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检出
  • 6篇检出率
  • 4篇食品
  • 3篇饮用
  • 3篇饮用水
  • 3篇食源
  • 3篇食源性
  • 3篇食源性致病菌
  • 3篇污染
  • 2篇卫生现状
  • 2篇卫生现状调查
  • 2篇污染状况调查
  • 1篇单胞菌
  • 1篇单核细胞增生
  • 1篇单核细胞增生...
  • 1篇毒力
  • 1篇毒力基因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健康
  • 1篇畜产

机构

  • 11篇漯河市疾病预...
  • 2篇漯河医学高等...

作者

  • 11篇郭辽朴
  • 6篇张小然
  • 3篇牛世文
  • 3篇孙路平
  • 2篇黄道靖
  • 2篇葛秋凤
  • 2篇王建立
  • 1篇张孝生
  • 1篇葛秋风
  • 1篇任蕴慧
  • 1篇张明
  • 1篇赵静
  • 1篇王红艳

传媒

  • 4篇河南预防医学...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卫生工程...
  • 2篇现代疾病预防...
  • 1篇职业与健康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9—2023年河南省某市食品中致泻大肠埃希菌污染状况及毒力基因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某市食品样品中致泻大肠埃希菌(diarrheagnic Escherichia coli,DEC)污染状况及毒力基因分布,为制定食源性疾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河南省食品中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工作手册》,对2019—2023年某市采集的339份食品样本进行分析,对DEC进行分离、鉴定和基因分型,并做毒力基因分型。结果食品样本中DEC总检出率为9.7%(33/339),不同年份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26,P<0.05)。不同食品类别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795,P<0.05),其中生鲜肉类食品检出率最高(20.4%);散装食品检出率高于包装食品(χ^(2)=29.364,P<0.05)。分离鉴定出36株DEC,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是优势毒力株,携带毒力基因以集聚热稳定性毒素A基因和肠定植因子基因为主。结论某市食品中致泻大肠埃希菌污染较严重,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是食品污染的优势毒力株。
郭辽朴黄道靖赵桂让张小然周晓帅
关键词:食品致泻大肠埃希菌毒力基因食源性致病菌
2011-2014年漯河市肉、蛋、奶等畜产品中铅、镉、总汞含量调查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了解漯河市畜产品中铅、镉、总汞的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漯河市肉、肝肾、蛋、乳4类畜产品共102份样品,对重金属铅、镉、总汞进行检测。结果 4年中监测的102份样品中重金属污染物铅、镉、总汞的总体检出率为61.8%,总体超标率为1.6%,连续4年总体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8,P<0.05),总体超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4,P<0.05)。铅、镉、总汞3种重金属污染物中以铅的超标率和检出率为最高,分别达到了48.0%和3.9%,铅、镉、总汞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59,P>0.05),超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21,P>0.05)。不同种类畜产品中肝肾类食品污染物检出率为最高,达到了100.0%,超标率最高的为肉类食品,超标率为2.9%,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9.22,P>0.05),超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0,P>0.05)。监测的部分肉类食品出现铅、镉2种污染物联合超标现象。结论漯河市畜产品总体质量是好的,但部分畜产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建议监管部门强化监管,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王建立郭辽朴葛秋凤孙路平张小然
关键词:畜产品总汞超标率检出率
2011年漯河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调查
2013年
目的通过了解漯河市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为农村改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2011年河南省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技术方案》对漯河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类型、农村集中式供水基本情况、农村集中式供水监测点情况和水质结果报告表中的内容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并对100处农村集中式供水监测点进行采样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漯河市大部分供水工程属于供水能力不足500 t和供水人口小于5 000人的工程;监测点枯、丰水期水质合格率分别为85.5%、72.5%,其中,枯水期出厂水、末梢水合格率分别为86.0%、85.0%;丰水期出厂水、末梢水合格率分别为70.0%、74.0%,枯、丰水期出厂水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梢水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质监测不合格指标主要有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锰、氯化物、总硬度、氟化物。结论漯河市农村人口集中式供水覆盖率较低,要加快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建设,进一步加强饮水消毒和监督监测。
孙路平葛秋凤郭辽朴张孝生张明王红艳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
2011-2015年漯河市农村土壤蛔虫卵污染状况调查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了解漯河市农村土壤中蛔虫卵污染状况。方法按照国家农村环境卫生调查方案的要求,连续5年采集不同农村的土壤,硝酸盐漂浮法检测土壤中的蛔虫卵。结果 100份土壤样品中蛔虫卵检出率和活卵检出率分别为40.0%和9.0%;蔬菜作物土壤和粮食作物土壤中蛔虫卵检出率分别为79.5%、14.6%,活卵检出率分别为17.9%、3.3%;沙土、壤土和粘土中蛔虫卵检出率分别为76.3%、20.7%和15.2%,活卵检出率分别为18.4%、3.4%和3.0%;改厕农村和未改厕农村土壤中蛔虫卵检出率分别为26.0%、40.7%,活卵检出率分别为1.4%、29.6%;养殖业垃圾无害化处理农村和未无害化处理农村土壤中蛔虫卵检出率分别为18.9%、69.0%,活卵检出率分别为3.4%、16.7%。蛔虫卵检出率差异除了不同厕所类型农村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不同年份、不同农作物种植类型、不同土壤质地和养殖业垃圾不同处理方式农村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卵检出率差异除不同年份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不同农作物种植类型、不同土壤质地、不同厕所类型和养殖业垃圾不同处理方式农村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漯河市部分农田受到蛔虫卵污染,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工作,降低居民感染蛔虫的风险。
郭辽朴任蕴慧张小然牛世文
关键词:农村土壤蛔虫卵
漯河市肉类食品中沙门菌污染状况调查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了解漯河市肉类食品中沙门菌的污染状况,为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手册的方法连续五年进行肉类样品采集和卫生检验。结果 2011-2015年共采集314份肉类食品,沙门菌的检出率为1.9%。不同采样年份、不同产品类型和不同采样环节沙门菌的检出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漯河市的肉类食品总体是好的,但存在一定的沙门菌污染风险,提示监管部门强化监管和合理烹饪,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郭辽朴张小然牛世文周晓帅
关键词:肉类食品沙门菌污染检出率
2013年漯河市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水质卫生现状调查
2015年
目的掌握漯河市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水样的水质状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和寻求科学的管理策略。方法对本市2013年80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的水质进行枯水期和丰水期进行水样采集、数据分析和评价。结果微生物、p H值、总硬度和氯化物超标是监测水样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结论我市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存在着安全隐患,需采取措施改善水质,确保农村居民饮水安全。
王建立郭辽朴
关键词:饮用水水质
2013-2014年漯河市桶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状况调查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掌握漯河市桶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现状,为市场监管和国家制订相应标准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按照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中铜绿假单胞菌标准操作程序对2013-2014年采集的69份桶装饮用水样品进行卫生检验。结果 69份桶装饮用水中7份样品检出铜绿假单胞菌,样品总体检出率为10.1%。不同年份、不同包装类型、不同采样环节样品的检出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漯河市的部分桶装饮用水存在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现象,建议监管部门强化市场监测,维护消费者健康。
郭辽朴仁蕴慧牛世文
关键词:桶装饮用水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
2018-2022年河南省某市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状况调查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了解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监测和食源性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2022年在某市共采集9大类310份食品样品,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4789.30—2016对样品进行检测,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10份食品样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总检出率为9.3%。2022年检出率较高(22.9%),不同年份食品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266,Ρ<0.05);生鲜肉类、餐饮食品、动物性水产品等3大类食品样品检出率分别为28.0%、10.2%、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117,Ρ<0.05),其余6大类食品样品中均未检出;散装食品样品检出率(12.1%)高于预包装食品样品(2.3%),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000,Ρ>0.05);不同流通环节超市便利店、农贸市场、网店和餐饮店检出率分别为13.0%、6.9%、4.3%、3.2%,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5.196,Ρ>0.05)。结论某市生鲜肉类、餐饮食品、动物性水产品等存在较高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风险,有关部门应针对性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监测,加大相关科普宣传。
郭辽朴黄道靖赵桂让张小然周晓帅
关键词:食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食源性致病菌
2016年漯河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了解漯河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及早发现安全隐患,为预防和控制疾病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按照2016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手册方法进行样品采集和卫生检验。结果 2016年共采集食品样品228份,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为1.32%。不同种类致病菌、不同类别食品和不同采样环节中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4.67、1.01、0.33,P均>0.05)。结论漯河市食品总体是好的,但部分食品也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的风险,提示从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等环节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郭辽朴张小然王登科杨彦彦赵静
关键词: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检出率
漯河市1541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了解漯河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取样的方法 ,用王极盛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1 541名中学生进行调查,使用SPSS 15.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理健康总均分达到2分及以上的中学生为40.10%,各因子异常发生率最高为强迫(57.75%),其次为学习压力(56.00%)。男生与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生在适应不良分量表的得分(2.04±0.69)高于女生(1.95±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在抑郁分量表的得分(1.89±0.65)高于男生(1.82±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宿生在偏执、人际关系紧张、抑郁、焦虑、适应不良4个分量表方面的得分高于非住宿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生活环境非常不快乐、不快乐的中学生10个分量表因子得分都要高于家庭生活环境比较快乐、非常快乐的中学生,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有40.10%的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男生较女生容易产生适应不良,女生较男生容易产生抑郁。住宿生较非住宿生容易产生偏执、人际关系紧张、抑郁、焦虑、适应不良。家庭生活环境快乐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全面好于家庭生活环境不快乐的学生。
孙路平葛秋风郭辽朴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