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林

作品数:9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航空宇航科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单光子
  • 2篇地形测绘
  • 2篇指向
  • 2篇天体
  • 2篇自动化
  • 2篇自动化测试
  • 2篇微振动
  • 2篇小天体
  • 2篇激光
  • 2篇光子
  • 2篇航天
  • 2篇航天器
  • 2篇测绘
  • 2篇高性能
  • 1篇导航
  • 1篇多平台
  • 1篇星载
  • 1篇星载软件
  • 1篇行星探测
  • 1篇一体化

机构

  • 9篇中国空间技术...
  • 4篇北京控制工程...
  • 1篇中国科学院长...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长光卫星技术...

作者

  • 9篇李林
  • 4篇王立
  • 4篇王立
  • 4篇王向晖
  • 3篇朱飞虎
  • 3篇张运方
  • 2篇武延鹏
  • 2篇郑岩
  • 1篇郑然
  • 1篇史弦
  • 1篇张猛
  • 1篇洪帅
  • 1篇王晓燕
  • 1篇袁利
  • 1篇梁潇
  • 1篇郭绍刚
  • 1篇陈建峰
  • 1篇华宝成
  • 1篇陶利民
  • 1篇张慧峰

传媒

  • 3篇计算机测量与...
  • 2篇深空探测学报...
  • 1篇光学精密工程
  • 1篇光子学报
  • 1篇中国科学:物...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2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基于Transformer光变分类器的小天体短期目标自主识别技术
2025年
目标自主识别中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运动法、光变分析法均无法在短时间(20 min)内将目标从密集星场中识别出来,限制了自主导航算法的能力。针对该问题,对光变分析法进行了改进,构建了基于Transformer的光变分类器,使其能够在短时间内利用光变曲线区分出恒星与探测目标,完成识别。利用仿真工具对恒星、小天体的光变曲线进行了仿真,并将仿真数据与DAMIT等实际观测数据相结合,构建数据集,用于分类器的训练与测试。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显著提升短时间内星点类型判别与目标识别的准确性。在仿真测试数据集上,该算法分类的平均准确率达到了95%以上。利用OSIRIS-REx在轨观测数据,将该算法与运动法、传统光变分析法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相比运动法,所提算法能够在短时间内识别出目标,且识别准确率远高于传统光变分析法,具有明显优势。
雷开宇桑海瑞史弦李林赵春晖武延鹏
多平台1553B总线模拟器设计被引量:1
2012年
MIL-STD-1553B总线标准为目前航空航天领域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数据通信标准,在卫星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为此,1553B总线模拟器也已逐渐成为星载软件开发、测试的必备辅助工具,但由于商用总线仿真卡存在着灵活性不够、不具备网络通信功能等缺点,不能完全满足星载软件研制的需要,而基于总线仿真卡进行再开发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文中主要阐述了在Windows和VxWorks两种环境下基于总线仿真卡进行1553B总线模拟器再开发的设计方法和实践体会。
王向晖李林
关键词:多平台星载软件
天问二号激光一体化导航敏感器设计与验证被引量:1
2025年
激光一体化导航敏感器(LINS)是工程导航和科学探测复用仪器,作为天问二号小行星探测器上的科学载荷之一,LINS的科学探测目标是探测小行星的形貌,获取小行星样品的背景信息.作为GNC分系统的导航敏感器,LINS为小行星探测器下降采样任务提供相对位置姿态导航信息.LINS采用单光子面阵成像和MEMS扫描成像两种体制,实现了轻小型一体化设计.本文介绍了仪器的任务需求与技术指标,阐述了仪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描述了仪器的地面定标试验及结果.
朱飞虎张运方张运方华宝成郑岩曹哲华宝成陈建峰张慧峰洪帅梁潇蒋媛媛陈建峰王立
关键词:小行星探测地形测绘
星载嵌入式软件自动化测试方法概述
作为软件工程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软件测试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目前,软件测试技术的研究主要向网络化,大型化和自动化方面发展;由于星载嵌入式软件具备实时性好、环境依赖性强、可靠性高、测试重复性强等特点,其测试也与一...
王向晖李林
关键词:自动化测试
微振动对高性能航天器指向测量影响的仿真与试验
2023年
针对超静超稳航天器面临的微振动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将微振动诱发指向测量误差和附加力矩误差引入指向测量控制系统的建模仿真方法,基于准零刚度悬吊法对指向测量系统进行了微振动试验。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微振动诱导的指向测量误差更为显著,峰值到达1×10^(-4)°;微振动引起指向控制系统指向测量误差达到0.03像素;这对超静超稳航天器及其衍生技术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李林李林朱飞虎朱飞虎赵琴张雷于洋武延鹏王立
关键词:微振动
从哈勃太空望远镜剖析微振动对高性能航天器指向测量与控制系统的影响被引量:11
2020年
本文综述了极限性能哈勃太空望远镜(Hubble Space Telescope,HST)在轨微振动的研究进展,说明了其指向测量与控制系统组成和特点,同时给出了其关键技术指标,有针对性地剖析了HST在高性能航天器微振动研究及指向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理念。阐述了HST反作用轮组件、太阳电池阵的扰动特点以及微振动引起光学元件抖动的现象,在此基础上,对现代航天器5种先进指向控制技术进行了总结,包括基于降阶模型的控制、基于线性二次高斯的控制、解析和数值推导的H∞控制、协方差控制和双模干扰调节控制。HST微振动相关技术分析方法可为我国高分专项、深空探测、载人航天、引力波探测等涉及到的高性能航天器、毫角秒级敏感器以及空间站光学舱等高精度光学仪器的研制、地面试验和在轨干扰环境量化评估提供有益的借鉴。
李林李林袁利郑然王立王立
关键词:哈勃太空望远镜微振动
小天体激光地形测绘与导航一体化设计方法被引量:3
2022年
针对小天体探测高帧率、高分辨率和高测距精度需求,深入分析了激光测绘导航方法现状,提出了一种混合固态激光三维地形测绘与导航一体化设计方法。通过单光子面阵探测器与532 nm光纤激光器实现高成像帧率、二维音圈电机快反镜多模式扫描实现大视场和亚像素成像分辨率,采用达曼光栅分束器实现激光光束高精度扩束与衍射。将其应用到小天体探测中,结果表明:激光测距精度优于3 cm(3σ),帧频4 Hz,成像分辨率达到1 100×1 100。所提出的方法可兼顾地形测绘与导航,实现多功能轻小型一体化设计,可极大地降低资源消耗,对中国小天体探测任务的实施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郭绍刚李林朱飞虎李林朱飞虎赵琴王立王立张运方
关键词:小天体单光子
航天器用实时操作系统设计被引量:6
2012年
针对航天器在应用实时操作系统时的特殊需要,设计了航天器用实时操作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及内核;总体设计中,将操作系统分为板卡级驱动层、系统内核层、接口层三个层次,并确定了满足航天器任务的最简需求与各层的关系;在内核设计中,设计了双向链表管理器、多任务调度管理器、时钟管理器、消息队列管理器、中断管理器,并在其中体现了最简设计的思想;最后,对航天器用实时操作系统的可靠性设计思路进行了描述;此操作系统目前已应用多个航天器中。
李林王向晖陶利民张猛
关键词:实时操作系统嵌入式
星载嵌入式软件自动化测试技术研究被引量:13
2012年
作为软件工程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软件测试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目前,软件测试技术的研究主要向网络化、大型化和自动化方面发展;由于星载嵌入式软件具备实时性好、环境依赖性强、可靠性高、测试重复性强等特点,其测试也与一般软件的测试有很大不同,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如果采用自动化测试,则可以更好地利用资源,大大地节约测试时间,提高测试质量,保证型号研发进度;文章在分析自动化测试技术的基础上,针对星载嵌入式软件的特点,着重对不同测试阶段的星载嵌入式软件自动化测试技术进行了研讨。
王向晖李林
关键词:自动化测试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