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光
- 作品数:39 被引量:175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全球环境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 旅游景区保护监管技术指标体系初探
- 旅游景区保护监管是旅游产业迅速发展的必然产物,良好的生态、环境、管理是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目前,部分旅游景区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导致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忽视对旅游景区的保护监管.文章在查阅国内外旅游景区保护监管相关文献...
- 孙光罗遵兰蔚东英
- 关键词:旅游景区生态保护指标体系
- 基于微生物技术的水库絮状物降解方法
- 本发明提供基于微生物技术的水库絮状物降解方法。该基于微生物技术的水库絮状物降解方法,包括,a.对水库水体进行全面水质分析,包括有机物浓度、絮状物数量、pH值、溶解氧含量、温度参数的测定,以确定水库絮状物的成因及其分布特征...
- 罗遵兰李僚辉孙光
- 一种多功能生态环境调查观测系统
- 本发明属于生态环境调查观测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生态环境调查观测系统,包括:云平台、地面控制终端、无人机监测模块和土壤环境监测模块;所述无人机监测模块用于采集地貌图像数据,所述土壤环境监测模块用于采集地质土壤数据;...
- 罗遵兰曹帅陈龙康玲玲李僚辉孙光
- 怒江云南段鱼类多样性现状与威胁因子被引量:2
- 2024年
- 怒江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国际河流,是云南六大水系之一。为了解怒江云南段的鱼类多样性现状及受威胁因素,本研究于2019–2020年对怒江云南段的干流及其支流的53个采样点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并对该流域的鱼类多样性和威胁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怒江云南段共记录鱼类9目26科59属89种,本研究采集到鱼类6目20科42属51种。相对重要性指数分析发现,怒江云南段优势种为密带南鳅(Schisturapoculi),且指数得分远远高于其他鱼类。物种多样性指数表明,怒江云南段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2.10、5.91、0.71、0.53;怒江干流以及两条较大支流罗明坝河和勐波罗河鱼类多样性较高。相似度分析发现,怒江云南段各河段或河流鱼类组成差异较大。通过Pheatmap对威胁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对怒江云南段鱼类多样性的主要威胁因素依次为农业/生活垃圾污染、捕捞、外来种入侵和支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
- 张作鹏要晨阳吴玲吴玲罗遵兰孙光李晓思林峰陈小勇
- 关键词:鱼类资源鱼类多样性
- 基于浮游植物的生物完整性指数开发与验证——以永定河北京段为例被引量:5
- 2024年
- 为评估永定河北京段河流健康状态,判别河流生态系统恢复成效,于2022年7月、9月在永定河流域进行浮游植物样品的采集和水环境因子的测定.通过鉴定浮游植物物种并计算其生物量、细胞密度和多样性指数,构建基于浮游植物的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评价该流域河流健康状态;基于线性模型冗余分析(RDA)判断P-IBI及其组成指标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利用基于水质指标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CWQⅡ)验证P-IBI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整体为绿藻-硅藻-蓝藻型,绿藻和硅藻占绝对优势;永定河北京段的河流健康状态整体为“亚健康”;WT、DO、pH、SD、TN是影响该流域P-IBI及其组成指标的主要环境因子;P-IBI与CWQⅡ的相关性分析显示,丰水期和平水期P-IBI与CWQⅡ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关系,基于P-IBI对永定河北京段的河流健康评价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基于浮游植物的生物完整性指数合理地评价了该流域的健康状态,能敏感地响应流域内水环境因子的变化,在我国北方典型河流的生态健康评价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 盛祥锐罗遵兰孙光孙光肖能文李慧清韩静
- 关键词:环境因子浮游植物
- 一种无损伤大型底栖动物采集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损伤大型底栖动物采集器,包括基座和头套,所述基座包括两个夹臂和两个夹头,两个夹臂的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该端与所述夹头连接,所述头套套连在所述夹头上,是一种能更好适应不同种类水生底栖生物无损...
- 罗遵兰孙光史娜娜李果肖能文
- 文献传递
- 松花江流域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被引量:24
- 2015年
- 为了解松花江流域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选取流域2008年年降水量、湿润指数、人口密度、单位面积GDP值、距离道路远近、区域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max)、区域净初级生产力(NPP)、土壤侵蚀强度、土地利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10项指标构建流域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加权求和法计算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指数,并分析其健康状况。结果表明,从面积大小讲,松花江流域62.62%的湿地生态系统处于健康水平,37.38%的湿地生态系统处于疾病水平;从空间分布特征讲,健康湿地分布广泛,疾病湿地主要分布在工农业生产相对发达、人口较为集中、湿润水平较低、植被覆盖较差的平原区域;从行政区湿地平均健康水平方面讲,流域内66.67%的行政区湿地平均健康程度为较健康,16.67%的行政区湿地平均健康水平分别为疾病及健康。建议针对湿地健康状况开展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
- 罗遵兰赵志平孙光吕凤春李俊生王伟
- 关键词:湿地生态健康评价松花江流域
- 潮白河流域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多样性与群落格局
- 2025年
- 为了解潮白河流域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多样性及空间分布格局,于2022年夏季(7月)和秋季(9月)对流域主要河流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多样性特征和优势种生态位等。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153个分类单元,昆虫纲为主要优势类群,四节蜉属(Baetis sp.)和纹石蛾属(Hydropsyche sp.)为两季的共同优势种;潮白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丰富度呈现北部>南部,支流>干流,上中游>下游的分布规律;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α多样性季节性差异不显著,但香农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存在显著的地理性差异;β多样性分析显示,流域不同季节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异质性均很高,β多样性格局以周转组分为主;生态位分析表明,两季的纹石蛾属和四节蜉属生态位宽度最大,占据了流域较宽的资源利用谱;夏季的拟踵突多足摇蚊(Polypedilum paraviceps)和下凸长跗摇蚊(Tanytarsus chinyensis)、秋季的纹石蛾属和四节蜉属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度最高,种间竞争较为激烈。研究显示,潮白河流域山区支流孕育了相对丰富的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而城市河段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较为单一,形成了典型的山区-城市底栖动物空间格局。本研究可为潮白河流域相关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对制定城市化河流生态治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具有重要作用。
- 韩静韩静罗遵兰肖能文孙光肖能文康玲玲
- 关键词: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生态位
- 旱地土壤N2O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N_2O是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其增温效应是CO_2的150~200倍。旱地土壤是N_2O主要排放源,其排放通量在介于0~1000μg m^(-2) h-1,旱地作物生长期土壤N_2O排放通量一般呈现1~3次峰值。通过对旱地N_2O排放影响因素分析,总结出:正常施肥结合秸秆还田>农民传统施肥或习惯性施肥>优化施肥、优化施肥+有机肥、控释肥+有机肥、控释肥,有机肥>有机无机混肥>缓释尿素、生物质碳、硝化抑制剂;土壤N_2O的排放量与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呈正相关,微咸水>再生水、清水;栽培模式对旱地N_2O排放的影响不明确,结果存在分歧;单种作物>混合作物;菜地>玉米地>小麦>大豆;农林系统>撂荒地>农草系统>纯玉米地系统;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土壤中的硝化细菌、地表温度、土壤温度、酸雨、土壤PH值等其他因素也影响N_2O的排放。
- 孙光李果罗遵兰吕凤春邹源
- 关键词:旱地N2O排放特征影响因素
- 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体系研究被引量:14
- 2015年
- 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对于增加自然保护区保护投入、平衡围绕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的利益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对自然保护区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关切与诉求的分析,探讨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框架。提出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可分为抑损性生态补偿与增益性生态补偿两种类型,具体包括五个方面的补偿内容,即开发利用者对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开发的补偿、消费者对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利用的补偿、自然保护区内原住民损失补偿、环保机构与个人付出的保护努力与成本的补偿,以及自然保护区生态效益补偿。补偿方式与途径应根据不同的补偿内容与补偿的主客体进行选择。在国家与政府主导的基础上,促进多元化的补偿方式,加强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参与。
- 李果罗遵兰赵志平孙光吴晓莆
-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利益相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