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海
- 作品数:8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种黏接系统修复前牙Ⅳ类洞效果的比较
- 2014年
- 目的:比较2种黏接系统修复Ⅳ类洞的效果。方法:选取162例(162颗)前牙切角Ⅳ类洞病例,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81颗牙,使用两步法和一步法2种黏接系统联合复合树脂直接修复Ⅳ类洞。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6个月和1年修复成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2年后修复成功率高于B组(P<0.05)。结论:从远期效果看(2年)在Ⅳ类洞修复中,选择两步法黏接体系修复效果较好。
- 徐晓华操小马刘瑜姚海周巍
- 关键词:牙修复牙体缺损复合树脂
- 不同拔除术治疗下颌水平阻生智齿的临床疗效及术后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 2025年
- 目的研究不同拔除术治疗下颌水平阻生智齿的临床疗效及术后感染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02例下颌水平阻生智齿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高速涡轮钻微创法,n=59)和对照组(传统凿骨劈冠法,n=43)。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程度、肿胀程度及术后张口受限程度。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感染,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降低,术后1、3、7 d的VAS评分和张口受限程度及肿胀程度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患者与非感染患者在年龄、手术时间、智齿阻生位置、术后出血、术前是否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口腔环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手术时间>30 min、低位水平阻生智齿、术后出血、术前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牙周结石Ⅲ度是影响下颌水平阻生智齿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速涡轮钻微创法治疗下颌水平阻生智齿临床疗效较好。患者年龄、手术时间、智齿阻生位置、术后出血、术前是否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口腔环境会对术后并发感染产生影响。
- 胡娟刘瑜张艳梅姚海王艳平
- 关键词:拔除术术后感染
- 改良小开窗上颌窦外提升与上颌窦内提升不植骨同期种植术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比较改良小开窗上颌窦外提升与上颌窦内提升不植骨同期种植术对于上颌后牙区中牙列缺失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上颌后牙区种植牙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等分为内提升组与外提升组。内提升组患者接受上颌窦内提升不植骨同期种植术治疗,外提升组患者接受改良小开窗上颌窦外提升不植骨同期种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1年种植区周围骨增量与种植体的稳定情况。结果:内提升组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均明显低于外提升组患者(P<0.05)。术后1年内提升组种植体均未发生松动脱落,外提升组出现1例(3.03%),两组不稳定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内提升组周围骨增量显著高于外提升组(P<0.05)。结论:两种术式对于上颌后牙区中牙列缺失均有较好的疗效,而上颌窦内提升不植骨同期种植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的优势,并有助于增加周围骨增量。
- 刘瑜卞惠惠黄擎姚海张艳梅
- 关键词:上颌窦提升术
- 可调式口腔矫治器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缺氧程度及上气道周围结构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究可调式口腔矫治器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缺氧程度及上气道周围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就诊的OSAS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给予可调式口腔矫治器治疗6个月,监测多导睡眠图、颞下颌关节形态、上气道三维形态及舌骨位置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OSAS患者的呼吸暂停指数、低通气指数、呼吸紊乱指数、呼吸性醒觉指数、呼吸暂停最长时间及非快速眼动睡眠占比均较治疗前降低,最低血氧饱和度、睡眠效率以及快速眼动睡眠占比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治疗6个月后,OSAS患者的关节后间隙、后鼻棘点-咽顶点距、后鼻棘-Ad2点距、后鼻棘点-上咽壁点距、后气道间隙、软腭后-软腭后咽壁距、悬雍垂尖-中咽壁距、会厌谷下咽壁距、舌骨颈椎前平面垂距均较治疗前提高,而关节前间隙、舌骨-眼耳平面垂距、舌骨下颌平面垂距、舌骨蝶鞍垂距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可调式口腔矫治器通过改善上气道形态及提升气道通畅度,对OSAS患者缺氧程度及上气道周围结构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且对颞下颌关节形态影响较小。
- 胡娟姚海张艳梅翟浩
-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调式口腔矫治器多导睡眠图颞下颌关节缺氧
- 锥形束CT对安氏Ⅰ~Ⅲ类错颌畸形正畸治疗患者牙根吸收的诊断效果研究被引量:4
- 2024年
- 目的探讨安氏Ⅰ~Ⅲ类错颌畸形患者在正畸治疗中应用锥形束CT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错颌畸形76例,分别给予曲面体层X线及锥形束CT检查,后依据结果给予正畸治疗,并再次行锥形束CT检查。将X线头影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2种方法诊断牙根吸收情况的准确率和治疗前后牙根体积变化情况。结果锥形束CT诊断牙根吸收的总准确率为88.16%(67/76)高于曲面体层X线检查的57.89%(44/76)(P<0.05)。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右上中、右下侧、右上侧、右下中切牙及左上中、左下侧、左上侧、左下中切牙体积缩小(P<0.05)。结论安氏Ⅰ~Ⅲ类错颌畸形患者正畸治疗后有较高概率发生牙根吸收情况。锥形束CT具有操作简便、准确率高的特点,可清晰有效显示牙根吸收程度及体积变化情况,是一种快捷、有效且安全的辅助诊断方式。
- 姚海王道荣胡娟卞惠惠刘瑜
- 关键词:错颌畸形锥形束CT牙根吸收诊断准确率
- CICE-下颌前移器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CICE-下颌前移器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6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佩戴活动式斜面导板,研究组佩戴CICE-下颌前移器。比较2组牙性及骨性参数、切牙牙根吸收分级、矢状方向角度、矢状方向尺寸指标。结果研究组矫治后骨性参数大于对照组,牙性参数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切牙牙根吸收分级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矫治后SNA、ANB及Is-OLP、Ms-OLP低于对照组,SNB及OLP-A、OLP-Pg、Ii-OLP、Mi-OLP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在矫治过程中使用CICE-下颌前移器的效果更加显著,还可显著降低矫治过程中牙根吸收及下前牙唇倾的风险。
- 姚海王道荣胡娟卞惠惠刘瑜
- 关键词:安氏矫治牙根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