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青鸽

作品数:2 被引量:35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幼苗
  • 1篇幼苗抗旱
  • 1篇幼苗抗旱性
  • 1篇施肥
  • 1篇种子
  • 1篇种子萌发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 1篇萌发
  • 1篇蒙古黄芪
  • 1篇抗旱
  • 1篇抗旱性
  • 1篇P
  • 1篇N

机构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商洛学院

作者

  • 2篇王渭玲
  • 2篇高青鸽
  • 1篇何军
  • 1篇林云
  • 1篇杨江峰
  • 1篇高星
  • 1篇浦俊

传媒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蒙古黄芪对N、P、K的肥效响应被引量:15
2017年
采用三因素二次D-饱和最优设计,研究N、P、K及其配比对沙地1a生蒙古黄芪的株高、根长、根直径、根干质量等生物学特性及皂苷、黄酮、多糖次生代谢物和Fe、Mn、Cu、Zn微量元素质量分数的影响,利用主成分分析其最佳施肥用量。结果表明:氮肥有助于黄芪株高的增高,但施肥量过高黄芪株高反而降低,以氮钾配施处理(N2K2)的株高最高,较对照增加51.93%;磷肥和钾肥能促进根的生长发育,其中氮、磷、钾施肥量分别为79.41、150和225kg/hm^2处理(N1P3K3)的效果最佳,其根直径与根干质量分别较对照增加58.42%和43.87%。施肥能显著提高蒙古黄芪皂苷和多糖的质量分数,以氮、磷、钾施肥量分别为225、150和79.41kg/hm^2处理(N3P3K1)的效果最好,其皂苷和多糖的质量分数分别较对照增加118.52%和13.14%;单施氮肥(N3)和单施磷肥处理(P3)均不利于黄酮的积累,其黄酮质量分数分别较对照降低7.56%和6.46%。对于微量元素,施肥能促进黄芪Mn的积累,对Cu、Zn影响不大,单施钾肥处理(K3)使得黄芪Fe元素质量分数降低。此外,结合蒙古黄芪的次生代谢物及微量元素的主成分分析,最终得出该地区蒙古黄芪的最佳施肥用量为氮(N)、磷(P2O5)、钾(K)分别为79.41、150和225kg/hm^2。
高星林云王渭玲杨江峰李星星高青鸽
关键词:蒙古黄芪施肥主成分分析
引发对黄芪种子萌发及幼苗抗旱性的影响被引量:20
2013年
本研究目的在于分析种子引发处理后黄芪发芽特性及幼苗抗旱性,探索提高黄芪种子萌发率的方法,为人工栽培黄芪提供技术支撑。采用20%PEG-6000、0.25%KNO3、100 mg·L-1GA3、12.5 mg·L-16-BA及H2O(对照)5种化学物质引发处理黄芪种子,进行萌发试验及干旱胁迫,测定种子萌发特性及有关抗旱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各处理发芽势、发芽率的一致顺序为12.5 mg·L-16-BA>100 mg·L-1GA3>0.25%KNO3>20%PEG-6000>H2O。幼苗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过氧化物酶活性(POD)和过氧化氢酶活性(CAT)与CK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比较各处理黄芪幼苗的隶属函数平均值可看出,不同引发处理黄芪种子,幼苗的抗旱性顺序为H2O>20%PEG-6000>0.25%KNO3U12.5 mg·L-16-BA>CK>100 mg·L-1GA3。结论:采用20%PEG-6000或0.25%KNO3作为引发剂处理黄芪种子,可有效促进黄芪种子萌发和提高幼苗抗旱性。
何军浦俊王渭玲高青鸽
关键词:萌发抗旱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