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明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学成
  • 2篇化学成分
  • 2篇红藻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酪氨酸
  • 1篇蛋白酪氨酸磷...
  • 1篇蛋白酪氨酸磷...
  • 1篇三萜
  • 1篇三萜类
  • 1篇三萜类成分
  • 1篇生鲜
  • 1篇鼠腹腔巨噬细...
  • 1篇水分
  • 1篇水分分布
  • 1篇酸奶
  • 1篇酸奶品质
  • 1篇萜类
  • 1篇萜类成分
  • 1篇细胞
  • 1篇小鼠

机构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5篇马明
  • 4篇杨永春
  • 4篇石建功
  • 4篇李帅
  • 2篇袁兆慧
  • 2篇韩丽君
  • 2篇范晓
  • 2篇王素娟
  • 1篇史大永
  • 1篇孙杰
  • 1篇田金英
  • 1篇尚小雅
  • 1篇叶菲
  • 1篇刘宁

传媒

  • 3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草药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07
  • 3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盾叶木中具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抑制活性的三萜类成分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研究盾叶木Macaranga adenantha枝的化学成分并进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抑制活性和人肿瘤细胞毒活性筛选。方法用硅胶和凝胶色谱分离化合物,用波谱学等方法鉴定结构;分别以体外酶学方法和MTT法测定化合物PTP1B抑制活性和细胞毒活性。结果从盾叶木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齐墩果酸(Ⅰ)、3β-乙酰基齐墩果酸(Ⅱ)、3β-乙酰基齐墩果酸甲酯(Ⅲ)、3β,28-二羟基-12-烯-齐墩果烷(Ⅳ)、2α,3β-二羟基齐墩果酸(Ⅴ)、3β-乙酰氧基-11-烯-齐墩果烷-28,13-内酯(Ⅵ)、3β-乙酰氧基-11α,12α-环氧-齐墩果烷-28,13-内酯(Ⅶ)、3β-O-乙酰基木油醇酸(Ⅷ)。化合物Ⅰ, Ⅳ, Ⅴ抑制PTP1B酶的IC50分别为(7.2±0.3)、(12.4±5.5)、(6.2±0.9)、(7.6±1.7)μg/mL,所有化合物抑制几种肿瘤细胞的IC50均大于10μg/mL。结论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化合物、、、为PTP1B酶抑制剂,所有化合物均无细胞毒活性。
马明王素娟李帅杨永春石建功叶菲田金英
关键词:三萜
红藻小珊瑚藻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对红藻小珊瑚藻Corallina pilulifera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反相HPLC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用MS,1H-NMR,13C-NMR,DEPT等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通过MTT法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从红藻小珊瑚藻中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E)-phytol epoxide(1),phytenal(2),phytol(3),dehydrovom ifoliol(4),loliolide(5),3-βhydroxy-5,α6-αepoxy-7-m e-gastigm ene-9-one(6),4-hydroxybenzaldehyde(7)。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本种海藻中分离得到。细胞毒活性试验结果显示所有化合物在质量浓度为10μg.mL-1均无明显细胞毒活性。
袁兆慧韩丽君范晓李帅史大永孙杰马明杨永春石建功
关键词:红藻化学成分
红藻扇形叉枝藻中的降碳倍半萜及其衍生物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对红藻扇形叉枝藻Gymnogongrus flabelliformis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利用正相和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反相HPLC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借助MS,1D和2D NMR等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通过MTT法对分离鉴定的单体化合物在人肺癌细胞株(A549)、人肝癌细胞株(Bel 7402)、人胃癌细胞株(BGC 823)、人结肠癌细胞株(HCT-8)和人卵巢癌细胞株(A2780)上进行肿瘤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从红藻扇形叉枝藻中分离得到5个降碳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S,6R,7E)-(+)-3-hydroxyl-4,7-megastigmadien-9- one(1),(3S,5R,6S,7E)-(-)-3-hydroxy-5,6-epoxy-7-megastig-mene-9-one(2),(3S,5S,6R,7E)-(+)3-hydroxy-5,6- epoxy-7-megastigmene-9-one(3),dehydrovomifoliol(4)和(3R)-(-)-4-[(2R,4S)-4-acetoxy-2-hydroxy-2,6,6-trimethyl- cyclohexylidene]-3-buten-2-one(5)。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海藻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细胞毒活性试验结果显示所有化合物在10μg·mL^(-1)均无明显细胞毒活性。
袁兆慧韩丽君范晓李帅马明杨永春石建功
关键词:红藻
盾叶木化学成分及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TNF-α分泌抑制作用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研究盾叶木Macaranga adenantha枝的化学成分并进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TNF-α分泌抑制活性筛选。方法:用各种硅胶和凝胶色谱分离化合物,用波谱学方法鉴定结构;用MTT法测定化合物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TNF-α分泌抑制活性。结果:从盾叶木枝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leomiscosin A(1)、cleomiscosin B(2)、鞣花酸-4-O-α-D-吡喃鼠李糖苷(3)、鞣花酸-4-O-β-D-吡喃木糖苷(4)、香草酸(5)、(24R)-豆甾-4-烯-3-酮(6)、(24R)-豆甾-3,6-二酮(7)、(24R)-6β-羟基-豆甾-4-烯-3-酮(8)、胡萝卜苷(9)和β-谷甾醇葡萄糖苷-6′-O-十七烷酸酯(10);在10μmol.L-1浓度下,化合物1,3和4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TNF-α分泌的抑制率分别为57.4%,57.0%和64.4%。结论:化合物10为首次从大戟科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0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化合物1,3和4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TNF-α分泌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
马明尚小雅王素娟李帅杨永春石建功
关键词:化学成分巨噬细胞
添加复原乳对酸奶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为探究添加复原乳对酸奶品质的影响,以含有不同比例(0%、20%、40%、60%、80%和100%)复原乳的原料发酵酸奶,以感官评分、酸度、粒径、质构、乳清析出率和糠氨酸含量为指标评价酸奶品质。结果表明:随着复原乳比例的增加,酸奶的感官评分逐渐降低,酸度变化幅度增大,硬度增大,而黏着性降低,乳清析出率增大,持水性变差。与以生鲜乳为原料制作的酸奶相比,含复原乳的原料发酵酵所得的酸奶颗粒粒径较大,且糠氨酸含量升高,品质变差。
马明马明商佳琦王玥鑫曹雪刘宁
关键词:复原乳酸奶水分分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