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祺
- 作品数:11 被引量:125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 基于改进水压分布的岩石边坡倾覆稳定性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基于改进地下水力分布假设,运用极限平衡方法,综合考虑锚固效应、冰雪冻胀作用和地震荷载的影响,推导出典型岩石边坡倾覆稳定系数计算式。算例分析表明:采用改进后的水力分布假设进行岩石边坡倾覆稳定性分析更加合理;出流缝堵塞、地下水位升高、锚杆(索)锚固力和设置高度降低、冰雪冻胀作用加强、水平背向坡体和竖直向上的等效地震荷载对岩石边坡倾覆稳定性不利;锚杆(索)设置角度对边坡倾覆稳定性影响不大。同时,绘制了饱水岩石边坡倾覆稳定系数与几何要素之间的关系图,据此可迅速判定复杂条件下一定几何要素饱水边坡的倾覆稳定状态,便于工程实际运用。
- 罗伟李亮赵炼恒程盼陈嘉祺
- 关键词:道路工程岩石边坡影响因素
- 临河岩石边坡抗滑稳定性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基于改进后的坡体地下水压分布假设,采用极限平衡理论,推导了坡顶荷载、地震荷载、锚固荷载、临坡河流水压、坡体地下水压和坡趾淘蚀作用下临河岩石边坡滑移稳定系数的表达式,绘制了滑移稳定系数与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图。分析表明:改进后的水压分布假设是合理的;水的作用是影响边坡抗滑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临河水位升高、地下水位降低对提高边坡抗滑稳定性有积极作用;滑面出流缝堵塞与否对边坡抗滑稳定性的影响较为显著,一般情况下,出流缝堵塞对临河岩石边坡抗滑稳定性不利,只有当Hr>Hw时,出流缝堵塞时边坡滑移系数才大于未堵塞时边坡滑移稳定系数。
- 罗伟李亮赵炼恒程盼陈嘉祺
- 关键词:道路工程稳定性分析岩石边坡安全系数影响因素
- 基于工科专业课程链的本研贯通式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探索
- 2025年
-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工科教育面临服务国家战略和落实立德树人的新要求。该文针对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全过程,聚焦工科专业课程链,开展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探索。研究指出,课程链的构建需满足专业核心性、知识进阶性和目标系统性的要求。课程思政目标体系的建设应面向课程链和课程两个维度,覆盖接受认同、评价实践和内化引领三个层次。本研贯通培养过程中,需逐步实现由教师主导向教师引导、由课堂传输向多环节协同、由通用案例向身边案例的转变。阶段性反馈、差异性反馈和隐性反馈能为课程思政效果的动态评估和持续改进提供有力支撑。该研究为工科专业本研贯通式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 陈嘉祺邹金锋杨漪
- 关键词:课程链工程教育教学评价
- 土石混合边坡块石随机生成方法与稳定性分析被引量:21
- 2017年
- 针对传统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未考虑土石混合体边坡内部块石的不足,采用MATLAB编制相应程序生成一定级配随机块石数据,再通过AutoCAD将数据文件转化为图形交互文件,导入Midas建立对应的块石边坡网格模型.最后,通过Midas_to_Flac3d接口程序,生成Flac3d模型,用Flac3d内嵌的有限差分强度折减法对块石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并探讨土石界面强度等关键参数对土石混合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忽略块石的存在将会给边坡稳定性计算结果引起较大的差异,坡体内塑性区并不像均质土坡那样为规则的类圆弧形态,而是在多种塑性区扩展路径的综合作用下呈现出多滑动带现象,滑动带在贯通过程中有明显的绕石效应,滑动带长度较等效均质土坡有明显延长;在所选定接触面参数变化范围内,接触面刚度参数(法向刚度、切向刚度)对边坡安全系数影响较小,而接触面强度参数(摩擦角、粘聚力)对边坡安全系数影响显著.
- 李亮李彦军赵炼恒陈嘉祺黄栋梁王优雷志彬
- 关键词:土石混合体边坡稳定性分析
- “互联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意愿重塑与能力培养
- 2024年
- 在“互联网+”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培养卓越人才,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该文通过对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分析阻碍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开展专业创新创业活动的因素;采用“思政+案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土木工程领域最新技术研究与应用有了一定的认知,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增强对本专业的自豪感和创新创业热情。通过“研究导向型”教学模式的创新,针对专业课程3个层级设定不同的研究型问题,引导学生深层次参与,对教学模式采用显性和隐性的综合评价指标,重点考查学生创新创造的能力,并以道路工程课程为载体进行了实践,可为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新型课程教学模式提供有效借鉴。
- 陈嘉祺但汉成陈星早
- 关键词:创新创业土木工程调查问卷
- 交通强国建设下道路工程课程的研究导向型教学模式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交通强国战略的实施,对我国高校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更加强调学生学科交叉与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为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道路工程"课程为载体,对研究导向型教学模式的应用开展研究,提出研究导向型教学需要多维度教学设计、深层次参与式学习以及全过程有效评价。其中,多维度教学设计能够有效解决知识点理解、知识脉络建立以及知识体系构建等问题。深层次参与式学习,需要学生利用已有经验,参与研究,主动构建知识。全过程的有效评价,需要着重考察学生创新创造的能力。教学研究与实践表明,研究导向型教学广泛适用于各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可为构建交通强国战略下交通人才培养的新型课程教学模式提供有效借鉴。
- 陈嘉祺但汉成但汉成
-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
- 沥青路面温度场分布规律与理论经验预估模型被引量:52
- 2013年
- 为预估自然环境下沥青路面温度场,基于传热学原理确定路面温度场的主要影响因素,设计现场试验分析路面温度场分布规律,采用量纲分析结合选取修正系数的方法建立路面温度场的理论经验预估模型。利用本文模型对海南省沥青路面温度场进行预估,并对影响路面温度场的自然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用当月(7月份)参数对当月(7月份)路面温度进行预估时,本文预估模型在路面不同深度处的平均相对误差不大于5%,将当月(7月份)参数推广到其他月份(8月份、12月份、1月份)时,本文预估模型在路面不同深度处的平均相对误差不大于10%。最大相对误差一般出现在低温时段,高温时段预估精度相对较高;气温是影响全天路面温度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是影响高温时段路面温度的主要因素,风速对路面温度的影响不能忽略。
- 陈嘉祺罗苏平李亮但汉成赵炼恒
- 关键词:沥青路面温度场量纲分析
- 海南省典型沥青路面结构早期损坏原因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为全面评价海南省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特征,确定当地高温多雨的自然环境与严重超载的交通状况下的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主要原因,对海南地区公路沥青路面使用现状、自然环境、交通状况等进行了调研。基于沥青路面使用现状调研,分析评价了典型路段的公路技术状况。基于自然环境调研,分析了当地主要的气候特征及其对沥青路面病害的影响。基于交通状况调研,计算考虑实际轴载条件的等效轴载换算系数与累计当量轴次,分析实际交通状况对路面病害的影响。最后,从自然环境、交通状况、路面设计、路面施工、材料选择共5个方面总结归纳了海南省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主要原因。
- 王志斌石勇罗苏平陈嘉祺李亮但汉成
- 关键词:沥青路面车辙水损坏多雨轴载换算
- 非对称荷载作用下土体劈裂注浆压力分析被引量:30
- 2013年
- 为研究在非对称荷载作用下土体劈裂注浆压力,基于扩孔理论和统一强度准则并考虑非对称荷载的作用,建立基于扩孔理论的劈裂注浆启劈压力分析模型,推导出浆泡周围塑性区土体的应力场、位移场、塑性区半径以及启劈注浆压力的理论解答,并以工程算例进行论证。结果表明,考虑对称荷载作用下的启劈注浆启劈压力较考虑非对称荷载作用下的值要大,对称荷载作用下的分析方法低估了塑性区半径;无论是柱形劈裂还是球形劈裂,当K 0 1时,启劈压力会随着K 0的增大而增大,塑性半径会随着K 0的增大而明显减小;当K 0 1时,启劈压力会随着K 0的增大而减小,而塑性半径的变化是有限的。预先了解土体的初始应力条件对正确的确定劈裂注浆启劈压力至关重要,可为劈裂注浆的设计和施工会提供更加完善的理论依据。
- 张淼邹金锋陈嘉祺李亮李振存
- 关键词:劈裂注浆非对称荷载注浆压力
- 高速公路超高渐变段汇水路径及积水分布特性
- 2025年
- 【目标】高速公路超高渐变段积水是公路交通安全的常见隐患,深入研究其汇水路径及积水分布特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最大合成坡度原理建立超高渐变段最大汇水路径长度计算方法,基于离散相模型与欧拉壁膜模型进行路面降雨分析,系统研究了各几何参数对超高渐变段汇水路径及积水分布特性的影响。【结果】最大汇水路径整体为抛物线形。根据路径起始点位置的不同,流向呈现为2种,即“中央分隔带-硬路肩边缘-中央分隔带”和“硬路肩边缘-中央分隔带-硬路肩边缘”。最大汇水路径长度与纵坡呈正相关,当路径起始点在中央分隔带时,纵坡较小的情况下最大汇水路径长度增长更快。最大汇水路径长度随超高渐变率的减小逐渐增长,在较大纵坡条件下超高渐变率的影响更为显著。不同路幅宽度的最大汇水路径长度之比与路幅宽度的几何比例一致。沿最大汇水路径的积水分布趋势随纵坡的变化呈现为单峰、双峰及持续增长3种形式。超高渐变率及路幅宽度主要影响沿最大汇水路径的水膜厚度绝对值而对积水分布趋势影响有限。【结论】研究结果量化了不同几何参数组合下超高渐变段的汇水路径与积水分布情况,为超高渐变段的排水设计提供了数据参考。
- 李海陈嘉祺谭明汤铭锋
- 关键词:道路工程路面积水数值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