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薇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历史地理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青铜
  • 1篇锈层
  • 1篇锈层结构
  • 1篇锈蚀
  • 1篇冶金技术
  • 1篇冶金考古
  • 1篇树脂
  • 1篇铜器
  • 1篇青铜器
  • 1篇青铜时代
  • 1篇文物
  • 1篇墓地
  • 1篇金属冶炼
  • 1篇金属制品
  • 1篇考古
  • 1篇考古研究
  • 1篇隔离层
  • 1篇SNO2
  • 1篇出土
  • 1篇出土青铜

机构

  • 3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故宫博物院
  • 1篇湖北省文物考...

作者

  • 3篇刘薇
  • 2篇陈建立
  • 1篇张晓梅
  • 1篇李玲
  • 1篇雷勇
  • 1篇刘思然
  • 1篇韩婧

传媒

  • 1篇江汉考古
  • 1篇文物保护与考...
  • 1篇大众考古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湖北叶家山墓地出土青铜器的锈层结构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本文利用显微镜观察、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拉曼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等对湖北随州叶家山墓地出土青铜器样品的锈蚀类型和锈层结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青铜器锈层结构包括两种类型:Ⅰ类锈蚀保留了器物的原始表面,一般包含表层沉积层、非金属层、过渡层及晶间锈蚀。非金属层厚约8~57微米,表面可观察到原金属组织“假晶”,主要成分为锡石(SnO2)及其他铜盐;过渡层α相优先锈蚀,(α+δ)共析体保留下来;Ⅱ类锈蚀呈瘤状,原始表面被严重破坏,可分为两层,表层呈浅绿色,内层呈红褐色或蓝绿相间的层状结构,主要由锡石、孔雀石、蓝铜矿、赤铜矿组成,内外层各组分比例有差异。本文还探讨了两种锈层结构的形成过程。
刘薇李玲卫扬波李玲潘路陈建立马清林(指导)
关键词:锈层结构SNO2
我们穿越吧,回到青铜时代!被引量:1
2017年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外冶金考古学者在矿石的开采和加工、金属冶炼和铸造、金属制品的加工和使用等领域进行了大壤的实验考古研究,为解决古代冶金技术、复原古代冶金活动及其组织形式、探讨冶金活动与环境的关系等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但遗憾的是,目前国内开展的冶金实验考古研究工作较少.
刘薇刘薇陈建立
关键词:青铜时代冶金考古考古研究金属冶炼金属制品冶金技术
Carbopol 934树脂作为清洗材料的应用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在对文物进行保护处理过程中,清洗是非常重要工作之一。新的清洗材料、清洗工艺的研究,对文物保护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对Carbopol 934树脂应用于纺织品清洗的清洗效果、清洗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在纸张和砖石文物上应用的可能性进行了尝试。研究结果表明,Carbopol 934树脂应用在纺织品清洗中具有作用时间长、扩散小的优点;同时应用隔离层能减少残留,达到更好的清洗效果;可有效地用于砖石、纸张和织物上污垢的去除。
张晓梅雷勇刘思然刘薇韩婧
关键词:CARBOPOL文物隔离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