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勇

作品数:7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河池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汉语
  • 3篇英语
  • 3篇认知语用
  • 3篇构式
  • 2篇英汉
  • 2篇英汉语
  • 2篇语法
  • 2篇语法教学
  • 2篇认知语法
  • 2篇现代汉语
  • 2篇教学
  • 1篇英语语法
  • 1篇英语语法教学
  • 1篇语用分析
  • 1篇语用解释
  • 1篇认知理据
  • 1篇认知语用分析
  • 1篇主语
  • 1篇理据
  • 1篇介词

机构

  • 7篇河池学院

作者

  • 7篇杨勇
  • 2篇卢贞媛

传媒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2篇现代英语
  • 1篇科教导刊
  • 1篇品位·经典
  • 1篇黑龙江教师发...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认知语法理论对英语语法教学改革的启示
2016年
语法教学应基于实际使用的语言,需要重构语法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发挥学习者的主观作用和认知能力,把语言的形式与意义结合起来,语义优先。语法教学的理念应该是从语言使用到语法的结构和意义再回到语法的使用,要遵循学习者学习、认知的规律,结合真实语言材料(还可以和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结合起来)。简而言之就是要解决语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用"的问题。
杨勇
关键词:认知语法语法教学教学改革
现代汉语“X和Y”构式的假并列性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现代汉语中"X和Y"结构存在假并列性。基于构式压制观,当现代汉语中"X和Y"构式在句子主语位置时,"和"为介词,"X和Y"构式为假并列构式,是谓语部分的动词或者动词词组产生了前向的压制,使得"和Y"语义特征弱化,成为对句子意义追加,而"X"语义特征得到凸显,充当真正主语。
杨勇
关键词:现代汉语构式
英语中作主语的假并列性结构的认知语用解释
2024年
基于CAD模型和认知语法构式压制观分别对英语中作主语表单数意义的两种假并列性结构的认知语用特点进行阐释,发现:(1)两种假并列性结构的“并列项”之间存在语义上的补充关系;(2)介于并列连词与从属连词或介词之间的结构引导的作主语的假并列性结构和现代汉语中的假并列性结构具有相似性,“并列连词”都比较多样,“并列连词”发挥的是从属连词或介词的功能,“‘并列连词’+名词(词组)”是对整个句子的语义补充。
杨勇卢贞媛
关键词:主语构式压制认知语用
认知语法理论视角下的高校英语语法课程教学被引量:1
2018年
基于认知语法观,本文探讨了其对高校英语语法课程教学的启示。教师应以语法构式为主要教学内容,视语法为形式和意义相匹配的象征单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认知推理,培养学生的认知推理能力;语法练习部分要将读写等能力和语法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在真实语境中进行认知和归纳;考核评价部分不应只注重语言结构的题目,要选择一些结合语言理论与综合运用的试题。
杨勇
关键词:语法教学认知理据
现代汉语假并列性结构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现代汉语中并列结构位于句子或者小句的主语位置时,并列结构存在“假性”。汉语假并列性结构可分为双项和多项假并列性结构。基于构式压制观,在双项假并列性结构“X和Y”与多项假并列性结构“X同/和Y、Z”中,“X”充当真正主语,“和Y”或“同/和Y、Z”介词结构作状语,是对整个句子的语义追加。同理,在多项假并列性结构“X、Y和/同Z”中,“X”和“Y”同时充当真正主语,“同/和Z”为介词结构作状语,分别对句子的两种语义进行追加融合。双项假并列性结构与多项假并列性结构认知机制总体相仿。
杨勇
关键词:现代汉语介词结构
英汉语假并列构式的对比研究——认知语用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英汉语中都存在假并列构式。基于认知语用视角,文章对比了英汉语假并列构式的认知机制、句法位置、and/和的功能,及其修饰关系。虽同为假并列构式,但英汉假并列构式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大于相似性。
杨勇
关键词:英汉语构式认知语用
英汉语假并列性结构的认知语用对比研究
2024年
英汉语并列结构常见、常用,但都存在“假性”。以往文献普遍只单一对英语或汉语假并列性结构进行研究,很少对英汉语并列结构的“假性”进行对比研究。本文探讨了英汉语假并列性结构的语义整合过程及其认知语用机制,对比了两者的共性与个性特征。研究发现,两者都是为满足整体构式义的条件,运用构式压制,整合词汇义与构式义的结果,但同时在类型、句法位置、“并列连词”功能、修饰关系等方面有其特征。在认知语用机制方面,两者“个性鲜明”,英语假并列性结构是为了达到特定的语用效果而采取的特殊用法,汉语假并列性结构则是省力原则的产物。总而言之,两者的个性特征远远大于共性特征。
杨勇卢贞媛
关键词:英汉语认知语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