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飞
-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三软地层”超前探放水综合控制技术被引量:1
- 2024年
- “三软地层”探放水钻孔孔口管固管安装困难、顶板遇水塌陷渗水、疏放水钻孔坍塌堵孔以及钻孔缩颈的施工技术一直难以解决。通过理论计算与工程实践,摸索了一套探放水创新施工工艺,进行了优化钻孔参数设计,11701工作面大部分顶板疏放水钻孔垂高取200 m,终孔孔距不大于60 m,富水区域进行加密。技术上攻克了套管加长后固结难的技术难题,研发出一套“分级注浆固管法”,将整个套管牢固安装在设计位置,实现了在软岩区域快速固结安装超长孔口套管的新工法。针对“三软地层”的钻孔探放水,为了解决“三软地层”的探放水钻孔在成孔后坍塌堵塞的技术难题,创造性的研发出三级注浆以及“全孔花管护壁新工艺”;工程实践证明该套技术方案很好地解决了“三软地层”探放水钻孔施工难题。
- 赵飞赵飞赵飞马延庆李国勇王泽唐
- 关键词:三软地层顶板水害探放水
- 顶底板双软条件下沿空留巷围岩控制技术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针对顶底板双软条件下沿空留巷围岩控制的技术难点,研究了顶底板双软条件下沿空留巷围岩破坏特征及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认为,保持沿空留巷充填区域顶板的相对稳定与完整是实现顶底板双软条件下沿空留巷围岩控制的关键。结合现场条件,确定了合理的巷内补强支护、加强支护和巷旁支护参数。现场实测表明,两帮变形以煤柱帮变形量为主,顶底板变形以底鼓为主,巷道围岩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实现了Y型通风,可在类似矿井进一步推广应用。
- 荆保平杨建雄赵飞张彪任茂林
- 关键词:沿空留巷围岩控制巷旁充填
- 干湿循环作用烧变岩孔隙特征与演化机理
- 2025年
- 烧变岩的孔隙特征对注充填浆液的扩散距离与浆液水与水泥比例较大影响,通过吸水率测定、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等方法对烧变岩物理性质与孔隙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砂岩吸水率从1.4432%~7.2695%,泥岩吸水率为9.2290%~10.8180%;测试样品的T2图谱的波形基本不变,前峰降低后峰升高,整体向右移动;干湿循环的影响导致烧变岩的孔隙结构发生变化,虽然波形高低起伏,但峰型保持基本稳定,在前峰降低的同时,后峰上升。在循环过程中,微孔逐步演变为中孔,中孔又逐渐转化为大孔,导致微孔的比例逐步减少,而大孔的比例则持续上升,泥岩W-6、W-7的初始大孔比例为29%、38%;分别增加到48%与53%,变化最大;泥岩经过烧变后物性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有利于介质流动与注浆充填。研究表明岩性与距离火焰远近是控制孔隙变化的主要因素。
- 赵飞赵飞韩璐关继超李国勇
- 关键词:烧变岩干湿循环孔隙结构孔隙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