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刚
-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研究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及仿真内窥镜技术对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螺旋CT对22例怀疑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病例行胸部CT平扫,图像重建后传送至工作站处理,使用多平面重建(MPR)及仿真内窥镜技术(CTVB)进行分析,全部病例经纤维支气管镜(FOB)或临床证实。结果:22例中,CTVB显示I~III级气管支气管100%,显示第IV级支气管45.5%;MPR显示I~III级气管支气管100%,显示第IV级支气管50.0%;FOB显示I~II级气管支气管100%,显示第III级支气管72.7%。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及仿真内窥镜技术能准确显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位置、大小、形态及阻塞程度,是一种准确、安全的无创性诊断方法,给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直观的影像学资料,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夏海泓王守彪孙迎晖林刚
- 关键词: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
-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右肺支气管变异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运用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显示右肺各段支气管,对其分支形式进行分类。方法:选取232例行胸部扫描的患者,通过MPR、支气管树、仿真支气管镜重建出右肺各段支气管,分析不同方法的显示效果,计算各种分支形式出现的几率。结果:MPR图像利于发现各段支气管,并和支气管树图像一样能直观、准确的显示各段分支情况,仿真支气管镜可以作为其补充,从内腔区分共干长度较短的类型,分析结果:右肺上叶,尖段与前段共干4.3%,尖段与后段共干23.7%,前段与后段共干12.1%;中叶三分支型2.76%;下叶外侧基底段与前基底段共干41.4%。结论:MPR利于发现段支气管,MPR、三维支气管树图像立体效果显著,有利于活体支气管分支类型的判断,仿真支气管镜图像对支气管树图像在短共干中的不足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通过多种后处理方法综合应用,能够对右肺段支气管发育变异的分支形式准确分类。
- 夏海泓王守彪孙迎晖林刚
- 关键词:支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