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章宁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历史地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逸周书
  • 1篇尚书
  • 1篇墙盘
  • 1篇字形
  • 1篇王权主义
  • 1篇武王
  • 1篇武王克商
  • 1篇先秦
  • 1篇先秦时期
  • 1篇民俗
  • 1篇民俗观
  • 1篇铭文
  • 1篇铭文考释
  • 1篇考释
  • 1篇《尚书》
  • 1篇《逸周书》

机构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章宁
  • 1篇晁福林

传媒

  • 1篇民俗研究
  • 1篇石家庄学院学...
  • 1篇励耘学刊
  • 1篇陕西历史博物...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从“谨俗”到“顺上”——论先秦时期王权主义对民俗观的改造被引量:1
2015年
西周、春秋时期民俗观及其在战国时期的流变整体呈现从"谨俗"到"顺上"的演变逻辑。这一演变主要体现为以下四方面:民俗主体的变化、王权与民俗的上下关系、民俗的地域性以及民俗作为社会管理手段。这一演变的本质是王权主义对民俗观的改造。这一改造一方面是民俗功用的历史变化;另一方面,也是民俗作为一种"拟权"的"文化化"过程。
章宁晁福林
关键词:民俗观王权主义
从内野本隶古定字形看《尚书》版本流变被引量:1
2014年
此文从内野本《尚书》商书部分的隶古定字形出发,结合《尚书》的版本源流,对隶古定这一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同时,对《商书》中出现的隶古定字形采取列表分析的办法,分辨隶古定字形的隶定来源,发现在内野本乃至唐抄本中,今文部分的隶古定字形多来源于出土古文字系列,而古文部分则多来源于《说文》古文以及三体石经等传抄古文字系列这一现象。得出今文《尚书》与古文《尚书》文本来源不同,古文《尚书》所起应当较晚,而今文《尚书》的版本源头和版本系统,应当归为真古文《尚书》中与今文重合的部分,而非今文本系统这一结论。并据此对刘起纡先生关于今文《尚书》以及真古文《尚书》流传问题的论述,提出了一些修正和商榷。
章宁
关键词:《尚书》
近出昔鷄簋铭文考释被引量:6
2017年
陕西省岐山县京当镇贺家村北M11号西周墓地出土昔鷄簋2件,铭文略似。铭文涉及王姒及韩侯始封、《大雅·韩奕》等相关内容。通过对铭文进行疏通考证,认为:第一,此器不当作于西周中期前段,而当于康王时期;第二,器主身份为从属王室之等级较高之殷遗,铭文所见之王姒即成王王后;第三,此器所言韩侯,与《诗经·大雅·韩奕》时代相去较远,所指当非一事。此韩之地望,或如前贤所言在北燕附近。
章宁
《逸周书》“吕他命伐越戏方”考——兼论“■方”的兴革
2018年
《逸周书·世俘》有'吕他命伐越戏方'句。孔晁注:'吕他,将也,越、戏、方,纣三邑也。'卢文弨引惠栋曰:'吕他,南宫氏也。’越戏方’一作’反虎方’,见《南宫中鼎铭》。'(1)而后诸家以此为基础,对这句多有引申讨论,争论的焦点即惠栋所指:其一,吕他的身份。其二,'越戏方'当作何解?对这两个问题,本文谨具材料,试申说之。一惠栋说之检讨诸家众说,多由卢文弨引惠栋说引申而来。故对惠说作一检讨,很有必要。惠说要旨有二,其一,吕他为南宫氏。其二,'越戏方'当为'反虎方'。证据为《南宫中鼎铭》。这两点皆有问题,顾颉刚先生准确指出症结所在:'南宫与吕如何为一氏,越戏方与虎方如何为一国,惠氏均未说明.
章宁
关键词:武王克商逸周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