73年影响我国的热带气旋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归因分析
2025年
基于1949—2021年中国气象局最佳热带气旋路径数据,以中央气象台24 h台风警戒线为界,分析研究影响我国TC数量、强度、发源地等历史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1949—2021年平均每年约有15.1个热带气旋影响我国,主要集中在7、8、9三月,不同强度的热带气旋集中的月份略有不同,后几个月份高强度的热带气旋占比更大;(2)影响我国的TC数量长期来看略有减少的趋势,有比较明显的高峰、低谷期,2017年至近呈现一个下降的趋势;(3)影响我国热带气旋的发源地,长期变化呈现出西进、北抬的趋势;(4)影响我国的热带气旋数量与Niño3.4指数有一定的相关性。Niño3.4指数与热带气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的数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与超强台风的数量呈一定的正相关;(5)热带气旋发源地的长期变化趋势与海表面温度的长期变化趋势关系密切,若未来全球气候继续变暖,热带气旋的生成位置可能会继续西进、北抬,届时我国中高纬度地区受其影响可能会越来越频繁。
孟凡昌李本霞李本霞
关键词:年际变化
一种基于超分辨率重建的海浪预测方法及系统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超分辨率重建的海浪预测方法及系统,属于海浪预测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目标海域的多要素历史数据、多要素预测数据,以及在当前时刻的低分辨的第一有效波高场图像数据;将多要素预测数据和第一有效波高...
徐瑞侯放孟凡昌李本霞吴淑萍邢闯
海浪等级
李本霞邢闯徐瑞孟凡昌王娟娟
1949—2021年登陆我国热带气旋历史规律研究被引量:4
2024年
基于1949—2021年中国气象局最佳热带气旋路径数据,按照相应规则筛选出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及登陆位置,分析研究登陆热带气旋的数量、强度、时间等特征和变化规律,并具体分析沿海各地区登陆热带气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949—2021年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数量呈略微减小趋势,有明显的高峰、低谷期,2018年后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热带气旋登陆时的强度主要集中于强热带风暴、台风级别,登陆月份主要集中于7—9月;1949—2021年登陆我国的低强度热带气旋有减小趋势,而高强度热带气旋有增大趋势,说明登陆的高强度热带气旋将会越来越多,这可能与全球变暖以及热带扩展有关;1949—2021年登陆热带气旋位置在纬向上有轻微的南落,经向上无明显变化,这和前人的研究结论不一致,可能是由于选取的数据源以及时间跨度不一致造成的;我国沿海各地区热带气旋登陆频次最高的是广东地区,其次是台湾地区、海南、福建地区,大体上从南到北逐渐减少;台湾地区高强度登陆热带气旋占比最多,其次为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地区;长期来看,广东、台湾地区年热带气旋登陆频次呈现减小趋势,浙江、福建地区呈现上升趋势。
孟凡昌李本霞王娟娟
关键词:登陆热带气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