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液
  • 4篇血液透析
  • 2篇血液透析患者
  • 2篇透析患者
  • 2篇维持性
  • 2篇静脉
  • 2篇护理
  • 1篇导管
  • 1篇导管相关
  • 1篇导管相关感染
  • 1篇低血压
  • 1篇动静脉
  • 1篇动静脉内
  • 1篇动静脉内瘘
  • 1篇血压
  • 1篇血液灌流
  • 1篇血液透析病人
  • 1篇血液透析联合...
  • 1篇饮食
  • 1篇饮食干预

机构

  • 4篇广西中医药大...

作者

  • 4篇梁宾
  • 3篇卢秋芳
  • 2篇蒙庆凤
  • 2篇李燕
  • 2篇罗珍
  • 1篇唐宁波

传媒

  • 1篇内科
  • 1篇当代护士(下...
  • 1篇循证护理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2
  • 1篇2015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血液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晚期失功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分析引起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晚期失功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护理措施,减少内瘘失功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1年7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进行血液透析的186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出现AVF晚期失功分为通畅组(95例)和晚期失功组(91例)。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分析性别、年龄、患有糖尿病、透析中低血压、穿刺方式、血钙与血红蛋白对AVF晚期失功的影响,再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单因素分析结果P<0.1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患有糖尿病、透析中低血压、穿刺方式为血液透析病人出现AVF晚期失功影响因素(P<0.05)。结论:对AVF晚期失功的影响因素采取改进性护理措施,以预防内瘘失功。
李燕卢秋芳罗珍梁宾梁营周莹娟
关键词: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低血压护理
首剂肝素剂量差异在维持性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中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首剂肝素在维持性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最佳剂量。方法将300例次维持性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患者按首剂肝素剂量随机分为3组:标准剂量组(A组)、3/4标准剂量组(B组)及1/2标准剂量组(C组)。分析3组出血性疾病、透析器、灌流器凝血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出血性疾病发生情况:A组出血性疾病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流器凝血发生情况:C组灌流器凝血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B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充分预冲及肝素化的前提下,首剂肝素为3/4标准剂量时出血性疾病及灌流器凝血发生率均较低,患者满意度较高,为最佳剂量。
蒙庆凤周莹娟卢秋芳李燕梁宾罗珍
关键词: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护理
基于行为改变轮理论的云技术精准饮食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5年
目的 探讨基于行为改变轮理论的云技术精准饮食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70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在周一、周三、周五做透析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35),在周二、周四、周六做透析的患者作为观察组(n=35);干预期间,对照组有1例患者因病情变化脱落,共34例完成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基于行为改变轮理论的云技术精准饮食干预,两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的血液透析患者饮食健康信念问卷、肾脏病饮食依从性行为量表(RABQ)、微型营养评定简表(MNA-SF)得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血液透析患者饮食健康信念问卷、RABQ、MNA-SF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血液透析患者饮食健康信念问卷、RABQ、MNA-SF得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基于行为改变轮理论的云技术精准饮食干预能有效提高MHD患者的饮食健康信念,提升饮食依从性,并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卢秋芳梁营吴国凤曾丽梅吴毅飞梁宾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
莫匹罗星软膏预防血液透析患者长期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感染的观察
梁宾唐宁波梁冰茕蒙庆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