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洪社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涿州市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胆道
  • 1篇胆道梗阻
  • 1篇胆管
  • 1篇胆管造影
  • 1篇动脉瘤
  • 1篇动脉瘤诊断
  • 1篇胸廓
  • 1篇胸廓畸形
  • 1篇胰胆管
  • 1篇胰胆管造影
  • 1篇影像处理
  • 1篇造影
  • 1篇诊断价值研究
  • 1篇诊断准确率
  • 1篇指畸形
  • 1篇手指畸形
  • 1篇准确率
  • 1篇综合征
  • 1篇颅内
  • 1篇颅内动脉

机构

  • 3篇涿州市医院
  • 1篇保定市第二中...

作者

  • 3篇张洪社
  • 1篇毛毳
  • 1篇李永华
  • 1篇刘国红
  • 1篇冯海涛
  • 1篇周薇
  • 1篇张亚平

传媒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2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在恶性胆道梗阻中的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究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恶性胆道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11月河北省涿州市医院收治的100例疑似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分别采用MRCP、MRCP联合DWI进行诊断,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两种诊断方案的准确性。结果100例患者中恶性59例,良性41例。59例恶性病变中包括壶腹癌11例,胰头癌23例,胆管癌25例。MRCP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1.00%、84.75%、95.12%;MRCP联合DWI诊断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8.00%、96.61%、100.00%。结论相较于单纯MRCP检查,MRCP联合DWI在恶性胆道梗阻诊断中有着更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参考指标。
张亚平周薇张洪社冯海涛徐涛边海山董宁
关键词:恶性胆道梗阻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弥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
Poland综合征1例被引量:3
2012年
患者女,21岁,因"左胸膈疝6年"就诊。查体:左侧胸廓前壁塌陷,左上肢发育不全。胸部正位及左上肢正位X线片:左肺中下野密度增高,膈面及肋膈角显示不清,胃泡上移至胸腔内;左侧第1肋骨缺如,胸锁关节下移,锁骨远端、肩关节、肩胛骨及肱骨发育不良,肢体纤细;
毛毳李永华张洪社刘国红
关键词:POLAND综合征胸廓畸形手指畸形
颅内动脉瘤诊断中AI技术与传统CTA影像处理的对比分析
2025年
颅内动脉瘤是致命性脑血管疾病,早期准确诊断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传统的CTA影像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动脉瘤诊断,但在处理速度、准确性和操作便捷性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本文旨在评估人工智能(AI)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其与传统CTA方法的差异。方法 研究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60例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随机分为AI组与传统CTA组,每组30例。AI组使用基于深度学习的AI影像分析系统,传统CTA组由经验医生进行人工分析。结果 AI组在诊断准确率、影像处理时间和医生主观评价方面均优于传统CTA组。AI组的诊断准确率为96.7%,敏感性为97.5%,特异性为95.5%,明显高于传统CTA组的83.3%、83.0%和80.0%。影像处理时间方面,AI组为5.2分钟,传统CTA组为15.8分钟。AI组在操作便捷性和诊断支持作用方面也获得更高评分(9.5/10与7.3/10)。结论 AI技术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效率,能够为临床提供更快速、更精准的诊断支持。
张洪社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影像处理诊断准确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