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月群
- 作品数:14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西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广西农业科学院院市合作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黑甜糯玉米新品种柳黑甜糯22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 2025年
- 柳黑甜糯221是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广西农业科学院柳州分院糯玉米育种课题组以LTN2222为母本、LTN2032为父本杂交选育的优良黑甜糯玉米单交种,2024年通过广西审定。本文作者介绍了柳黑甜糯221的来源及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并总结了柳黑甜糯221的配套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及玉米育种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林森莫武平莫爱素向花香蒙月群杨格蒋华科
- 关键词:选育栽培技术
- 柳州地区大豆产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 2025年
- 当前,柳州地区大豆产业正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形式。本文作者分析了柳州大豆产业存在着的种植面积小、单产低、生产主体缺少种植经验、大豆品种更新换代慢、种植效益低、大豆供需不平衡、机械化普及率低、受进口大豆和北方大豆双重挤压等问题,提出了强化科技研发资金投入、科企联合选育引进专用品种、着重发展秋冬菜用大豆产业等建议,以期为柳州大豆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 林森莫爱素蒙月群向花香陆文科贝建设叶统政施畅董小英莫武平
- 关键词:大豆
- 柳州地区发展冬闲田种小麦展望
- 2025年
- 落实粮食安全战略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推进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是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前提。近10年来,柳州地区随着农业劳动力转移,种粮效益持续下降,冬闲田面积有大幅增加的趋势。现通过广泛一手资料收集,结合柳州市冬闲田现状,对柳州地区冬季小麦种植可行性及潜力进行分析,为促进柳州市冬闲田利用发展提出对策建议,旨在为保障柳州市粮食供给安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土地利用率、扩大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依据和参考。
- 林森莫武平莫爱素蒙月群陆文科向花香杨格乔克丽李秋芬蒋华科
- 关键词:冬闲田小麦种植
- 青贮玉米育种材料的筛选分析及其遗传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分析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产量效应。[方法]利用22份(有3份为单交种组合)青贮玉米亲本材料按3×19组配了不完全双列杂交,对57个杂交组合进行农艺性状鉴定。[结果]籽粒产量、穗行数、株高、秸秆产量4个指标是影响青贮玉米生物产量的主要指标,建立了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回归方程。秸秆产量、株高、穗行数、穗长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均在50%以上,由遗传作用引起的作用较大,环境因素对其影响较小,采用遗传育种手段改良这些性状的潜力较大。同时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的广义遗传力均在50%以下。[结论]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这2个考察指标与环境的互作较大,选择时应考虑环境的影响。
- 陈桂兰阳康春蒙月群刘大海蒋业钊李小霞
- 关键词:青贮玉米农艺性状生物产量
- 不同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桂青贮一号玉米生长的影响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摸清桂青贮一号玉米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和施肥量,旨在为桂青贮一号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肥料为主区、种植密度为副区的裂区设计,进行不同施肥量和种植密度试验试验,分小区收获并考种。【结果】A4处理(375.0kg/ha复合肥+尿素489.1kg/ha+钙镁磷肥441.2kg/ha+氯化钾375.0kg/ha)的平均产量最高,为26623.5kg/ha,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B4处理(69000株/ha)的平均产量最高,为26058.5kg/ha;相同施肥水平下,种植密度在一定范围内,桂青贮一号玉米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高,随后又呈下降趋势;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施肥水平在一定范围内时,桂青贮一号玉米的产量随着肥料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后又呈下降趋势。【结论】桂青贮一号玉米种植密度度为69000株/ha,施肥量为每公顷施用375.0kg复合肥作底肥,追肥每公顷施尿素391.3~489.1kg+钙镁磷肥352.9~441.2kg+氯化钾300.0~375.0kg时能获得较高产量。
- 陈桂兰阳康春黄革文蒙月群张述宽周颀覃娇燕刘大海蒋业钊
- 关键词:青贮玉米施肥量
- 柳州市冬小麦栽培技术探讨
- 2025年
- 发展小麦种植对保障广西柳州市农粮供应链稳定、优化农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促进柳州市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区域农粮供应链稳定和农民增收提供技术支撑,以柳州市独特的“稻-稻-麦”种植模式为切入点,分析当地的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对小麦生长的影响,提出适宜柳州市的冬小麦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土地准备、播种、水肥管理、除草及病虫害防治。
- 林森莫武平陆文科莫爱素向花香叶统政蒙月群
- 关键词:冬小麦栽培病虫害防治
- 鲜食玉米新品种柳甜糯225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 2025年
- 柳甜糯225是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广西农业科学院柳州分院糯玉米育种课题组以LN6012为母本、LTN2032为父本杂交组配育成的优质甜加糯鲜食玉米新品种,于2024年通过广西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等特点,可在广西全区春秋种植。
- 林森莫武平莫爱素蒙月群向花香杨格蒋华科
- 关键词:鲜食玉米选育栽培技术
- 不同施肥量对耐德606水稻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19年
- 为探索耐德606水稻在广西桂中地区高产栽培的最佳施肥水平,开展了不同施肥量对耐德606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处理较不施肥处理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中以施尿素345 kg/hm^2+氯化钾301.87 kg/hm^2处理产量最高,说明耐德606水稻高产栽培的最佳施肥水平为尿素345 kg/hm^2+氯化钾301.875 kg/hm^2。
- 韦荣维苏小茴黄斌蒙月群蒙月群
- 关键词:水稻施肥量经济性状
- 常规稻耐德606百亩连片生产示范及高产栽培技术
- 2019年
- 耐德606是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南宁紫米为母本、玉香油占为父本有性杂交育成的感温型常规优质香稻品种。2014年6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8年晚造在广西柳州市柳江区洛满镇凤山村开展百亩连片高产栽培示范。示范因地制宜,采用当地高产栽培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相配套技术进行管理,每hm^2平均产量达7.15t,取得良好的示范效果。
- 韦荣维苏小茴黄斌蒙月群覃瑞德夏颖
- 关键词:水稻常规稻高产栽培百亩连片
- 10个玉米自交系配合力效应和杂优组合模式评价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为新选育玉米自交系的利用和新组合测配提供依据。【方法】以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10个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采用"温带×热带、亚热带"杂交模式,按不完全双列杂交配组,并对25个杂交组合进行农艺性状鉴定,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分析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效应。【结果】杂交组合在产量、穗长、穗粗、穗行数、百粒重和出籽率等性状的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父本产量GCA值大小顺序为:柳5112>柳5115>柳2006>柳2106>柳5108,母本为:柳4073>柳4075>柳407>柳4209>柳4206。杂交组合柳4075×柳5112、柳4073×柳5112、柳4073×柳2106等6个组合的SCA值远高于其他组合。【结论】自交系柳407、柳4073、柳5112、柳5115的GCA效应值比较高,其组配的杂交种在产量、穗长、行粒数等性状上具有明显优势,具有较好的杂种优势利用潜力。
- 陈桂兰阳康春蒙月群刘大海阳俭周颀
-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杂优模式