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扬
- 作品数:12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阳理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多功能理论指导下乡村治理的创新实践策略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多功能乡村理论为现代乡村治理的转型提供了一条明路,而且该理论和我国正在进行的乡村振兴战略,在目标和要求方面不谋而合。根据多功能乡村理论分析,我国在进行乡村治理的过程中还存在行政化突出、村民参与意识不足、治理主体单一、乡村治理专业人才缺乏等系列问题,本文对此提出了相应策略。
- 杨扬
- 关键词:乡村治理
- 一种多环境适应性户外宣传装置
-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环境适应性户外宣传装置,包括底座和立柱,底座设置于立柱底部,还包括:翻转组件,设置于立柱内侧壁,翻转组件输出端连接有宣传显示屏,翻转组件顶部连接有顶盖,用于遮挡宣传显示屏;升降组件,设置于立柱底部;风力感...
- 张洋杨扬王传飞
- 用于法律条文的查询系统及其方法
- 一种用于法律条文的查询系统及其方法,包括多个用户端、云服务器以及后台控制端,所述用户端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所述云服务器,所述云服务器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连接所述后台控制端;云服务器主机设置在长方体状壳体中,所述长方体状壳体相向...
- 张珂韦地杨扬
- 文献传递
- 一种多环境适应性户外宣传装置
-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环境适应性户外宣传装置,包括底座和立柱,底座设置于立柱底部,还包括:翻转组件,设置于立柱内侧壁,翻转组件输出端连接有宣传显示屏,翻转组件顶部连接有顶盖,用于遮挡宣传显示屏;升降组件,设置于立柱底部;风力感...
- 张洋杨扬王传飞
- 文献传递
- 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社会流动的影响
- 2025年
- 数字乡村建设造成了新的业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农民的财富地位。同时,虚拟社会空间保障并扩展了农民的政治权益。在新的社会价值观念下,数字化建设也提升了农民的社会声望。数字乡村建设改善了农民的整体社会地位,促进了部分农民向上的社会流动。但同时应看到,乡村数字化建设只是改善了原来的社会分化和流动机制,并没有改变农村的社会结构。
- 杨扬
- 关键词:农民社会流动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转型思考
- 2017年
-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学科,它能够不断的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价值观念,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主要就是对学生进行政治理论教育,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时代的需求,因此,我国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活动也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对其进行转型创新。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对新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找到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模式转型,得到有效的创新。为此,本文从四个大的方面阐述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方法,希望能够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创新,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效率。
- 杨扬
-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 一种教学用投影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教学用投影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导向盒,导向盒两侧的顶部均设置有用于使得导向盒固定在室内顶端的固定件,导向盒底端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件,两个限位件之间设置有收纳机构。本申请通过设置的导向机构,将导向机构安装...
- 张洋杨扬王传飞
- 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价值意蕴、困境与优化路径研究
- 2025年
-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提升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数字技术具有赋能乡村社会治理智慧化、赋能乡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赋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振兴等重要价值,目前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还面临着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够、乡村数字化治理人才严重不足、乡村基层数字化服务意识薄弱、乡村数据安全风险增大等困境,为了进一步推进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应通过加大宣传数字治理理念、强化数字素养的培训力度、提升数字乡村经济发展质量、完善数字乡村治理法律法规等优化路径来实现。
- 杨扬
- 基于现代化治理体系的乡村干部能力素质模型构建被引量:1
- 2021年
-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乡村干部的能力素质必须适应现代化治理体系的要求。乡村干部岗位具有国家代理人与村庄当家人的“双重角色”,承担着政务与村务的管理职能,具有复杂性与多面性。在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要求下,乡村干部应在政治、法治、文化、科技、管理等方面具有较高素养。本文以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对乡村干部的素质要求为依据,参考“能力素质冰山模型”,构建乡村干部能力素质模型,为乡村干部的选拔、培训提供参考。
- 杨扬
- 关键词:乡村干部
- 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道德教化的危机与消解
- 2015年
- 当前,社会变革多样性与社会道德价值观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以往大一统的封闭格局逐渐备打破,高校德育工作因此面临更多困难和挑战。而借助中国传统文化构建高校德育体系,发挥其道德教化的作用,对塑造和健全大学生的独立人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首先阐述和分析了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道德教化的作用和存在的危机,然后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化思想为指引,从多个层面构建了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道德教化危机的消解路径。
- 杨扬
- 关键词:道德教化传统文化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