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晶晶
-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本文以1978-2013年的中国农村金融运行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农村金融成熟度模型",来衡量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1978-2013年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虽经历波折但整体向好,相比改革初期,21世纪以来农村金融服务各方面都得到明显改善,并且在2007年以后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迅猛。但是,中国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中存在过度重视农村金融"量"上的积累,而忽视"广度"、"深度"、"效率"等多方面协同发展的问题。鉴于此,本文结合普惠金融理论提出相关建议。
- 贾立汤敏胡晶晶
- 关键词:普惠金融主成分分析
-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协调性分析——基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视角被引量:3
- 2016年
- 作为一个系统,农村金融体系的协调发展程度越高越能促进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本文运用1981—2013年的数据,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协调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提高了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效率,但规模和效率并未实现协调发展;长期以来的农村金融改革,并未使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发展效率实现协调发展;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协调发展程度受政策影响明显。最后,本文提出提高农村金融体系协调发展程度的政策建议。
- 贾立胡晶晶汤敏
- 关键词:农村金融体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 中国农村金融成熟度的测量与实证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借鉴CMM模型,以1978—2013年的中国农村金融运行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农村金融成熟度模型,用于测量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金融发展轨迹,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金融成熟度总体保持上升趋势,且在2007年以后出现加速上升趋势,但也存在波动;规模、结构以及效率指标对我国农村金融成熟度的贡献差异较大,其中规模维度占据主导作用,凸显了我国农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忽视了各层面协调发展的特征。
- 贾立汤敏胡晶晶
- 关键词:农村金融发展主成分分析法农村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