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 高度人工化城市河道微生物优势和稀有组分扩散过程分析——以北运河为例被引量:1
- 2023年
- 以微生物定性和定量数据类型作为原始数据矩阵,采用陆地扩散模型(PCNM)、不对称分层分支扩散模型(MEM)和单一方向扩散模型(AEM)对北运河浮游微生物群落中优势和稀有组分空间扩散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优势组分基于不同类型扩散模型的拟合度明显高于稀有组分.AEM模型与优势组分空间分布拟合度较高,不同类型模型在拟合稀有组分的空间分布方面不具有显著差异.与MEM模型相比较,本研究中的优势组分和稀有组分的PCNM模型与AEM模型具有更高的协同解释率.基于定量数据矩阵的优势和稀有类群拟合模型精度均高于定性数据矩阵,表明高度人工化的城市河道水体优势和稀有组分微生物扩散作用均独立于环境选择起作用.这与方差分解过程中优势和稀有组分单独空间解释率分别占到了18.3%和7.4%,与单独的环境解释率分别是18.6%和7.6%的分析结果一致.优势组分具有显著的地理衰减模型,TN、TP等关键环境要素与扩散变量协同作用是主导优势组分多样性的构建过程.
- 张伟郭逍宇王敏梁籍吴东丽
- 关键词:优势类群
- 京北军都山地区岩墙冷却过程及其结构成因探讨
- 2018年
- 指出了京北军都山地区燕山期花岗岩分布广泛,类型多样;该时期岩浆活动的产物,除大面积分布的花岗岩和火山岩外,尚有众多的岩墙。除了前人厘定的北北西走向的双峰式岩墙群外,也存在一些其它类型的岩墙。通过对该区野外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冷却模型分析了该地区一些岩墙结构的成因。结果表明:京北军都山花塔地区的花岗岩主要属于黑山坨花岗岩单元,石英正长岩属于大石坡正长岩单元,在花岗岩岩体中存在大量围岩捕虏体;通过野外和显微结构观察,极少数宽度较大的岩墙结构复杂,具有明显的冷凝边,宽约30cm,从边缘到内部展示出明显的粒度变化,内部相结构相对均一;岩墙边缘主要呈隐晶质结构,镜下可见大量针状微晶,内部较边缘粗大,主要矿物有长石,部分发生绢云母化,角闪石,边缘可见绿泥石化;该岩墙符合岩墙冷却和结构响应的一般性规律。即岩墙的冷却过程时间与岩浆温度和岩墙的宽度呈正相关关系,在岩墙的结构上表现为边缘相和内部相在晶粒大小、形态上的显著差异。
- 王敏王春乐
- 关键词:军都山岩墙冷却过程
- 北京八达岭斑状花岗岩研究
- 2016年
-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和室内微观研究相结合,对北京八达岭地区斑状花岗岩的特征及成因进行了探究,对斑状花岗岩与细粒花岗岩的接触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斑状花岗岩出露地表的部分已严重风化,主要的构成矿物为钾长石、石英和黑云母,钾长石粒径可达2cm左右,是斑状花岗岩显著的特点;研究区斑状花岗岩有后期侵入形成的细粒花岗岩岩脉;斑状花岗岩内有浅色花岗闪长质包体和暗色闪长质包体存在;斑状花岗岩中还有少量次要矿物斜长石、磁铁矿和副矿物榍石。
- 曹义王敏陈志明廖锦波
- 关键词:岩脉包体
- 北京市门头沟风化煤矸石中汞的赋存形态与溶出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22年
- 为探究堆积煤矸石所产生的重金属的污染问题,本文以北京市门头沟5个典型矿区为研究对象,采集矸石山堆积表面风化煤矸石共45个样品,分析测试矸石样品中汞(Hg)的含量,对不同理化性质下各重金属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利用改进BCR连续提取法,研究样品中Hg的赋存形态,分析其生物可利用性;采用富集因子法、地累积指数法、风险编码法和个体污染因子法对Hg进行有效性评价;再模拟酸雨条件下Hg的溶出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研究区Hg的含量为0.085—0.519 mg·kg^(−1),均值为0.169 mg·kg^(−1),超过了北京市土壤背景值,超标倍数为4.225;Hg的平均富集系数与地累积指数分别为4.53和1.35,均表现为中度污染;风险编码法和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法结果显示为低风险和轻度污染,占比分别为86.67%和31.11%;Hg与Eh呈显著负相关,与含水率呈显著正相关;煤矸石中Hg的主要赋存形态为可氧化态Hg和残渣态Hg,其中可还原态Hg与可氧化态Hg存在显著负相关,TOC、pH与可还原态Hg呈显著正相关;静态淋溶试验表明,雨水酸度、粒径、固液比均会影响Hg的溶出量,在一定条件范围内,煤矸石浸泡液中Hg的溶出量随pH的增大而减小,随粒径的增大而增大,随固液比的增大而增大;在静态淋溶模拟试验中,Hg的最大溶出量严重超出国家标准,为Ⅳ类水质的6.4倍。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了解Hg在煤矸石中的活性、迁移规律、赋存形态及永定河Hg的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 唐莹武相林孙敏郝亚婷晏晓筱王敏季宏兵
- 关键词:汞煤矸石赋存形态
- 再生水河道浮游微生物多样性季节变化分析:以北运河为例被引量:10
- 2022年
- 浮游微生物作为分解者在城市水生生态系统发挥重要作用,但外界环境变化显著影响其在污染物降解和转化过程的作用.以高度人工化的北运河为研究区域,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结果分析了浮游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以揭示以再生水为主要补给水源的城市河道浮游微生物多样性季节变化机制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浮游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组成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季节性降雨和再生水补给物理扰动过程引起的水体扩散能力增强是夏季α多样性显著高于春季的直接原因,同时减弱了夏季浮游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空间分化程度.季节性径流和温度是影响高度人工化城市河道水文水质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由于季节性径流和温度变化引起的NO~-_(2)-N和TP变化是河道浮游微生物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原因.春季季节性断流导致的北运河水体还原性状态,使得春季水体中富集的细菌大都为厌氧菌,如与溶解性有机物降解有关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与反硝化过程有关的纤细菌门(Gracilibacteria)等.而夏季季节性径流和频繁降雨以及河道闸坝、闸门开闭频率增高引起的水体复氧能力增强,一方面显著缓解河道营养物质污染,另一方面使得夏季水体中富集的细菌大多为好氧菌或兼性厌氧菌,如具有嗜高温特性的蓝藻(Cyanobacteri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等自养微生物,以及在污染物降解转化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的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等.研究结果对以再生水为补给水源的城市河道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有实际指导意义.
- 袁训超王敏郭逍宇吴东丽
- 关键词:再生水城市河道微生物多样性环境解释
- 典型城市河流上覆水和沉积物细菌群落分析被引量:6
- 2023年
- 基于高通量测序方法探究了潮白河水体和沉积物中细菌群落多样性、结构和功能的差异,并探讨其与自然河流垂直分布模式的差异.结果表明:水体和沉积物细菌群落不仅在NMDS排序图中具有明显的分布界限和范围,而且沉积物细菌群落丰富度、均匀度和综合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水体.变形菌门和蓝藻菌门分别是上覆水体与沉积物细菌群路中的优势门和亚优势门,并在上覆水体中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沉积物.以chloroplasts为代表的与光反应有关的功能在上覆水体中具有更高的丰度,而以sulfur_respiration为代表与硫循环相关的功能和以methanogenesis为代表与产甲烷相关的功能在沉积物中具有较高丰度.与自然河流相比较,固液相交换过程使得城市上覆水体和沉积物细菌具有更为相似的组成和多样性.与此同时,城市河道上覆水体和沉积物具有较强的互换能力,促进蓝藻菌门在沉积物中生存繁殖.通过控制再生水补给中病原细菌的输入可有效控制固相中病原细菌的蕴育过程,进而减少河道病原细菌二次释放风险.
- 张伟王敏郭逍宇
- 关键词:城市河流上覆水沉积物细菌群落多样性
- 充分发挥生态水利工程在农业农村污染治理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25年
-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主要问题,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不当灌溉及农业废弃物处理不当,导致土壤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及居民健康。生态水利工程作为水利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改善水利设施、优化水资源配置和实施生态修复,成为解决农业农村污染、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水质的重要手段。应完善政策法规与监管体系,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动态监测和评估,确保污染治理措施落地见效;推动技术创新与生态工程应用,推广生态水利工程,利用数字技术提高农业污染治理的精准性和效率,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提升公众参与和社会共治,建立多元共治机制,推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农民的协同治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污染治理格局。
- 齐文华杨卫东王敏
-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生态水利工程水资源管理水质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