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莹

作品数:8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城建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建筑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标准

领域

  • 3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公共服务
  • 2篇热环境
  • 2篇热舒适
  • 2篇公共
  • 2篇公共物品
  • 2篇公共物品供给
  • 1篇政府
  • 1篇治理逻辑
  • 1篇社区公共服务
  • 1篇室内热环境
  • 1篇青岛火车站
  • 1篇热感觉
  • 1篇网络
  • 1篇网络化治理
  • 1篇夏季
  • 1篇逻辑
  • 1篇老年
  • 1篇老年人
  • 1篇火车站
  • 1篇公共服务供给

机构

  • 8篇天津城建大学
  • 1篇天津建科建筑...
  • 1篇天津市机关事...
  • 1篇天津住宅科学...

作者

  • 8篇李莹
  • 5篇何继新
  • 2篇王岩
  • 1篇张彦
  • 1篇刘莹

传媒

  • 1篇天津行政学院...
  • 1篇长白学刊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上海行政学院...
  • 1篇天津城建大学...
  • 1篇建筑节能(中...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关于城市社区公共物品供给多主体协同合作的思考被引量:5
2016年
城市社区公共物品供给是社区建设的重要问题,发展和完善多主体协同合作供给公共物品意义重大。经过社区公共物品政府主体的"单中心供给"转为"多中心供给",社区多主体协同合作供给建设不断完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厄。社会转型治理新形势要求深化和完善社区公共物品多主体协同合作,构建政府、市场、社会等多主体多维度供给格局,从转变理念、明确方向、协调关系、创新方式和加强管控等方面创新协同供给思路,从培育协同合作精神、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协同合作机制、搭建合作平台以及促进全程供应一体化等方面推进重点领域任务,实现多主体协同合作全面跃迁和整体供给效能提升。
何继新李莹
关键词:公共物品供给多主体
城市社区公共物品供给多重治理逻辑、现实困厄与模式重构被引量:6
2016年
城市社区公共物品供给治理是政府、市场营利性组织、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等多元主体协同合作参与的社区建设问题。由于城市社区公共物品供给治理体系中公共理性的缺失和传统科层制痼疾引发的信息不对称,国家、市场、社区等不同范畴下的治理主体在各自治理逻辑引导下走向了非合作博弈,并在传统科层制的控制下陷入"向上负责"、"权责和供需双重失衡"以及"迭绎循环"的低效率公共物品供给困厄场域。立基国家——市场——社区的行为逻辑分析进而建构多重治理逻辑分析框架,厘清城市社区公共物品供给治理中多重治理逻辑关系,在公共理性引导下构建城市社区公共物品多元互动供给治理模式,转变传统科层治理狭隘空间,促进城市社区公共物品供给高效长效治理,推进城市社区公共物品建设可持续发展。
何继新李莹
关键词:公共物品公共服务
政府与社区公共服务联动逻辑、问题考察和立体化路径构建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政府与社区公共服务联动是社区公共服务建设的关键议题。从"应然"角度来看,两者呈现出"闭环逻辑"、"多主体协同逻辑"和"多层次耦合逻辑"等多元联动逻辑。从"实然"角度分析,政府与社区公共服务建设发展之间在联动上存在着失配割裂、缺位失轨与失范失措等实境困厄。可以通过"多维度对接"、"点线面"联动以及"需求"、"规则"、"公平"构造"三维一体"协同联动等路径,打造政府与社区公共服务建设联动发展的全方位立体化实施路径,实现两者协同合作和高效联动发展。
刘莹何继新李莹
关键词:政府社区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供给“共建共享”的创新转向:一个网络化治理论纲被引量:14
2017年
公共服务供给网络化治理是提高公共服务共享水平和共建能力的关键路径,可以促进公共服务供给侧转型创新和再造。公共服务供给网络化治理以参与主体协同合作、纵横互通价值网络管理、生产生活公共服务需求为主要对象,通过网络治理模式提供快速敏捷、精准高效、高质量适配性的公共服务,具有治理主体多元化和治理责任分散化、组织边界柔性化和需求响应弹性化、合作关系伙伴化和资源优势互补化等特征。公共服务供给网络化治理直接目标是公共服务的精准适配性供给,终极目标是公共服务供给满意度,根本目标是公共服务整体价值创造;伴随网络化发展进程,公共服务供给网络化治理呈现出目标的阶段性特征。公共服务供给网络化治理责任管理实质上是所有权的管理,涉及联动联治责任、分层分类精细化管理、网络平台综合服务以及公信力维护。公共服务供给网络化治理机制由形成和维护机制、互动和整合机制以及共享和共担机制构成。
何继新李莹
关键词:公共服务供给网络化治理共建共享
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微治理机制的标本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在社区公共服务领域,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微治理机制是解决融和共生价值导向、主体参与意识弱化、碎片化过程管理和合作主体基础缺失等公共服务治理困境的创新路径.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社区"微治理"的实践表明: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微治理是当前社区基层自治的创新形式,亦是一种务实选择.为实现社区居民及团体的互动合作式参与以及建设和谐社区的美丽愿景,需要在政府、社区居民、驻区企业以及社区社会组织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共建微关系熔融的基础上,进行社区内部泛资源优势微整合,构建联动合作微平台,并加强政府、社区居民、驻区企业以及社区社会组织等交互式互动,真正达到互补共强.
何继新李莹
关键词:公共服务
青岛火车站候车空间冬季热环境特性研究
2024年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铁路旅客出行需求日益增长,对出行体验的要求不断提升。火车站候车空间作为旅客滞留时间较长的场所,科学分析其热环境特性并建立热舒适评价模型,对营造高质量的候车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以青岛火车站为研究对象,运用环境参数实测与主观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定量分析候车空间冬季的热环境现状及旅客需求特性,并将主客观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建立热舒适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冬季候车空间的实测热中性温度为20.3℃,舒适温度区间为18.0~22.6℃,旅客在冬季偏好更加温暖的环境,通过期望因子e与截距修正量d对PMV模型进行修正,得到ePMV模型。成果可对火车站候车空间的热环境进行更加精准客观的评价,也可为交通强国建设和铁道建筑的绿色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案例参考。
李钦王岩张彦刘欣蕊李莹回景淏
关键词:火车站热环境热舒适
天津市夏季老年人室内热环境需求特性
2025年
居家养老依然是我国的主要养老模式,天津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已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了量化分析老年人对住宅室内热环境的需求特性,2022一2023年夏季对天津市典型5户住宅进行了室内外热环境参数现场实测,同时对老年居民开展热舒适问卷调查。运用变量回归方法对客观环境参数与主观感受进行关联分析,明确操作温度与热感觉、服装热阻等的量化关系,建立了更为精准的天津市老年人夏季室内热舒适评价模型,进而得出老年人夏季实测可接受温度范围为25.9~28.6℃,实测热中性温度为27.26℃,高于预测热中性温度为24.76℃,说明老年人更喜好温度偏高的环境。虽然室内主要活动区域在多数情况下无法达到相关标准要求,但部分数据仍在实测可接受温度范围。以上研究结果在完善老年热舒适评价理论的同时为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高质量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王岩刘欣蕊李莹陈俊尹莉媛董琪伟
关键词:老年人室内热环境热感觉热舒适
公共机构绿色运营管理规程
本标准规定了人造革合成革及其制成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对人造革、合成革及其制成品进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测定的试验。
汪磊磊李胜英柴光宇李莹孟子健郭春梅孙金磊郑少波于宁 王宇范萌王茂智王磊高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