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炯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篇液膜厚度
  • 2篇圆管
  • 2篇排液
  • 2篇强化换热
  • 2篇换热
  • 2篇传热
  • 1篇导线
  • 1篇等效焓降
  • 1篇等效焓降法
  • 1篇定压运行
  • 1篇型管
  • 1篇山火
  • 1篇输电
  • 1篇输电导线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水平圆管
  • 1篇凝结传热
  • 1篇排液技术
  • 1篇热经济
  • 1篇热经济性

机构

  • 6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安阳钢铁集团...
  • 1篇国网安徽省电...

作者

  • 6篇王炯
  • 3篇李慧君
  • 1篇何青
  • 1篇程毅
  • 1篇董楠

传媒

  • 1篇节能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热科学与技术
  • 1篇动力工程学报
  • 1篇智慧电力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16
  • 3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山火作用下架空输电导线智能监测技术研究综述被引量:1
2025年
山火等灾害严重威胁着架空输电导线的安全。通过在线监测技术实时获取架空输电导线的状态参数,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以确保架空输电导线安全、保障电力供应。分析了山火灾害下架空输电导线的监测特点和要求,对测点的分布式布置和监测数据的无线传输等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了对架空输电导线在山火灾害下的危险点进行有效监测,分析对比了不同监测技术在架空输电导线测点部署中的优缺点,提出合理布置测点、选择先进的通信方式、构建稳定高效的网络结构等优化措施,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快速安全传输。面对山火等灾害的挑战,未来对架空输电导线监测技术的研究应着眼于提高监测系统的有效性及其智能化水平和快速数据分析处理能力。
王炯缪煦扬朱太云张佳庆孙韬何青
关键词:架空输电导线环境资源危险点无线传输传感器网络
水平肋片管外自然凝结传热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基于Nusselt凝结传热理论,沿肋片管圆周方向划分有限个微元角,建立了每个微元角内肋侧壁、肋间基管及肋顶三个区域的凝结传热模型,通过求解非淹没区和淹没区总传热量,推导管外平均传热系数计算式。计算不同肋片高度、肋密度时,R134a饱和蒸汽的管外平均凝结传热系数。结果表明:随肋密度的增加,平均传热系数先增大后减小,肋密度为25fpi时传热最佳;高肋片管的平均凝结传热系数大于低肋片管的,肋片高度达到一定值时,平均传热系数几乎不随肋高增加而增加。当R134a饱和蒸汽为20℃时,两种不同翅片密度的管外平均凝结传热系数随温差的增大而减小,并通过所建模型得到的计算值与Beatty-Kate模型进行了比较,平均误差分别为约16.1%和8.3%,故所建模型基本反映肋片管外蒸汽凝结传热机理。
李慧君董楠王炯
关键词:传热系数
水平滴型管外凝结液膜分布及换热特性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采用特殊管型是最为常见的、有效的强化膜状凝结换热手段。为了研究特殊管型对纯蒸汽膜状凝结换热及强化过程,建立了滴型管物理模型和凝结液膜厚度分布数学模型;通过边界层方程组及无量纲化得到了计算液膜厚度分布及换热系数的表达式。计算结果表明:椭圆度e及Bo数对液膜脱离壁面的临界角φc的作用相反,即当椭圆度e一定时,临界角φc随着Bo数的增大而增大,当Bo数一定时,临界角φc随着椭圆度e的增大而减小;在有效换热面积相等的情况下,滴型管比圆管具有较好的排液性能,能有效地减薄液膜厚度,强化了换热性能;其强化换热效果主要受椭圆度e及Bo数的影响。因此,在设计滴型管时,应该根据Bo数的具体数值确定最佳的椭圆度e。该文结论对优化管型以实现强化换热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李慧君王炯
关键词:强化换热膜状凝结液膜厚度
基于等效焓降法变工况下除氧器滑压运行热经济性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等效焓降法是分析蒸汽动力装置和热力系统的一种既简捷又准确的方法。基于等效焓降法分析了机组在变工况下,除氧器由定压运行改为滑压运行的热经济性,通过比较得出:在6种工况下,除氧器由定压运行变滑压运行热经济性提高显著,其中新蒸汽参数的变化工况下节能潜力最大。文中结论对大型电厂热力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程毅王炯
关键词:等效焓降法定压运行滑压运行热经济性
基于水平圆管外加装排液板降膜流动的数值模拟被引量:5
2016年
为了研究排液板对水平圆管外降膜流动与传热的影响,建立了水平圆管底部加装排液板的物理模型,采用流体体积函数(VOF)模型对其管外降膜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文献中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加装排液板的水平圆管的平均液膜厚度比未加装排液板的水平圆管薄,管壁局部Nu大,排液板起到加速排液及减薄液膜的作用,有利于强化传热;排液板高度越大,管外同一周向角位置处的液膜厚度越薄,管壁局部Nu越大;排液板厚度较小或者较大都不能有效发挥加速排液的作用.
李慧君王炯
关键词:降膜流动传热液膜厚度数值模拟
基于加速管外排液技术的强化换热特性研究
凝结和蒸发是自然界最常见的两种有相变的换热方式,其中,膜状凝结是工业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凝结换热方式,降膜蒸发是一种高效的蒸发换热方式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水平管外膜状凝结和水平管式降膜蒸发的共同特点是在管外形成一层连续流动铺...
王炯
关键词:热力工程椭圆管换热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