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汤勇

作品数:10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农业
  • 3篇甘薯
  • 3篇ISBP
  • 3篇创意
  • 2篇电泳
  • 2篇引物
  • 2篇生态
  • 2篇甘薯品种
  • 2篇创意模式
  • 2篇创意农业
  • 1篇稻田
  • 1篇稻鸭共作
  • 1篇野生
  • 1篇野生种
  • 1篇遗传多样性分...
  • 1篇植物景观
  • 1篇制度经济
  • 1篇制度经济学
  • 1篇森林植物
  • 1篇生态区

机构

  • 10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作者

  • 10篇汤勇
  • 9篇赖齐贤
  • 2篇任晋东
  • 2篇张小明
  • 2篇吴永华
  • 1篇杨良山
  • 1篇胡伟
  • 1篇葛亚英
  • 1篇胡豹
  • 1篇吴列洪
  • 1篇卢立志
  • 1篇李伯钧
  • 1篇章伟江
  • 1篇蔡为明
  • 1篇金群力
  • 1篇唐斌
  • 1篇耿玮
  • 1篇方豪
  • 1篇张启蒙
  • 1篇祝小云

传媒

  • 2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城市林业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年份

  • 5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稻田GIS智能配色种植系统
本发明涉及稻田种植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稻田GIS智能配色种植系统,包括上位机显示处理设备的软件系统组件,通过GIS地图文件管理模块与数据监测传感器终端节点的采集数据对比配置,不同等级总种植区域依次分为A、B、C至Z类的2...
郑嫣然刘雷王寅赖齐贤汤勇
稻鱼综合种养模式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的影响
2025年
为探究稻鱼综合种养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16S测序技术,对实施稻鱼综合种养模式和水稻单一种植模式下的土壤进行了微生物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样品中绿弯菌门(Chloroflexi)、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在第1个月和第2个月的土壤中差异显著;在属水平上,酸杆菌属(Acidobacteriales)的相对丰度在稻鱼综合种养模式的第1~2个月较水稻单一种植模式显著降低,杆菌属(Bacillus)在稻鱼综合种养模式下较水稻单一种植模式在第4个月时显著降低,而梭状芽孢杆菌属则在各时期均显著增加。对2种模式下土壤微生物进行多样性和功能富集分析表明,稻鱼综合种养模式下从放鱼养殖1月到4月土壤微生物Chao多样性指数提升,提升幅度大于水稻单一种植模式;稻鱼综合种养模式下土壤微生物在化学异养、有氧化能异养、固氮、发酵、甲基营养、碳氢化合物分解、甲烷营养、动物寄生虫或共生体等功能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稻鱼综合种养模式下土壤的固氮和发酵代谢功能微生物富集量显著提高。综上表明,稻鱼综合种养模式养殖对于改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提升肥力作用显著,土壤生态效益量化指标提升显著。
任晋东孙媛崔燕燕韦小明汤勇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微生物多样性生态
米兰“垂直森林”植物景观营造解析被引量:5
2015年
以米兰"垂直森林"建筑为研究对象,结合建筑环境、植物空间和物种多样性分析,对"垂直森林"植物景观进行探讨,分析植物种类构成特点、植物层次配置技巧、植物资源统计情况、植物与建筑的空间关系等,总结"垂直森林"建筑环境对植物的营造和种植要求,以便为今后的高层建筑植物景观营造提供参考。
唐斌汤勇葛亚英祝小云张启蒙赖齐贤
关键词:植物景观
一种基于ISBP标记鉴定甘薯品种的引物组、鉴定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ISBP标记鉴定甘薯品种的引物组、鉴定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甘薯品种ISBP标记引物对组合及其在品种鉴定中的应用。本发明是基于ISBP标记鉴定方法,利用10对引物对不同甘薯品种进行鉴定,该技术体系...
孟羽莎王寅刘雷顾兴国项超赖齐贤汤勇
文献传递
一种彩色水稻放样设备
本实用新型涉及彩色水稻画制作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彩色水稻放样设备,包括金属套管,所述金属套管的底部位置设有采点尖部本体,所述金属套管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上卡盘,所述上卡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辅助套筒,所述辅助套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
刘雷王寅汤勇赖齐贤郑嫣然
大食物观视角下稻菇轮作技术创意模式发展路径研究
2025年
大食物观是近年来中国提出的新型农业发展理念,其核心正是在于突破传统以主粮为中心的单一生产模式。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创意农业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文化创新等元素融入传统种植模式,衍生出多种创意模式路径。该研究从创意农业的多元化种植模式入手,聚焦稻菇轮作创意模式的3个范式,提出“秸秆-菇-肥-稻”生态闭环等循环模式,形成稻菇轮作的循环模式图。本文围绕稻菇轮作创意模式的“增收、增效、增值”,总结对比与传统种植模式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提出优化稻菇轮作创意模式路径的对策建议,实现资源高效利用,解决耕地利用率低、秸秆焚烧污染等问题的同时促进农户增收致富,为农业绿色转型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一地两用·粮菌双收”的模式。
郑嫣然程艳赖齐贤蔡为明蔡为明张小明金群力王寅汤勇
关键词:创意农业
创意农业发展模式路径研究与推广
胡豹汤勇杨良山吴永华胡伟赖齐贤章伟江李伯钧苗苗
《创意农业发展模式路径研究与推广》系课题组承担的浙江省科技厅重点软科学项目、浙江省发改委重点项目,以及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武义县、开化县等委托研究课题的综合性研究成果。项目成果包括研究报告、领导批示、学术论文、咨询报告、著...
关键词:
关键词:制度经济学现代农业建设
中国稻鸭共作的创意模式、生态效应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25年
稻鸭共作作为一种创意农业技术模式,本质上是对传统水稻种植体系的生态技术回应。通过梳理中国稻鸭共作的发展进程,创新构建“水-土-粮-经-碳”系统协同框架并阐明其机理,进而从调水、护土、稳产、增收、固碳层面分析其生态效应及影响机制。研究表明:(1)中国稻鸭共作经历了理念植入与技术萌芽、技术引进与产业塑形、规范建设与技术推广、技术迭代与创意发展4个时期,深度融入并驱动了创意农业技术迭代升级,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范式。(2)稻鸭共作显著优化水体理化性质,同时促进土壤结构改良,丰富土壤菌落与水体生物多样性,实现水土环境的生态调控和协同改善。(3)稻鸭共作有效促进了水稻产量与品质及鸭肉风味的提升,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种养综合收益,为创意农业技术模式的价值实现提供了实践路径。(4)稻鸭共作显著抑制甲烷(CH_(4))排放并小幅影响其他温室气体释放,综合作用下使系统的全球增温潜势整体下降,有助于缓解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未来在产业发展和生态可持续层面仍待突破若干关键科学问题,以期提高稻鸭共作的适应性与可持续性。
苗苗殷徐康王寅任晋东卢立志赖齐贤张小明耿玮刘书悦汤勇
关键词:稻鸭共作生态效应
一种基于ISBP标记鉴定甘薯品种的引物组、鉴定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ISBP标记鉴定甘薯品种的引物组、鉴定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甘薯品种ISBP标记引物对组合及其在品种鉴定中的应用。本发明是基于ISBP标记鉴定方法,利用10对引物对不同甘薯品种进行鉴定,该技术体系...
孟羽莎王寅刘雷顾兴国项超赖齐贤汤勇
文献传递
甘薯近缘野生种ISBP分子标记的开发及其在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品种鉴定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从甘薯近缘野生种Ipomoea triloba和Ipomoea trifida的基因组测序序列中鉴定出2360条长末端重复反转座子(long terminal repeat retrotransposons,LTR-RT)序列,在此基础上开发了100对基于插入位点的多态性(insertion-site-based polymorphisms,ISBP)引物,并利用4份甘薯种质资源对开发的ISBP引物进行多态性评估,发现24对ISBP引物具有较高的多态性,随后将其应用于浙江省收集的56份甘薯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品种鉴定。结果显示,24对ISBP引物在56份种质资源中共产生182条多态性条带,且每份种质资源都有独特的指纹信息。NTsys遗传分析结果显示,群体内不同种质资源之间的遗传距离从0.0275至0.6538,平均为0.3732,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polymorphic information content,PIC)平均为0.2896,UPGMA和PCA结果显示,这些群体共被分为两个大群,分别包含11和45份种质资源。以上研究表明,该群体的遗传变异较小,不同种质资源之间的遗传背景狭窄。本研究开发的ISBP引物一方面增加了甘薯中逆转座子分子标记的数量,填补了ISBP标记在甘薯遗传分析中应用的空白,另一方面为甘薯品种资源鉴定、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有力工具。
孟羽莎王寅赖齐贤刘雷项超吴永华吴永华顾兴国方豪苗苗方豪汤勇
关键词:甘薯ISBPLTR分子标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