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
- 作品数:39 被引量:59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金属学及工艺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物流分拣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流分拣方法,通过接收包裹信息;当货物运输终端连续接收到第一数量个询问信号时,确定所述货物运输终端与所述货物处理终端稳定通信,其中,所述货物运输终端沿预设线路依次通过多个货物处理终端,所述货物处理终端循环...
- 高世杰马爽耿天文李亚添李学良李林
- 文献传递
- 一种大气光强闪烁的回放设备
- 本申请公开一种大气光强闪烁的回放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人机交互装置、数模转换器和可调光衰减器;存储器存储不同的大气闪烁数据;处理器根据用户指令将存储器存储的相应大气光强闪烁数据通过数模转换器发送至可调光衰减器;可调...
- 耿天文高世杰李亚添马爽丁少行伞晓刚盛磊张玉良陈云善李林
- 激光通信干扰消除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激光通信干扰消除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应用于多输入单输出的激光通信系统,激光通信系统的发射端将包括导频数据和待发送信息的发射数据发送给接收端,从接收端采集其接收到的数据作为接收数据集,...
- 李亚添耿天文高世杰李学良马爽李林田若彤王一诺
- 金属表面电解氧化层超疏水防腐蚀的激光加工方法
- 本发明涉及激光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金属表面电解氧化层超疏水防腐蚀的激光加工方法,包括利用聚焦超快激光在金属电解氧化层表面进行单次扫描形成微纳米沟槽结构,随后改变激光能量密度进行多次扫描获得进一步氧化,最后采用超声清...
- 杨建军胡龙金邹婷婷闫丹丹许家沛李林张睿智于伟利
- Ф210mm超薄超轻SiC反射镜多目标集成优化设计被引量:9
- 2017年
- 为了提高轻小型碳化硅反射镜的面形精度并减轻其加工成本,针对某空间相机的Φ210mm SiC反射镜进行超轻量化设计.采用背部三点支撑并优化支撑点的位置,通过拓扑优化,得到反射镜背部需保留和可去除材料的分布情况.结合背部开放式、三角形孔的轻量化方案,确定反射镜轻量化结构的初始模型.应用多目标集成优化方法,建立以反射镜重量和X向自重工况面形为目标,Z向自重工况面形值为约束的优化模型,对该反射镜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后反射镜的X向自重工况下RMS值仅为0.18nm,Z向自重工况下RMS值为2.38nm,重量仅为0.568kg,面密度达到16.9kg/m^2,X、Y、Z三向基频都在500Hz以上.本文设计的反射镜结构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本文优化设计方法是合理有效性.
- 张雷柯善良李林李林杜一民
- 关键词:超轻量化拓扑优化多目标
- 蚁穴状超疏水表面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激光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蚁穴状超疏水表面及其制备方法,主要通过超快激光在铝合金表面加工微米沟槽,在超快激光作用下将非晶氧化硅掺杂到微米沟槽中,并利用超快激光产生的瞬时高温高压将微米沟槽熔融分解,形成有利于...
- 杨建军闫丹丹邹婷婷于伟利许家沛李林张睿智胡龙金
- 激光通信系统的吞吐量提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激光通信系统的吞吐量提升方法,第一步通过在发射端对待传递信息采用唯一可译码的码字集合进行编码,再进行发射;第二步发射的符号经过信道后,在功率域完成非正交叠加得到叠加信号;第三步在接收端对叠加信号通过无噪叠加...
- 李亚添耿天文高世杰马爽李学良李林
- 考虑切换损耗的激光通信多级中继选择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切换损耗的激光通信多级中继选择方法,主要引入了切换损耗,利用深度强化学习建立选择模型,对任意时刻的中继终端进行最优选择,实现平均信道容量的最大化,具体步骤包括:S1、初始化选择模型和系统参数;S2、依据...
- 李亚添耿天文高世杰马爽李学良李林
- 适用于乘性和加性复合信道的信道测试仪器及测试方法
- 适用于乘性和加性复合信道的信道测试仪器及测试方法,涉及一种信道测试技术领域,解决现有通信系统中信道对传输指标的影响,包括位同步测试模块、本地序列产生模块、帧同步测试模块、分组误码率计算模块、信道衰落测试模块、吞吐量测试模...
- 李亚添耿天文高世杰李学良马爽王也李林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维诺图的星图识别算法
- 2025年
- 传统模式识别类星图识别算法需要预先设置参数且在高极限星等条件下运行速度较慢,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维诺(Voronoi)图的星图识别算法。首先,利用所提算法提取星图中的恒星,将其归一化为球面点集,并计算对应Voronoi图和邻边多边形的周长、面积和边数,将这些特征组合为恒星的识别特征。然后,将特征与导航星表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计算指向。模拟实验表明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并得到不同条件下的匹配率和运行时间,最优情况下小于100 ms。实验得出了所提算法在不同视场和极限星等下的识别率,并给出了最优组合。实验测试验证了位置噪声和伪星缺失星对算法匹配率的影响,在1‰位置误差条件下,算法匹配率基本不降低。与环径向分布特征星图识别算法进行对比,证明了所提算法比传统模式识别类星图识别算法的识别率更高、识别时间更短且具有更好的抗位置噪声性能,以及无需设定和调整参数的优点。
- 郭辛吴佳彬李林姜淳吴志勇
- 关键词:天文定位星图识别VORONOI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