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培建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胆管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 2篇抑素
  • 2篇生长抑素
  • 2篇术后
  • 2篇腺炎
  • 2篇ERCP术
  • 2篇ERCP术后
  • 1篇单细胞
  • 1篇胆管癌
  • 1篇胆管造影
  • 1篇胆管造影术
  • 1篇胆管肿瘤
  • 1篇淀粉酶
  • 1篇血症
  • 1篇盐酸
  • 1篇盐酸利多卡因
  • 1篇胰胆管
  • 1篇胰胆管造影

机构

  • 4篇沧州市中心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张培建
  • 3篇刘科霞
  • 1篇刘志红
  • 1篇姜胜莹
  • 1篇姜慧卿
  • 1篇李建业
  • 1篇杨胜艳
  • 1篇谢肖立
  • 1篇吴淑华

传媒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后肝转移的关键基因鉴定
2025年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并验证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从原发肿瘤到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过程中参与的关键基因。方法下载GEO数据库的单细胞RNA测序数据,通过聚类、伪时间轨迹、开关基因等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关键基因,并通过TCGA数据库和GEO其他数据集进行验证。最后,从8例Ⅳ期CRC手术患者的配对的原发肿瘤组织、淋巴结转移组织、肝转移组织和10例无转移患者的原发肿瘤组织中共收集34份组织样本进行临床验证。结果从GSE97693数据集中下载1066个来自原发肿瘤组织、淋巴结转移组织、肝转移组织的细胞样本的单细胞RNA测序数据。伪时间轨迹模拟肿瘤的转移进展过程,共获得主要参与细胞迁移和趋化、NF-κB信号转导和Wnt信号通路的289个开关基因,鉴定出3个关键基因:APOE、FBXL12、MSLN。TCGA数据库、GSE14297数据集证实,在肝转移过程中MSLN表达上调。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34例临床标本进行免疫组化处理。按样本来源分组。与其他三组比较,肝转移组MSLN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MSLN、APOE、FBXL12是结直肠癌转移进展重新的关键基因,是潜在的治疗靶点,MSLN可能是淋巴结转移后肝转移的“开启”基因。
姜胜莹谢肖立姜慧卿张培建
关键词:结直肠癌免疫组织化学
盐酸利多卡因在ERCP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因其创伤小、疗效确切,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胆胰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在操作过程中,因个别患者肠蠕动增强,影响操作视野,增加操作难度,
张培建刘科霞李建业杨胜艳刘志红吴淑华
关键词: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利多卡因
生长抑素预防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疗效的研究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预防性用药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的作用。方法纳入拟行ERCP治疗的280例患者,以生长抑素250μg/h持续应用24 h,依据不使用生长抑素,术前1 h、术后即刻、术后3 h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四组。检测术前及术后5 h、24 h的血淀粉酶水平,观察和比较术后高淀粉酶血症、PEP的发生情况。结果B、C、D组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PEP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C、D组术后5 h、24 h血淀粉酶水平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B、C、D组间高淀粉酶血症、PEP发生率及术后血淀粉酶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应用生长抑素可降低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PEP的发生率,术前和术后3 h内用药的预防效果未见明显差别。
张培建刘孟东刘科霞王雅琪刘旭光
关键词:胰腺炎生长抑素
生长抑素联合吲哚美辛栓剂降低胆管癌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率的效果研究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联合吲哚美辛栓剂降低胆管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后胰腺炎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行ERCP治疗的胆管癌患者2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4组,每组70例。所有患者行ERCP。A组患者给予生长抑素,B组患者给予吲哚美辛栓剂,C组患者给予生长抑素联合吲哚美辛栓剂,D组为未应用上述措施。比较四组患者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以及术后5 h、24 h患者的血清淀粉酶(amylase,AMS)、脂肪酶(lipase,LPS)、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等相关指标水平。结果A、B、C组患者术后胰腺炎发生率均低于D组(P<0.05),C组发生率低于A组及B组(P<0.05),A、B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两两相比,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A、B、C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低于D组。AMS与LPS两指标均是术前A、B、C、D四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h和24 h,A、B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任意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AMS与LPS两指标A、B、C组水平均低于D组,C组水平均低于A、B组;WBC指标术前和术后5 h,A、B、C、D四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A、B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任意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A、B、C组WBC水平均低于D组,C组WBC水平均低于A、B组。结论生长抑素联合吲哚美辛栓剂对于降低胆管癌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效果显著。
张培建刘孟东刘科霞王雅琪刘旭光
关键词:胆管肿瘤生长抑素吲哚美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