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婧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市普仁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64排螺旋
  • 3篇64排螺旋C...
  • 2篇妊娠
  • 2篇剖宫产
  • 2篇瘢痕妊娠
  • 1篇多序列成像
  • 1篇序列成像
  • 1篇隐匿性骨折
  • 1篇术后
  • 1篇术后瘢痕
  • 1篇双低
  • 1篇图像
  • 1篇图像质量
  • 1篇剖宫产术
  • 1篇剖宫产术后
  • 1篇剖宫产术后瘢...
  • 1篇剖宫产术后瘢...
  • 1篇剖宫产瘢痕
  • 1篇剖宫产瘢痕部...
  • 1篇剖宫产瘢痕妊...

机构

  • 4篇北京市普仁医...

作者

  • 4篇武婧
  • 1篇梁青
  • 1篇张波
  • 1篇马轶

传媒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64排螺旋CT对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2016年
研究64排螺旋CT对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患者58例,X平片诊断为阴性和可疑骨折,64排螺旋CT确诊为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观察两种影像资料,对胫骨平台骨折分型、骨折水平错位程度和骨折塌陷程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经X线片检查,共有32例阴性,26例疑似骨折,而64排螺旋CT检查有58例骨折;胫骨平台骨折水平错位程度和塌陷程度经64排螺旋CT检查结果更加清晰,而且和X线片检查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64排螺旋CT对于胫骨平台诊断效能更高,诊断结果更准确,可以推广使用。
武婧
关键词:64排螺旋CT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
1.5T磁共振多序列成像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及准确度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探讨1.5T磁共振多序列成像技术用于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 CS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例CSP患者的MRI扫描图像特征及临床信息,并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鉴别不同孕囊分型的影像学特征,并评估磁共振成像的诊断价值。结果 (1)110例CSP患者经1.5TMRI检出104例,检出率为94.55%;(2)MRI特征:瘢痕位置以子宫下段子宫峡部前壁为主(96.15%),外生型孕囊(n=62)占59.62%;66例合并宫腔积血,38例合并孕囊出血;66例孕囊位置位于在瘢痕和宫腔处(63.46%),38例位于瘢痕和周围肌层内;血供丰富者68例,36例血供不足;相比内生型孕囊,外生型的孕囊与瘢痕间相交距离、孕囊范围更大,瘢痕厚度更小,血供丰富占比更高(P<0.05); (3)磁共振成像诊断灵敏度为99.03%、特异度为71.43%、准确率为97.27%。结论 1.5T磁共振多序列成像技术用于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诊断中,可对瘢痕、孕囊清晰显示,并准确判断孕囊分型,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同时为后期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影像学依据,发挥显著的应用价值。
武婧
关键词:磁共振多序列成像剖宫产术瘢痕妊娠
64排螺旋CT双低扫描模式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及准确率分析
2022年
探讨64排螺旋CT“双低”模式扫描在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术前诊断的准确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90例疑似CSP患者,按照不同扫描方式分为参照组(常规扫描)和科研组(双低模式扫描)各45例,分析临床信息及术前CT扫描图像特征分析,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比较两组的CT诊断结果。结果 1.90例疑似患者中术后由组织病理学确诊为CSP者共89例,科研组确诊44例,参照组确诊43例,两组确诊率无差异(P>0.05);2参照组及科研组医师在主观评价方面无差异,(P>0.05);3.对比参照组,科研组图像的CT值、SNR值及CNR值更高;结论 在CSP术前诊断中应用64排螺旋CT的“双低”扫描模式,可有效降低辐射计量、同时减少对比剂使用量,在有效保证诊断的准确性的同时可为后期制定治疗方案提提供影像学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武婧
关键词:64排螺旋CT剖宫产瘢痕妊娠图像质量
64排螺旋CT胃癌征象与病理分期及组织分化程度的相关性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胃癌征象与病理分期及组织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64排螺旋CT检查分析胃癌征象及病理分期与组织分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64排螺旋CT胃癌征象的TNM分期结果的准确率分别为81.37%、80.39%及82.35%;肿瘤最大直径和肿瘤厚度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远处转移无关(P>0.05);瘤周低密度带厚度和强化程度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无关(P>0.05);病灶厚度、强化差值、强化方式、瘤周低密度带厚度及淋巴结转移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而病灶大小、浆膜受侵和远处转移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 64排螺旋CT诊断结果与病理研究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轶梁青武婧张波邱学超
关键词:胃癌病理分期组织分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