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利霞

作品数:32 被引量:129H指数:7
供职机构:内蒙古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耐药
  • 9篇耐药性
  • 6篇药物
  • 6篇细菌
  • 6篇细菌耐药
  • 6篇菌药
  • 6篇抗菌
  • 6篇抗菌药
  • 5篇抗菌药物
  • 4篇球菌
  • 3篇克雷伯菌
  • 3篇肺炎克雷伯
  • 3篇肺炎克雷伯菌
  • 2篇毒力
  • 2篇乳头
  • 2篇实验鼠
  • 2篇碳青霉烯
  • 2篇碳青霉烯类
  • 2篇念珠菌
  • 2篇尿样

机构

  • 31篇内蒙古科技大...
  • 2篇中山大学
  • 2篇国家工程研究...
  • 2篇包头市中心医...
  • 2篇包头市第四医...
  • 2篇包头市第八医...
  • 2篇包头市肿瘤医...
  • 2篇包钢集团第三...
  • 2篇内蒙古包钢医...
  • 1篇包头医学院
  • 1篇包头医学院第...
  • 1篇包头医学院第...
  • 1篇包头市蒙医中...

作者

  • 31篇张利霞
  • 12篇胡同平
  • 5篇郝金奇
  • 5篇余艳琴
  • 5篇张文兰
  • 3篇阴海静
  • 3篇高磊
  • 2篇梁青青
  • 2篇王翠峰
  • 2篇霍建勋
  • 2篇孙怀玉
  • 2篇石继海
  • 2篇李跃宇
  • 2篇张立峰
  • 2篇包娜娜
  • 2篇贾海莲
  • 2篇牛海英
  • 2篇王瑞清
  • 1篇张利霞
  • 1篇丁瑞峰

传媒

  • 3篇现代预防医学
  • 3篇预防医学论坛
  • 2篇中国抗生素杂...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重庆医学
  • 2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保健医学研究...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环境卫生学杂...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 1篇临床个性化医...

年份

  • 4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7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9年内蒙古包头市细菌耐药监测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监测2019年包头市11所三级医院所有临床分离菌株的构成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科室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上述医院的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或全自动药敏仪法进行药敏试验,按CLSI 2018年版M-100标准判读药敏结果,采用WHONET 2019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19年共收集上述医院非重复临床分离菌843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278株,占比27.0%,革兰阴性菌6152株,占比73.0%。葡萄球菌属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分别为65.5%和12.8%,未检出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菌株。粪肠球菌(EFA)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屎肠球菌(EFM),EFA中检出2株利奈唑胺耐药菌株,EFM中检出1株替考拉宁耐药菌株、2株万古霉素耐药菌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ECO)和ESBLs(+)克雷伯菌属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46.0%和16.8%。耐碳青霉烯大肠埃希菌(CREC)和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检出率分别为0.5%和1.1%,CREC对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100%,远高于CRKP的29.4%。结论本地区ECO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应继续做好耐药监测工作,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预防耐药菌的产生与传播。
李洪甫胡同平张利霞张文兰李雅倩李静李跃宇李玉栋张瑞君刘永凤陈旺瑞秦建雄郭丽娜包娜娜张改英薄利红
关键词:细菌耐药监测药物敏感性试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妇科门诊患者阴道微生态特征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妇科门诊患者阴道微生态特征及其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24年5月至2024年11月于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就诊同时行阴道微生态及HPV检查的患者528例,根据其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 528例患者中,阴道菌群正常者37.9% (200/528),阴道菌群失调者29.3% (155/528),阴道炎32.7% (173/528),以需氧性阴道炎(AV)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为主(分别占阴道炎患者的51.0%和24.5%),混合性阴道炎以需氧性阴道炎和合并细菌性阴道病(BV)多见,占阴道炎患者的17.34%。2) 单纯性AV患者与阴道微生态正常患者HPV感染率有显著差异(χ2 = 23.401, P χ2 = 7.889, P = 0.005)。3) 在阴道微生态指标中,AV评分异常与HPV感染增加相关(χ2 = 156.819, P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aginal microecology and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infection in gynecological outpatients. Methods: From May 2024 to November 2024, 528 patients who received vaginal microecology and HPV examination in the gynecological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aotou Medical College were selected and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ir test results. Results: 1) Of 528 patients, vaginal flora was normal in 37.9% (200/528), abnormal in 29.3% (155/528), vaginitis in 32.7% (173/528), mainly aerobic vaginitis (AV) and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 (VVC) (51.0% and 24.5% of vaginitis patients, respectively). Mixed vaginitis is mainly caused by aerobic vaginitis and bacterial vaginosis (BV), accounting for 17.34% of the patients with vaginitis. 2)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HPV infection rate between patients with simple AV and those with normal vaginal microecology (χ2 = 23.401, P χ2 = 7.889, P = 0.005). 3) In the vaginal microecological index, the abnormal AV score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increase of HPV infection (χ2 = 156.819, P < 0.001). Conclusion: Vaginal microecological abnormalities are related to HPV infectio
李宏雨张利霞李海彬王曼卿曹琴英周慧
关键词:阴道微生态HPV阴道炎
硝酸钕对发育期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氧化损伤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硝酸钕作用于发育期大鼠的行为学表现、病理学形态特征以及学习记忆的功能区海马组织的氧化损伤,评价硝酸钕对其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2018年3、9月选择SPF级SD性成熟大鼠32只,雌雄各半。随机将雌鼠分为低、中、高浓度硝酸钕组及阴性对照组,将雌雄大鼠按1∶1同笼进行交配,对受孕的大鼠持续染毒至仔鼠断乳,每组随机选取10只仔鼠,继续对仔鼠染毒21 d,观察各组仔鼠行为学表现、仔鼠海马的病理学形态以及海马的氧化损伤指标。结果 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结果显示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间探索数据显示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浓度硝酸钕组穿越目标象限次数(20.40±5.68)、穿越原平台次数(6.50±3.02)以及时间百分比(42.25±10.07)高于阴性对照组(16.30±1.88、4.30±1.25、36.58±4.07)(P<0.05),高浓度硝酸钕组大鼠的时间百分比(33.56±4.16)低于阴性对照组(36.58±4.07)(P<0.05),路程百分比(25.59±4.84)低于阴性对照组(37.59±4.81)(P<0.01)。中高浓度组细胞间隙增宽,细胞排列稀疏紊乱,高浓度组部分细胞体积减小。海马的氧化损伤结果显示各组间海马SOD、MD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显示中、高浓度硝酸钕组SOD水平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中、高浓度硝酸钕组SOD水平低于浓度硝酸钕组(P<0.01)。低浓度硝酸钕组MDA水平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中浓度硝酸钕组MDA水平高于阴性对照组及低浓度硝酸钕组(P<0.01)。结论长期接触中、高浓度硝酸钕可能抑制发育期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并对学习记忆功能区海马组织存在氧化损伤。
高磊张利霞贾海莲阴海静关明杰崔俊张敬琪龚剑锋
关键词:硝酸钕发育期学习记忆
mazEF基因在肠球菌中的分布及与耐药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mazEF基因在肠球菌临床分离株的分布特征,并探讨其与肠球菌耐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包头地区2013年1月—2016年12月临床来源的肠球菌187株,随机选出90株作为实验菌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及基因测序技术检测mazEF基因,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鉴定肠球菌并同步测定10种抗菌药物(氨苄西林、青霉素、四环素、替加环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万古霉素、利奈唑胺、高水平庆大霉素和红霉素)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itory concentration,MIC),分析mazEF基因在肠球菌基因组中的分布及与耐药之间的关联。结果 90株肠球菌属,mazEF基因在肠球菌属基因组的阳性率为86.7%。在对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青霉素、四环素、高水平庆大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和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中,mazEF基因阳性率分别为88.7%、86.2%、89.1%、84.6%、81.5%、85.0%、89.4%和60.0%,敏感的肠球菌中,mazEF基因阳性率分别83.7%、87.5%、82.6%、92.0%、94.4%、100.0%、87.1%和88.2%,耐药株和敏感株中,mazEF基因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mazEF基因在肠球菌基因组中分布的阳性率为86.7%(78/90),其分布与对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青霉素、四环素、高水平庆大霉素、红霉素和环丙沙星耐药无显著相关性,与天然耐万古霉素也无显著相关性。
张利霞王占黎王翠峰胡同平徐军牛海英邹绍伟菅建国
关键词:肠球菌属耐药
消化道内白念珠菌全基因组特征分析
2024年
本研究对消化道来源的白念珠菌进行基因组测序,获得基因注释,分析其代谢系统,对毒力基因进行预测以及对病原菌与宿主相互作用进行分析,为追溯白念珠菌在消化道的生存及与消化道疾病关联性提供生物信息学基础依据。方法 研究对象为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在无菌条件下取食管中下及胃部不同部位的黏膜样本,进行白念珠菌分离培养、基因组测序。结果 (1)白念珠菌基因所在的CYP51家族成员最多,拥有285个基因。(2)白念珠菌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及真菌感染性疾病中富集程度最强,白念珠菌的代谢基因主要集中在氨基酸及碳代谢。(3)毒力基因中,属黏附及侵袭类的毒力因子及相关基因数目最多,易引起侵袭性念珠菌性疾病。结论 同一患者消化道内不同部位白念珠菌基因构成不同。
贾喜梅郝金奇余艳琴张利霞石继海
关键词:白念珠菌全基因组测序
一种实验鼠饲养笼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验鼠饲养笼,包括笼体,在所述笼体内设有可见光照明单元、红外光发射单元及摄像头;所述可见光照明单元包括全光谱LED灯带,所述全光谱LED灯带由所述笼体的一个侧面起始设置,跨越所述笼体的顶面后延伸至与起...
贾海莲张利霞高磊
2019~2021年某教学医院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临床资料及病原菌耐药性和毒力特征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总结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KPLA)临床资料及病原菌耐药性和毒力,旨在为临床该疾病诊断及抗菌药物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确诊为KPLA(穿刺物培养阳性证实)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来源肺炎克雷伯菌药物敏感性及耐药率,采用拉丝实验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毒力。结果78例KPLA患者中,男性占比58.97%,女性占比41.03%;临床表现以发热寒颤为主、占比97.44%,其次为右上腹不适或肝区叩痛、占比37.18%;61.54%的患者伴有糖尿病,其次为肺部感染、占比34.62%,再次为胆道疾病、占比25.64%;菌血症是其主要合并症、占比33.33%。2019~2021年共分离出667株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15.59%(104/667),发现4株耐碳青霉烯类0.60%(4/667)。肝脓肿肺炎克雷伯菌78株,2株产ESBLs,阳性率2.56%,未发现产碳青霉烯类菌株。肝脓肿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林、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复方新诺明、头孢他啶、头孢呋辛的耐药率低于总肺炎克雷伯菌(P<0.05)。78株肝脓肿肺炎克雷伯菌进行拉丝实验,阳性菌株62株,阳性率79.49%(62/78);从同期来源于不同标本的667株肺炎克雷伯菌随机选取80株做拉丝实验,阳性菌株25株,阳性率31.25%(25/80)。肝脓肿肺炎克雷伯菌中黏液表型调节基因A(rmpA)携带率为75.64%,气杆菌素(aerobactin)携带率为82.05%;普通肺炎克雷伯菌rmpA携带率为26.25%,aerobactin携带率为30.00%。肝脓肿肺炎克雷伯菌rmpA、aerobactin携带率高于普通肺炎克雷伯菌(P<0.05)。结论KPLA多发生于老年群体,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糖尿病是KPLA的高危因素,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较低,且多数为高毒力菌株,极易引发全身播散性感染,及时制定治疗计划并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非常关键。
赵彩萍张利霞
关键词:耐药性毒力
白云鄂博儿童尿中镧、铈、钕含量参比值的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了解包头市白云鄂博健康儿童体内轻稀土元素的暴露水平,确定白云鄂博儿童尿中镧、铈、钕参比值。方法按照分层抽样法采集白云鄂博144名健康小学生晨尿,选择其中肌酐浓度在正常范围的123人,用ICP-MS测定尿中镧、铈、钕的含量,结果经肌酐校正后,制定95%参考值上限。结果本次调查的尿中镧、铈、钕含量呈对数正态分布,性别和各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步确定白云鄂博儿童尿中轻稀土元素含量参比值分别为镧<72.542μg/g,铈<75.818μg/g,钕<45.595μg/g。
梁青青张利霞席海灵阴海静张立峰郑磊
关键词:尿样儿童
2016-2018年包头市某“三甲”医院患者血流感染病原学特点及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分析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患者血流感染病原学特点及临床特征,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我院6052份血培养标本的阳性率进行统计,采用WHONET 5.6软件对送检科室、病原菌菌种分布和耐药性进行分析;对其中447例住院血流感染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侵袭性操作、住院天数和预后(治愈、未治愈、死亡)等临床资料,按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CABSI)和院内获得性血流感染(HABSI)进行分组,采用χ^2检验分析两组患者上述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6052份血培养样本中,总阳性率为10.3%(623/6052)。血培养病原菌主要来源于感染疾病科12.0%(75/623)、肾内科11.4%(71/623)、血液内科10.8%(67/623)、普外科10.1%(63/623)等临床科室。623株病原菌中,革兰氏阴性菌占49.3%,革兰氏阳性菌占49.3%,真菌占1.4%;检出率居前6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6.5%)、大肠埃希菌(26.6%)、肺炎克雷伯菌(13.0%)、金黄色葡萄球菌(5.8%)、肠球菌属(5.8%)和铜绿假单胞菌(2.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为75.3%(171/227);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为25.0%(9/36)。葡萄球菌属对利福平的敏感率>90.0%,肠球菌属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高浓度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红霉素的耐药率均≥50.0%,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的革兰氏阳性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检出率分别为49.4%(82/166)和8.6%(7/81);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敏感率>98.5%,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敏感率为100%,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敏感率>90.0%。447例住院血流感染患者中,CABSI占49.2%、HABSI占50.8%。HABSI组患者中基础�
李翠翠张利霞胡同平
关键词:血流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使用频度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内蒙古包头地区某三级甲等医院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arba Penem Resistant PseudomonasAeruginosa,CRPA)耐药性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频度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指导。方法:统计2013至2016年间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013至2016年间共检出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117株(同一患者同一部位连续检出该菌以1株计算); CRPA主要分离自痰标本,患者≥50岁占69. 2%,分布在骨科、呼吸科、普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老年病科和重症监护室;研究表明CRPA与氨曲南的使用频度呈正相关(P=0. 043,r=0. 957),与亚胺培南的使用频度呈正相关(P=0. 024,r=0. 976),与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庆大霉素、哌拉西林、四环素未见相关性。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频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建议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加强院感防控,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胡怡王占黎张利霞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碳青霉烯类耐药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