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文龙

作品数:21 被引量:138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石油与天然气...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6篇盆地
  • 13篇准噶尔盆地
  • 6篇凹陷
  • 4篇地球化
  • 4篇地球化学
  • 4篇油气
  • 4篇热演化
  • 4篇二叠系
  • 4篇成藏
  • 3篇地球化学特征
  • 3篇同位素
  • 3篇勘探
  • 3篇化学特征
  • 2篇盐岩
  • 2篇演化史
  • 2篇源岩
  • 2篇生烃
  • 2篇生物标志
  • 2篇生物降解
  • 2篇塔里木盆地

机构

  • 14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西安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新疆...
  • 2篇中国石化
  • 1篇卡尔加里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18篇蒋文龙
  • 6篇王韬
  • 4篇卞保力
  • 4篇郭文建
  • 4篇杨海波
  • 2篇李宁熙
  • 2篇卫延召
  • 2篇李婷
  • 2篇黄文辉
  • 2篇漆立新
  • 2篇王霞田
  • 2篇江青春
  • 2篇鲁雪松
  • 2篇黄海平
  • 2篇王学勇
  • 2篇牛君
  • 2篇孙晶晶
  • 2篇阿布力米提·...
  • 2篇刘海磊
  • 2篇刘刚

传媒

  • 2篇地球化学
  • 2篇新疆石油地质
  • 2篇特种油气藏
  • 2篇油气地质与采...
  • 2篇天然气地球科...
  • 2篇岩性油气藏
  • 2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年份

  • 3篇2025
  • 4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准噶尔盆地玛东斜坡区百口泉组–下乌尔禾组混源油地球化学特征及定量判识被引量:3
2021年
混源油的定量判识是当前石油地质地球化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本次研究以准噶尔盆地玛东斜坡区百口泉组–下乌尔禾组的混源油为典型研究实例,通过有机地球化学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混源油进行了定量研究,取得良好效果。原油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原油混源现象普遍存在。综合分析后认为,现今混源油中可划分出3个端元,其中端元A和B可能主要代表了二叠系风城组早期和晚期烃源岩的贡献,并以晚期充注原油为主,而端元C差异较大,可能为二叠系下乌尔禾组烃源岩生烃或风城组不同岩相、不同沉积环境的烃源岩生烃。研究区以风城组生烃聚集为主,虽然晚期生烃占比不高,但对油气运聚成藏却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这一综合对比研究表明,化学计量学方法在混源油的比例计算、端元分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对传统地球化学方法研究的有效补充,值得推广应用。此外,研究认识还为区域油气勘探提供了新的参考信息。
蒋文龙阿布力米提·依明李卉陈静李宗浩
关键词:混源油化学计量学准噶尔盆地
准噶尔盆地东部白家海凸起天然气轻烃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9
2023年
准噶尔盆地东部白家海凸起天然气成藏条件优越,但目前勘探程度较低。由于研究区气样少,加之天然气成分简单,可用的判别参数有限,天然气的成因来源判别难度较大,制约了该区的天然气勘探。基于轻烃色谱分析,利用与白家海凸起天然气伴生的C_(5-7)轻烃化合物,系统探讨了天然气的成熟度、成因来源和可能的次生改造。结果表明:研究区天然气整体进入成熟阶段,等效镜质体反射率为1.12%~1.48%,平均为1.33%。在研究区识别了2类天然气:第一类为煤成气,来自下石炭统松喀尔苏组腐殖型烃源岩,构成了该区天然气的主体;第二类为油型气,来自下二叠统平地泉组咸水湖相烃源岩。研究区天然气基本未遭受生物降解、水洗和蒸发分馏等常见次生改造作用的影响,说明白家海凸起具备较好的天然气保存条件,是准噶尔盆地今后值得持续关注的天然气勘探重要接替领域。
卞保力赵龙蒋文龙彭妙龚德瑜王瑞菊吴卫安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轻烃
乐安油田多期充注及生物降解作用对稠油黏度的影响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乐安油田稠油黏度高,开采难度大。该区原油遭受严重生物降解作用以及多期次油气充注影响,原油黏度差别较大。运用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对乐安油田8口井所采的9件油样进行了生物标志物特征分析,以研究生物降解作用和后期油气充注对原油物性造成的影响。研究表明,原油组分受生物降解作用改造明显,生物降解级别至少在6级以上,但是最终的组成成分以及原油黏度主要受后期油气充注作用影响。25-降藿烷与正构烷烃系列共存、重排甾烷和规则甾烷以及藿烷与25-降藿烷系列绝对含量的变化关系均说明乐安油田的原油属于生物降解和多期充注共同作用的混合原油,其绝对含量与生物降解作用和油气多期充注作用密切相关,因此通过对该区稠油的形成及控制因素加以分析,可为以后稠油的生产开发打好基础。
牛君黄海平蒋文龙李宁熙孙晶晶
关键词:稠油生物降解油气充注乐安油田东营凹陷
玉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风化壳岩溶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被引量:12
2016年
利用测井解释数据、岩心及薄片观察结果,分析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风化壳岩溶储层特征、分布规律及其主控因素。结果表明:玉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主要发育加里东中期和海西早期风化壳岩溶,鹰山组是风化壳岩溶最为发育的地层。储层垂向分布于水平潜流带高角度溶缝、半充填的溶蚀孔洞、粒间溶孔和晶间溶孔,以及垂直渗流带半充填的高角度溶缝和中小型溶蚀孔洞;储层平面分布于岩溶高地和岩溶斜坡古地貌单元,发育滑塌堆积物、溶洞、溶孔和溶缝等储集空间。研究区裂缝发育,与溶蚀孔洞相互沟通,明显改善碳酸盐岩储层的渗透性能。加里东中期—海西早期构造运动导致的地层长期暴露剥蚀、断裂活动和裂缝发育是风化壳岩溶储层形成的主要原因,东部断裂带鹰山组碳酸盐岩为勘探首选目标。
牛君黄文辉蒋文龙漆立新
关键词:碳酸盐岩奥陶系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西部坳陷和丰地区天然气来源及混合比例探究
准噶尔盆地西部坳陷地区发育有玛湖凹陷以及盆1井西凹陷等富烃凹陷,围绕在富烃凹陷周缘的鼻凸构造带展现出巨大的勘探潜力。本次研究区域和丰地区位于达巴松凸起,是准噶尔盆地天然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天然气碳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石炭系天...
项威蒋文龙
关键词:混源气碳同位素
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侏罗系烃源岩热演化史及其对天然气成藏的影响被引量:9
2022年
准噶尔盆地南缘深部资源是近年来天然气勘探的热点,其中位于南缘中段霍玛吐背斜带的侏罗系烃源岩资源潜力巨大,但由于研究区勘探程度较低,烃源岩热演化史与成藏条件的匹配关系尚不清晰。基于实测地震解释、热史温标数据,应用盆地模拟方法对南缘中段中—下侏罗统烃源岩热演化史进行恢复,并结合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对天然气生成、运聚以及与构造演化的耦合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南缘中段发育中—下侏罗统主力烃源岩,其关键生气时期为早白垩世早期(距今99.6 Ma)和晚白垩世末期(距今65.5 Ma),现今中—下侏罗统烃源岩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尚具一定生烃潜力;该区具有晚期抬升型次生气藏和持续埋深型高成熟气藏2种天然气成藏模式,天然气分布受烃源岩和构造双重控制。
韩杨蒋文龙杨海波任海姣王霞田王韬
关键词:热演化史烃源岩成藏模式准噶尔盆地南缘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风城组烃源岩热演化生物标志化合物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0
2022年
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泥质烃源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封闭体系热模拟实验,以热模拟温度为成熟度标尺,对风城组烃源岩的典型生物标志化合物判识参数,如姥植比、Pr/nC_(17)、β-胡萝卜烷绝对含量、C_(20)、C_(21)和C_(23)三环萜烷分布样式以及孕甾烷与规则甾烷比值等,进行不同成熟度阶段的生物标志化合物演化特征及其适用范围的研究,以期通过与盆1井西凹陷的原油进行对比,更加准确地判识盆地西北缘风城组来源的高熟油气。结果表明,除C_(20)、C_(21)与C_(23)三环萜烷的分布样式外,姥植比、Pr/nC_(17)、β-胡萝卜烷绝对含量等参数受成熟度影响较大,不能用作高熟凝析油气的来源判识。通过在油源对比分析过程中加入成熟度因素的考量,结合新建立的风城组烃源岩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图版,对盆1井西凹陷盆5井来源有争议的高熟凝析油进行对比分析,推测其主要来源于风城组烃源岩。
蒋文龙阿布力米提·依明卞保力王韬任海姣韩杨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热模拟
麦盖提斜坡奥陶系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8
2017年
依据实测的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玉北地区41个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数据,结合岩石学方法,研究了碳氧同位素的组成、演化及其地质意义。数据显示,δ^(13) C值主要分布在-2.6‰~0.7‰,均值为-1.0‰;δ^(18) O值分布在-9.4‰^-3.5‰,均值为-6.9‰。玉北地区古盐度为118.39~126.34,平均为121.94。奥陶系碳酸盐岩淡水改造作用明显。碳氧同位素的组成和演化不但可以指示沉积环境,而且还与生物生产率以及古海平面变化呈正相关性:δ^(13) C的低值对应于局限台地台内滩亚相沉积环境;δ^(13) C的高值对应于开阔台地滩间海、台内滩亚相沉积环境。碳氧同位素组成还对成岩环境有明显响应:鹰山组δ^(13) C与δ^(18) O均向高负值偏移,表明经历过强烈的表生岩溶作用;蓬莱坝组δ^(13) C低—中负值,δ^(18) O表现为高负值,在白云岩储层中可见鞍状白云石及燧石,主要为深埋藏成岩环境;良里塔格组同位素特征为δ^(18) O高负值,δ^(13) C低正值,并且在进入埋藏岩溶阶段之前还经历过风化壳岩溶作用。
牛君黄文辉丁文龙蒋文龙张亚美漆立新云露吕海涛
关键词:碳氧同位素沉积环境碳酸盐岩奥陶系麦盖提斜坡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二叠系烃源岩生烃演化史及成藏模式被引量:11
2023年
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二叠系烃源岩热演化阶段及油气成藏过程认识不清。根据取心、测录井及地球化学等资料,采用盆地模拟和生烃热模拟实验方法,恢复二叠系烃源岩热演化史、生烃史,确定不同生烃阶段与构造演化的匹配关系,分析烃源岩生烃演化对油气成藏的影响,建立两期生烃、两期调整的油气成藏模式。结果表明:二叠系风城组、下乌尔禾组烃源岩整体在侏罗纪开始成熟,分别于早白垩世、古近纪末期进入高成熟生气阶段,现今多为高成熟—过成熟阶段。二叠系烃源灶位于凹陷中心及前哨次凹,风城组、下乌尔禾组烃源岩生烃强度最高分别为5.62×10^(6)、1.02×10^(6) t/km^(2)。两套烃源岩错峰生烃为研究区奠定持续供烃背景,与构造调整、多套储层共同控制研究区油气纵向立体成藏,早期生成的油气多向石西—莫北凸起等环凹高部位运聚成藏,晚期形成的高熟天然气在近源的前哨2井区聚集成藏,油气的多期充注及调整在研究区内形成4类油气藏--早期新生古储油气藏、中期次生调整油气藏、晚期中浅层高熟气藏和源内非常规油气藏,前哨地区、石西—莫北凸起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该结果为盆1井西凹陷油气勘探提供支撑。
韩杨杨海波郭文建蒋文龙王韬任海姣
关键词:热演化史生烃史成藏模式二叠系准噶尔盆地
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石炭系火山岩凝析气藏的发现与勘探启示被引量:4
2024年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油气藏是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之一。根据录测井资料、地球化学分析数据及岩石薄片鉴定资料,结合地球物理方法,厘清了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石炭系火山岩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总结出深层火山岩气藏富集规律,明确了有利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风城组烃源岩厚度为100~300 m,面积约为5 400 km2,整体进入生凝析油—干气阶段,生气强度大于20×108m3/km2,为凹陷提供了丰富的天然气源。(2)研究区石炭系火山岩岩性复杂,爆发作用形成的安山质火山角砾岩受到风化淋滤作用,可形成物性较好的风化壳型储层。石炭系—二叠系大型不整合面和广泛发育的深大断裂是重要的输导体系,二叠系上乌尔禾组泥岩作为区域盖层,为凝析气成藏提供了保存条件,油藏主要分布在高部位,气藏分布于低部位。(3)通过“两宽一高”(宽方位、宽频带、高密度)技术,提高地震成像精度,联合时-频电磁技术(TFEM),实现了石炭系火山岩的精细刻画,为深层油气藏的勘探提供了有力支撑。石西16井的重大突破,证实了盆1井西凹陷石炭系火山岩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
卞保力刘海磊蒋文龙王学勇丁修建
关键词:凝析气藏火山岩石炭系准噶尔盆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