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法
-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ELM法提取磷酸中La^(3+)的相界面反应-传质机理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在以(D2EHPA+TOPO)/ROSO3H/液体石蜡/煤油为膜相,HCl为内相,磷酸中La3+为外相的乳化液膜(ELM)体系中研究了不同相比A/O、膜相D2EHPA(H2A2)、TOPO、ROSO3H浓度、料液相H3PO4、H2PO4和H+浓度和内相HCl浓度对总分配比DT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A/O的增加,DT显著下降;随膜相H2A2、TOPO、ROSO3H浓度的增加,DT先增加后基本不变;但料液相H3PO4和H+浓度的增加使DT降低,DT随H2PO4浓度增加而升高;DT随內相HCl浓度的增加而升高。通过斜率法对ELM各组分H2A2、TOPO、ROSO3H、H2PO4、H3PO4、H+的logc-logDT的线性拟合直线的斜率确定了其参与的摩尔数,得到了该ELM体系的相界面反应-传质机理,并计算出萃取、反萃反应平衡常数k1、k2分别为107.7237、104.8025。
- 王进党亚固费德君范文娟王永法
- 关键词:传质机理镧
- PADA-10助滤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通过水溶液聚合方法合成出一种既具有絮凝剂絮凝效果又具有表面活性剂疏水效果的两亲聚合物型助滤剂,并通过红外分析和核磁共振分析对其进行表征。合成的助滤剂应用于湿法磷酸的过滤系统中,具有良好的助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过滤速度由0.2519 L/(m2.s)增加到1.4577 L/(m2.s),滤饼水分由34.12%减小到24.12%。通过扫描电镜图片和比表面积的测定研究了助滤剂对滤饼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滤饼孔隙率由9.40%增大到23.31%,滤饼的比表面积由18.32 cm2/g增大到45.64 cm2/g。
- 王永法费德君党亚固杜光超
- 关键词:湿法磷酸助滤剂滤饼
- 以D2EHPA-TOPO为载体的乳化液膜体系萃取磷酸中La(Ⅲ)的工艺及传质机理研究
- 2011年
- 通过以二(2-乙基己基)磷酸酯/氧化三辛基膦(D2EHPA/TOPO)为流动载体,磺化聚丁二烯(LYF)为表面活性剂,液体石蜡为膜增溶剂,煤油为稀释剂,盐酸为内水相的W/O型乳液,与含La(Ⅲ)的磷酸的外水相进行萃取的过程,制备了W/O/W的双重乳化液膜体系,用单因素法考察了载体浓度,表面活性剂浓度,内相酸度,水乳比等对液膜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迁移率达94.21%以上。并以单浓度递变斜率法研究了载体浓度,表面活性剂浓度,磷酸浓度,H2PO4-浓度,水相平衡H+浓度对分配比的影响,推导出了该乳化液膜的传质机理所经历的步骤。传质机理中包括萃取-反萃表达式,和协萃物组成La(H2PO4)L2(HL)2.(H3PO4).2TOPO。
- 王进党亚固费德君范文娟王永法
- 关键词:乳化液膜传质机理
- 助剂对氟硅酸钠(钾)诱导时间和界面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通过测定不同过饱和浓度下的氟硅酸钠和氟硅酸钾在磷酸介质中的结晶诱导时间,并将诱导时间与经典的初级均相成核理论相结合,研究了自制的聚合物型助剂对氟硅酸钠(钾)在磷酸溶液中的界面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助剂可以延长氟硅酸钠和氟硅酸钾的结晶诱导时间,增大其界面能,从而增大成核难度,有效的缓解氟硅酸钠与氟硅酸钾结垢。并通过循环冷却系统来模拟湿法磷酸生产中的真空过滤过程,验证了助剂的阻垢效果,对比发现:100 mg/kg添加量下的结垢速率由未添加时的0.1564 g/h减小至0.06554 g/h。
- 王永法
- 关键词:界面能氟硅酸钠氟硅酸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