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妍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饲用
  • 2篇转录
  • 2篇转录组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地肤
  • 1篇短花针茅
  • 1篇短花针茅荒漠...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盐渍
  • 1篇养分
  • 1篇养分吸收
  • 1篇增温
  • 1篇针茅
  • 1篇植物
  • 1篇植物光合
  • 1篇肉苁蓉

机构

  • 7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内蒙古天际绿...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作者

  • 7篇王妍
  • 4篇雷雪峰
  • 2篇景岚
  • 1篇盛晋华
  • 1篇李国龙
  • 1篇孙亚卿
  • 1篇郝喜龙
  • 1篇张少英
  • 1篇张雄杰
  • 1篇郭丹丹
  • 1篇李杨

传媒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饲料研究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向日葵锈菌转录组SNP位点挖掘及所在基因功能注释被引量:6
2018年
为了解向日葵锈菌基因组中SNP所在基因功能及其致病性,使用SOAPsnp软件对向日葵锈菌330小种不同萌发阶段(0,4,8 h)的转录组测序结果拼接得到的59 409条Unigene序列进行SNP检测,计算其发生频率并对其进行Nr、Nt注释、GO分类、COG分类、KEGG代谢通路注释与PHI比对。结果发现,共有29 966个SNP位点分别分布在8 321条Unigene上,SNP发生的频率为1/2 764 bp,其中转换19 599个,颠换10 367个。在所有变异类型中,A/G和C/T发生频率最高,分别达32.80%和32.60%。注释结果表明,分别有79.46%,43.00%的序列被注释到Nr、Nt数据库中,基因中涉及最多的为遗传信息过程通路,以翻译为主;最后将这些含SNP Unigene与病原菌寄主互作数据库PHI比对,共筛选到961条可能与向日葵锈菌致病性相关的含SNP的序列,因而认为,锈菌的致病性是由真菌细胞壁修饰蛋白和潜在的致病效应蛋白所致。结果可为以后进一步开发SNP遗传多态性、遗传图谱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为研究向日葵锈菌毒力与功能奠定基础,并对向日葵的抗病育种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王妍景岚李鑫淳
关键词:转录组单核苷酸多态性功能注释
化肥减量配施微生物菌剂对蒙古黄芪生长生理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2025年
探究化肥减量及配施微生物菌剂对蒙古黄芪生长、光合特性及养分吸收的影响,以期为蒙古黄芪生态种植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以蒙古黄芪为试验材料,设置100%化肥(CK)、75%化肥(T1)、50%化肥(T2)、75%化肥+微生物菌剂(T3)、50%化肥+微生物菌剂(T4)5个处理,通过测定不同生长时期蒙古黄芪的株高、根长、根粗、干重、光合特性及养分含量,系统分析化肥减量及微生物菌剂的综合效应。单独化肥减量(T1、T2)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蒙古黄芪的株高、根粗及干重积累,而化肥减量配施微生物菌剂(T3、T4)处理促进了植株生长,其中T3处理效果最佳,株高、根粗及地上部、地下部干重均高于CK;化肥减量降低了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和蒸腾速率(T_(r)),最大降幅分别为35.11%、34.11%和9.96%,而化肥减量25%配施微生物菌剂(T3)处理提高了P_(n)、G_(s)和T_(r),T3处理P_(n)平均增幅达8.97%;化肥减量降低了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氮、磷、钾含量,尤其在生长后期影响较大,而配施微生物菌剂有效促进了养分吸收,T3处理地上部分氮含量增幅达1.29%~6.96%,地上部磷、钾含量总体较CK有所增加;净光合速率与地下干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磷、钾元素的协同作用促进了光合效率和生物量积累,而过量氮素吸收与地下干重呈负相关关系。化肥减量对蒙古黄芪生长、光合特性及养分吸收产生一定抑制作用,而配施微生物菌剂通过改善根际环境,提升光合效率及养分利用,有效弥补了化肥减量的不足,促进了生物量积累。
雷雪峰蔡萌王妍梁清月郝喜龙李正男侯丽丽李杰董贵成
关键词:蒙古黄芪生态种植化肥减量微生物菌剂养分吸收
向日葵锈菌夏孢子转录组微卫星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为大规模开发有效的向日葵锈菌SSR标记,根据向日葵锈菌转录组数据,使用Ubuntu 12.04 LTS系统的Perl操作平台MISA软件对向日葵锈菌转录组序列进行高通量微卫星SSR位点发掘。在15 946条转录本中发现20 861个SSR,平均3.97kb出现一个SSR。共发现244种碱基重复模式,(A/T)n所占比例最高,达到88.24%。在42 610条注释成功的向日葵锈菌unigene中,含有SSR的序列14 069条,共发现18 100个SSR位点,其中位于编码区1 057个,出现频率为0.382 2 SSR/kb,非编码区为0.300 1 SSR/kb;其中以单核苷重复基序为主导,共有19 046条,占总SSR的59.5%;其次是三碱基微卫星(804,占3.86%)。大部分微卫星长度小于20bp,长度大于20bp的仅占7.37%。研究结果显示,微卫星与基因平均表达水平存在关联,含微卫星基因的平均表达水平低于不含微卫星基因的平均表达水平。包含SSR的15 946条unigene中只有5 863个unigene获得了GO分类号,被注释到分子功能、生物进程、细胞组分三大本体。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得到的转录组SSR标记位点可用于后续向日葵锈菌遗传多样性研究,而且对其他非模式生物或新物种SSR标记开发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景岚赵诗慧王妍郭丹丹
关键词:转录组
长期增温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3种主要植物光合日动态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研究长期增温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3种主要植物——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冷蒿(Artemisia frigida)、木地肤(Kochia prostrata)光合日动态特性的影响,探究荒漠草原植物对增温的响应。【方法】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裂区设计,样地设增温和不增温(对照)2种处理,采用远红外线辐射器模拟增温处理,并利用便携式光合仪对样地内的短花针茅、冷蒿、木地肤进行光合特性日动态测定。【结果】长期增温处理使短花针茅和木地肤光合特性日动态曲线趋势产生了较小的变化,冷蒿受增温影响相对较大;光合特性日动态平均值对增温的响应趋势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短花针茅响应程度最大,木地肤、冷蒿响应程度较小;增温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短花针茅、冷蒿、木地肤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但降低了水分利用效率。【结论】长期增温处理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3种主要植物短花针茅、冷蒿、木地肤光合特性影响较小;不同植物对增温的响应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增温对短花针茅光合特性的影响相对较大、冷蒿光合特性日动态曲线对增温的响应相对较为明显。
雷雪峰王妍李杨梁燕白龙
关键词: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短花针茅冷蒿木地肤
甜菜ERF转录因子基因克隆及非生物胁迫响应分析
2024年
ERF(Ethylene-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factors)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响应胁迫的重要转录因子,在植物应对生物及非生物胁迫反应、调控胁迫相关功能基因的表达、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分析甜菜ERF转录因子基因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规律,旨在为深入研究ERF转录因子在甜菜逆境胁迫应答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高糖型甜菜品系‘BS02’为试材,利用RT-PCR方法克隆得到Bv_ammr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该基因CDS区长906 bp,编码301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为33.19 kD,理论等电点为8.61,其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为主,具有一个AP2保守结构域;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和进化树分析显示其编码蛋白与马兜铃菌毛所编码的蛋白亲缘关系较近。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观测非生物胁迫下该基因表达模式,结果表明,Bv_ammr基因对低温、高温、干旱、盐、ABA等非生物胁迫有不同程度响应。
孙亚卿米翔宇王彤王妍李宁宁张少英李国龙
关键词:甜菜基因克隆ERF转录因子非生物胁迫生物信息学分析
饲用作物高丹草幼苗盐胁迫生理响应及耐盐机制被引量:1
2022年
试验旨在研究盐胁迫对不同耐盐程度高丹草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其耐盐机制。试验设置轻度(100 mmol/L)、中度(200 mmol/L)及重度(300 mmol/L)NaCl胁迫处理,测定不同程度盐胁迫下高丹草幼苗叶片膜质过氧化、抗氧化酶系统以及渗透调节物质。结果显示:在盐胁迫下,耐盐型品种比盐敏型品种叶片膜质过氧化程度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耐盐型品种ZJZ8号和ZJZ10号丙二醛(MDA)含量增幅相对较小,盐敏型材料ZJZ21号和ZJZ4号MDA含量增幅相对较大。耐盐型品种通过启动保护酶防御系统并积累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SS),减缓细胞受损的能力强于盐敏型品种。不同高丹草品种间相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越大,Pro含量越高,耐盐性越强。研究表明,高丹草耐盐型、盐敏型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存在明显差异,可以通过SOD、POD活性与MDA、Pro含量判断高丹草的耐盐性。
雷雪峰王妍杨万博张培毅徐田
关键词:饲用作物高丹草盐渍抗氧化酶系统生理响应
四翅滨藜繁殖技术及应用价值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四翅滨藜为藜科滨藜属植物,具备耐瘠薄、抗逆性强等特性,是植被修复、沙化治理、土壤改良的先锋植物,也是重要的牧草资源,具有很高的应用前景。为了充分挖掘及合理开发利用该植物资源,本文从四翅滨藜的生物学特性、繁殖技术及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综述,讨论了其开发利用前景及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应在抗逆基因挖掘、优质品种培育、饲料研发及产业链化生产等方面开展研究的建议,为四翅滨藜在我国合理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雷雪峰张玥任秀珍王妍王威张雄杰盛晋华
关键词:四翅滨藜繁殖技术饲用价值生态修复肉苁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