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喆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2篇数据处理
  • 1篇订制
  • 1篇动态绑定
  • 1篇虚拟化
  • 1篇业务层
  • 1篇用户
  • 1篇用户定义
  • 1篇用户服务
  • 1篇优化技术
  • 1篇源数据
  • 1篇中间件
  • 1篇中间件技术
  • 1篇软件复用
  • 1篇设计模式
  • 1篇收发
  • 1篇数据处理系统
  • 1篇数据收发
  • 1篇人机
  • 1篇人机交互
  • 1篇人机交互系统

机构

  • 6篇北京航天自动...

作者

  • 6篇杨喆
  • 2篇韩翔宇
  • 2篇任慧敏
  • 1篇刘俊阳
  • 1篇解月江
  • 1篇马卫华
  • 1篇赵玉梅
  • 1篇崔宇
  • 1篇马颖劲
  • 1篇张鹏
  • 1篇张洁
  • 1篇庞贺
  • 1篇刘仁浩
  • 1篇常春
  • 1篇姜云涛

传媒

  • 4篇航天控制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适用控制系统多源数据输入的数据处理与显示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控制系统多源数据输入的数据处理与显示系统及方法,包括前后端消息通用模板、数据收发总线、数据解析模块、数据显示模块;前后端消息通用模板以前后端消息元为单位,供用户定义前后端通用接口协议和数据,通过格式转换...
石佳刘剑叶宇晖聂璐李想崔小磊丁万兵崔宇翁泽宇隋强强李妍妍杨喆任慧敏韩翔宇
航天控制系统中国产化海量数据处理优化技术被引量:5
2016年
信息化的发展使得航天武器装备在控制系统试验和使用中产生了海量数据。针对国外设备安全性无法保障和国产化软硬件平台性能不足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国产化平台的海量数据处理优化技术,确保数据处理系统可以安全、快速地处理控制系统的试验数据。首先,采用多处理技术和分布式并行计算2种方式,提升系统数据计算能力。随后,采用最小单元UNIT模式对数据进行分级抽样等预处理,减小数据入库、出库的压力。数据查询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数据查询速率有了大幅提升,且实现了任意试验时间段数据的秒级加载。
刘孟语张洁上官子粮赵玉梅杨喆
关键词:海量数据分布式并行处理
软件定义测发控系统架构分析与设计
2025年
针对航天装备测发控系统软硬件耦合紧密、规模大、复杂度高的现状,提出了分层解耦的软件定义测发控系统架构。通过中间件技术,实现测发控系统硬件资源的高度整合和抽象,支持应用软件根据用户需求以组件的形式动态加载重构。该架构具备硬件按需扩展、软件灵活延展的能力,提高了测发控系统资源利用率、任务灵活度和系统可靠性。
杨喆张鹏庞贺刘剑王冲
关键词:航天器发射中间件技术
一种界面与业务分离的人机交互系统
本发明一种界面与业务分离的人机交互系统,由界面设计模块、通用化执行模块和业务模块组成。界面设计模块提供航天订制控件库与主题模板库,通过拖拽组件生成UI文件,通用化执行模块跨平台加载多种资源,即完成“所见即所得”的界面搭建...
冯初彦童心常春李遵光杨喆徐一涵吴巍康宁曹雪君刘一沛韩翔宇任慧敏姜云涛刘仁浩段宇婷
设计模式在地面测发控软件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如今导弹/火箭地面测发控软件规模不断扩大,复杂度不断增加,为了有效提高软件研制效率,必须提升地面测发控软件的复用性、可维护性和扩展性。使用设计模式进行软件框架设计,能够达到此目的。本文使用命令模式、单件模式、观察者模式以及主动对象模式完成了地面测发控软件部分功能框架的搭建,提高了软件的非功能性需求。
杨喆马卫华马颖劲解月江
关键词:软件复用设计模式
基于虚拟化的火箭测发控软件冗余技术被引量:7
2020年
火箭测发控软件是地面的核心软件,其重点业务需要使用软件冗余技术来保障发射的可靠性。本文研究并提出一种基于B/S架构的测发控软件系统设计方案,并在虚拟化平台上实现软件冗余技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对测发控软件可靠性的需求。
吕跃鹏刘俊阳杨喆
关键词:虚拟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